討好的日本二線品牌,XV、CX-4、歐藍德選誰好?

11-04

斯巴魯屬於日本二線品牌,從用戶數量無疑很小眾,馬自達則是從小眾開始邁入大眾。每次試駕這些品牌,留言區的活躍度,跟這些車的銷量很不成比例,都是異常活躍。尤其是在斯巴魯 XV 的視頻裡,我隨口提到瞭跟 CX-4 的比較,有朋友覺得意猶未盡。這類二線品牌,由於個性鮮明,都會有一班忠實粉。它們在買車時,真的會非這個品牌的車不買,即以車迷心態去買車,而非斤斤計較的消費者。作為車迷,哪怕不去買車,都喜歡在網上瀏覽車方面的內容,還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看法。以至於這些品牌,銷量雖小眾,但網絡上的反映卻非常熱烈。

以 20 萬左右的預算,可以選到斯巴魯 XV、馬自達 CX-4 和三菱歐藍德。三款車共性很多,內飾都是不怎麼上檔次。哪怕像斯巴魯 XV,在換代時已經很盡力拋掉上代的塑料感,但依然難以有高級感。裡面的中控屏幕,後裝感都非常強,跟自己去汽配城買的差不多。畢竟這類廠商資金實力有限,不像大廠商那樣,會去專門設計一套自己的多媒體界面。尤其是斯巴魯,為瞭降低售價,都是低配車報關,入港後再加屏幕上去。不過這類 " 後裝 " 系統,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功能齊全貼地氣。大廠商的多媒體系統,界面雖好看,但功能跟進往往慢半拍。

斯巴魯 XV 在用上新的 SGP 平臺後,行駛品質有瞭質的飛躍。在濾震方面的表現,能和大一級的 SUV 去拼,例如說三菱歐藍德。沒錯,我一直說斯巴魯和三菱的底盤很像。走日常好路時,它們的質感不出眾,估計是襯墊用得不是太下本。可是當路面越來越爛,它們的強大就體現出來。尤其是廣州最近那種施工路面,開 XV 和歐藍德簡直可以放心踩油沖著過。類似這種特性的車,還有福特福睿斯、傳祺 GS4,以及改款後的 CS75。沒錯,自主品牌在這方面挺懂中國需要。

斯巴魯和三菱的底盤特性,有時真懷疑跟它多年玩拉力有關。至於馬自達 CX-4,就屬於比較典型的公路底盤。懸掛動作挺伶俐,但看到大坑依然要設法去避。最初馬自達被詬病底噪大,包括 CX-4 在內的新車,都對這方面做瞭很大的改進。至於大傢最關心的駕駛樂趣,單論駕控感覺,我覺得斯巴魯 XV 能排到第一。XV 開起來很像掀背車,而且是偏運動那種掀背車,整臺車異常靈活。其實馬自達 CX-4 也有類似感覺,可是 CX-4 方向盤沒有什麼路感反饋。斯巴魯 XV 還是像老一輩運動車,轉向偏沉,拿在手裡時,心會比較踏實。

以上純屬個人喜好,畢竟馬自達是有意而為之。這代馬自達追求的是自然無感,讓你輕描淡寫地把彎給轉瞭,非極限狀態下都不會跟你去溝通太多。包括最近聲稱能減少轉彎時方向盤修正幅度的 GVC 系統,有沒有用另當別論,但宗旨很符合上面提到的無感。上面說到,斯巴魯駕駛能排第一,基於單論駕控感受。源於斯巴魯 XV 隻有 2.0L 動力,還要拖著個全時四驅,加速隻能說僅僅夠用。哪怕是 CX-4 的 2.0L 版本,加速都會比 XV 精神得多。

之前我拿雅閣 2.0L 來跟凱迪拉克 ATS-L 討論,惹來瞭很多聲音,這裡我又來給斯巴魯 XV 說幾句。現在 " 這屆 " 斯巴魯車型,喜歡把油門調很沖,一點就竄出去。新一代 XV 則比較循序漸進,油門壓深一點,我才跑快一點。整個動力非常 " 跟腳 ",在車流裡你能準確微調跟前車的距離,在適合時候再一腳油門把握稍瞬即逝的超車空間。CX-4 的 AT 也是上等之作,可是降擋帶來始終是陡增的發力。這裡隻是說流派,喜歡誰就對號入座,不要說我整天為 CVT 辯駁。

竟然把歐藍德晾在一邊,論駕駛樂趣,歐藍德畢竟是臺尺寸更大的車,隻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或許拿三菱下一級的勁炫來討論,會更加合適。可是三菱勁炫在轉向上,又跟另一個日本二線品牌車型很像,就是鈴木維特拉。它們的公路性都很好,懸掛在過彎時都能 " 頂天立地 "。可是轉向都不是快比例類型,屬於那種不挑逗你開快,但開快又能應付過來的車。最後作為一個車迷,很感激這類偏小眾品牌的存在,假如馬自達真出臺後驅的阿特茲,我將感激涕零地奉上全部積蓄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