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財富雜志公眾號
作者:傅士鵬 英倫投資客(ID:buylondon)博主
李嘉誠香港賣樓的事情,大傢應該都知道瞭。2017 年 10 月 16 日,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確認以 402 億港元的價格出售香港 · 中環中心 75% 的權益,買傢是以中資石油系統機構為首的內地財團,這筆交易創造瞭香港大樓成交金額的新紀錄,中環中心未來可能改名。
香港 · 中環中心
李超人這幾年頻頻出售香港及內地資產,就在兩個月前,李嘉誠才剛剛套現 144.97 億港元,賣掉瞭香港的固網業務——和記環球電訊(即 HGC)。
李嘉誠套現大陸香港(英倫投資客制圖)
在拋售內地、香港資產的同時,李嘉誠仍在持續加碼海外投資,據不完全統計,自 2013 年大量拋售國內資產開始,李嘉誠在海外的投資金額高達 1479 億港元(約 1227 億元人民幣)。
對此,李嘉誠在 2017 年年初長江集團周年晚會上用簡單一句話表明瞭自己的態度:" 哪裡有回報,我就去哪裡投資 "。
所以李嘉誠去瞭哪裡投資?目前李超人的海外投資主要集中在英國,博主上個月在《李嘉誠英國再出手,香港套現 145 億後,欲 106 億加倉倫敦》這篇文章中也透露過: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近期正準備收購英國能源公司 Cory Riverside Energy,這傢公司控制著倫敦最大的垃圾處理份額,預計收購價將超過 10 億英鎊(約合 106 億港幣)。
套現之後,李嘉誠押註英國(英倫投資客制圖)
從上面兩張圖看出,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基建、電信、零售行業、電網、水務、管道燃氣等領域,涉及英國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已經成為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者,控制著英國天然氣近三成市場、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 5% 的供水市場。
觀察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資產,不難發現,大部分是稀缺的基建資源,不僅業績穩定、回報有保障,而且風險極低,部分產業甚至還有國傢背書,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安全持久的穩定收入,完全符合李嘉誠的傢族利益。
近千億資金離開亞洲,湧入倫敦
就在李嘉誠被爆出 402 億賣掉香港 · 中環中心的同時,今年倫敦第三季度商業地產數據正式發佈。
數據顯示,2017 年第三季度倫敦總共吸引投資 48 億英鎊,相比第二季度的 32 億英鎊增加瞭 51%,相比去年同期的 17 億英鎊增加 64%。
圖為 10 月 12 日,日本城市研究所發佈的全球城市實力指數排名,倫敦繼續排在第一位。
第三季度對倫敦的總投資額中超過 90% 來自於海外買傢,其中亞洲買傢貢獻瞭三分之二,最近三個月投資瞭超過 32 億英鎊,今年到現在總共 9 個月投資近百億英鎊(換算成港幣已經接近千億)。
雖然統計上說的是 " 亞洲 " 資金,但其實絕大部分都來自香港,來自於緊跟李嘉誠腳步的香港大財團和大傢族:
比如今年 7 月 27 日,香港醬料巨頭李錦記斥資 13 億英鎊,正式收購倫敦金融城地標 " 對講機 " 大樓,創下瞭倫敦大樓交易金額的歷史最高紀錄。
李錦記未來可能將 " 對講機 " 大樓改名為無限極中心
除瞭李錦記之外,今年第三季度的重大交易還包括:
2017 年 7 月 21 日,神秘香港富豪出資 3240 萬英鎊(約合 2.85 億人民幣)買下瞭倫敦金融城寫字樓 Garden House,該樓目前被出租給德意志銀行作為其辦公室使用。
2017 年 8 月 9 日,香港天海集團出資 2.85 億英鎊(約合 24.74 億人民幣)買下瞭倫敦金融城寫字樓 70 Gracechurch Street,該樓目前被出租給保險巨頭 XL 集團和英國馬莎百貨。
2017 年 8 月 17 日,神秘何姓富豪 Norman Ho 註冊在香港的傢族辦公室宣佈斥資 1.49 億英鎊(12.69 億人民幣)買下位於倫敦頂級富人區 Mayfair 的寫字樓 10 Grosvenor Street,賣傢是倫敦第一大地主——格羅夫納(Grosvenor)傢族。
2017 年 8 月 18 日,港交所上市的香港金融集團結好控股宣佈收購位於倫敦金融城的寫字樓 Winton House,地址是 9-13 St Andrew Street,收購價為 2100 萬英鎊(約合 1.78 億人民幣),每年租金收入達 85.3 萬英鎊(約合 725 萬人民幣)。
2017 年 9 月 19 日,澳門賭王何鴻燊四姨太——梁安琪斥資 2.5 億英鎊(約合 26.425 億港幣,22.25 億人民幣),成功買下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寫字樓 Aldwych House。
2017 年 9 月 21 日,香港富豪、新福港建設大股東羅啟瑞斥資 3430 萬英鎊(約合 3.63 億港元,3.06 億人民幣)買下瞭位於倫敦市中心的超級豪宅 Buau House。
博主簡單統計瞭一下,2017 年第三季度排名前幾位的投資幾乎都來自於香港資本,這個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就在中國海外投資大戶因為監管收緊寸步難行之際,香港投資者還在瘋狂圈地倫敦。
2017 年 8 月 9 日,一名來自香港的神秘私人投資者出資 2.85 億英鎊(約合 24.74 億人民幣)買下瞭倫敦金融城寫字樓 70 Gracechurch Street,該樓目前被出租給保險巨頭 XL 集團和英國馬莎百貨。
70 Gracechurch Street 大樓外觀和內部
大樓位於倫敦金融城核心地段,靠近 Monument 和 Bank 地鐵站
70 Gracechurch Street 大樓還剩 10 年租金,未來每年能給新投資者帶來大約 1200 萬英鎊租金,年租金回報率為 4.2%。
/////
這起由未透露姓名的香港投資人發起的最新收購案,正好是大陸香港冰火兩重天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隨著房地產被納入 " 非理性海外投資 " 負面清單,中國監管者不斷向海外投資大戶施加壓力,自上而下切斷海外項目的融資渠道,嚴控海外地產投資。
摩根士丹利近日發佈的研報顯示,2017 年上半年中國投資者在全球的地產投資額降低瞭 84%,相比 2016 年全年的 106 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投資額僅有 17 億美元,高壓嚴控看起來收到瞭效果。
摩根士丹利發佈的中國海外地產投資統計圖:一個喜聞樂見的結果?
雖然圖表預測瞭 2017 和 2018 年的明顯下降,但摩根士丹利很明顯沒有把從香港出去的資金統計在內,僅看今年兩筆倫敦金融城地標收購案(港交所上市的重慶中渝置地 11.5 億英鎊收購倫敦奶酪刨摩天樓,李錦記 12.8 億英鎊收購倫敦對講機大樓),總金額(24.3 億英鎊)就已經遠遠超過摩根士丹利統計的 17 億美元。
倫敦金融城三大地標:李錦記 7 月份剛買的 " 對講機 "、重慶李嘉誠 3 月份買的 " 奶酪刨 " 和還沒賣掉的 " 小黃瓜 "
在這個時候,香港憑借自由換匯的優勢扮演瞭十分微妙的特殊角色。
英倫投資客(ID:BuyLondon)統計的 2017 年中國投資者對英地產投資,特別標註瞭和香港的關系
以上表格特別用紅色註明瞭投資方與香港的關系,今年到目前為主總共 21 筆中國對英地產投資,其中 16 筆和香港直接相關(直接來自香港公司或者公司就在港交所上市),剩下幾筆涉及在香港發債融資也是間接相關,直接從大陸出來不經過香港的投資所剩寥寥。
另外,從以上表格反映的總體金額上看,僅就英國來說,2017 年上半年,加上所有來自香港的投資,目前中國對英地產投資金額已經超過 60 億英鎊,遠遠超過瞭 2016 全年的中國(包括香港)對英總投資額(30 億英鎊)。
相比去年,實際上今年中國在英國地產方面的投資還更多瞭!
個人購房方面,倫敦市長最新公佈的海外投資客倫敦購房調查報告也顯示,香港投資者(28%)力壓新加坡(20.1%)、馬來西亞(7.1%)和中國大陸(5.4%),在倫敦購買的房產數量在所有海外國傢中排名第一。
上圖顯示,來自中國大陸買傢僅僅排在第四,在所有外籍買傢中隻占到 5.4%,這主要也是由於外匯管制的因素,中國大陸買傢大多穿上香港買傢或者離岸公司的 " 馬甲 " 在倫敦購房。
據博主觀察,今年幾個關鍵事件發生之後,大陸公司以企業形式出來收購房地產等敏感領域的交易已經大大減少,但個人名義、香港主體、離岸公司、傢族辦公室之類的出海方式卻因此增加,市場上出現瞭大批神秘私人買傢和代理人。
正所謂:" 換個馬甲,繼續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