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橫行,他卻把賣自行車做到估值超 10 億

10-28

他來自於一個陜西小鎮,從北京大學畢業後,連續創業,從媒體到互聯網,再到自行車完成三次不同的人生跨界,同時,他也成瞭韓寒、蔡崇達的至交好友。

大學畢業時,他的第一份工作選擇瞭媒體,但僅僅在媒體行業中工作瞭 20 個月,便辭職創業。

辭職後的他,在 2004 年創辦瞭久邦數碼,其首創的中國手機免費互聯網模式 , 被《福佈斯》譽為 " 無線互聯網的曙光 "。

隨後,在 2012 年他決定出海,專註安卓平臺的移動互聯網 App 開發,在死掉 20 多個產品後,他終於做出瞭一款基於 Android 系統的 "GO 桌面 ",在 2013 年註冊用戶超過 3 億,並在 Google Play 全球應用發行商中下載量排名位居前列。

2014 年已經創業有成的他,辭去久邦數碼總裁職務,加入 700Bike,成為聯合創始人。

一年之後,他帶領 700Bike 完成 A 輪融資,融資金額 1500 萬美金,估值正式超過 10 億人民幣,同年,700bike 發佈瞭名為 " 美術館、百花、後街和銀河 " 的四大系列新一代城市自行車產品。

他說,他要把 700Bike 做成一個生活品牌。

他就是張向東,如今 700Bike 的聯合創始人,一手將其打造成為估值超 10 億的的 " 千裡馬 " 公司。

本期《對話千裡馬》邀請到瞭張向東,主持人則是他的好友《皮囊》作者蔡崇達,今天,這一對 " 好基友 " 將與我們分享從愛好到事業、從媒體到創業、從焦慮懷疑到砥礪前行的內心體驗與創業經歷,看一看這位 " 連續創業者 " 和 " 文藝青年 " 如何打造自己的 " 騎行千裡馬 "?

1 談創業:把人生最大的愛好用來創業,既是幸運也是不幸

將自己熱愛的事情當作事業,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過多的接觸、剖析甚至嚼爛一項 " 愛好 ",反而容易讓人遠離愛好本身帶來的純粹樂趣。

張向東談到這一點時,顯得有些遺憾。他講述自己去年去意大利騎車時,總是在騎行過程中想到測試、性能、優劣,與過去騎車時單純享受風吹拂過身上感覺,想著晚上吃肉喝酒的自己已經截然不同瞭。

但是實際上他認為自己還是幸運的,人一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所以當他信仰互聯網時,他就毅然創辦久邦數碼 ; 當他熱愛自行車時,他就率性選擇參與創辦 700Bike。

也因為這一份熱愛,張向東說 " 做事情的時候感覺也會更敏銳、更清晰一些 "。

2 與韓寒、蔡崇達一樣貼著 " 文藝青年 " 和 " 小鎮青年 " 標簽的張向東,有一點自信,又帶一點自卑

熱愛騎行與寫作,出版過《短暫飛行》、《創業者對話創業者》等書,張向東的身上一直有著文藝青年的標簽,同時也被人認為是文藝青年創業的鼻祖。

而這份文藝,也讓他敏銳的發現,在知識付費、消費升級越來越得到消費者接受的時候,文化的積累會成為一個品牌肥沃的土壤。

除此之外,張向東在分析自己時,還提到瞭他身上小鎮青年文化中的那種自卑與敏感。

在對話千裡馬中,當主持人蔡崇達說到關於小鎮青年自卑時,張向東深有感觸," 就像我剛入大學的時候,我的同學都已經會編程瞭,我卻連電腦的電源開關鍵在哪裡都不知道。"

而在 700Bike 中,這種自卑感更多的來自於自身所從事的自行車事業,相對於歐美產品與品牌,現在所做的產品還遠遠不夠國際化。

正是因為這種自卑感,張向東總是能不斷地認識到知識結構的缺陷,通過不斷地學習,嗅出生活和時代的變化中的創業機會。

3 對融資的理解逐漸變化,找準基金的偏向、佈局與階段性

在談到初創企業融資的問題時,張向東也坦陳自己的理解發生過變化。

在幾十年的創業經歷中,他發現基金也有其自身傾向與偏好,資金與項目的結合需要更精確的匹配才能產生更高的命中率與匹配度。在投資細分的大趨勢下,應當瞄準投資人的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資金。

" 千裡馬 " 隻有找準 " 伯樂 " 才能在眾馬之中脫穎而出,資本與項目也隻有相互 " 投契 " 才能獲得信任、實現對接。

同時,張向東對於初創公司與投資機構也有瞭一些自己獨到的看法," 第一個,不要神話,第二個,不要美化。第三個,投資人和創始人是有可能成為朋友的。"

而如今,在中國有許多創業者,尤其是初創企業或者比較年輕的創業者,會神話投資人。但是就投資來說,雙方對接的本質是優質資源的自由選擇與自由結合。雖然存在一定利益博弈關系,但更多是建立在雙方信任、價值觀相符的基礎之上。

其次,投資人和創業者其實更應該是朋友關系,大傢互相認同,擁有默契,才會使投資這件事情,形成長期的價值。

4 創業的痛苦:曾經死掉 20 多個產品,在年會上淚崩,後來找到調整心態的秘訣

在聊到創業所帶來的焦慮時,張向東顯得十分動容,其中說到曾經做 "GO 桌面 " 之前,內部曾經先後孵化過 20 多個產品,連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個才是戰略產品,一個一個的投放到市場實驗,誰不行瞭就把誰砍掉,解散的團隊兩隻手都數不出來。在某年年會中,張向東甚至痛哭出聲。

但後來,張向東開始逐漸調整自己的心態,對於創業來說,沒有什麼是一帆風順的,創業就是在不斷的解決問題,創業的樂趣也是解決問題。

在這以後,張向東便找到瞭對於他自己來說,緩解焦慮的方式,通過騎自行車來釋放壓力。同時,騎行對於張向東來說也在慢慢變化為具有儀式感的存在。

他說到,曾經的他選擇一條無人的路線一路狂騎,耗盡體力,目的隻是為瞭更多的享受那種身處路上的焦慮、孤獨,再到逐漸平靜的感覺。

創業和騎行有一點很像,在漫長的行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踏頻,讓節奏和方向隨心而動,變的像呼吸一樣自由。

如今,在全民焦慮的時代環境下,創業者更需要學會從生活中抽離,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與空間,花一點時間從更高的角度去思索企業的戰略方向、產品選擇等宏觀問題,具備和保持將工作和生活剝離的能力。

雖然張向東一直被貼上文藝青年的標簽,但是他卻反對將創業程式化或者文學化。放棄預設程序的幻想,創業是一個殘酷的商業遊戲,遇見問題與解決問題才是真實的兩個部分。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