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過後傳統電影巨頭、互聯網電影公司都開始發佈年度業績,單月票房超過 100 億的電影市場繁華無比,但業績報告才是行業真正的面目。
近日(2 月 27 日)阿裡影業發佈瞭 2017 年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阿裡影業 2017 年的收入為 23.66 億元,2016 年年收入為 9.04 億,同比增長 162%。報告期內毛利潤為 17.56 億元,2016 年 1 則為 1.86 億元,同比上漲 844%;2017 年凈虧損為 9.50 億元,較 2016 年的 9.58 億元同比下降 0.87%。三大業務中影業內容制作和綜合開發業務實現扭虧為盈,但整體依舊處在虧損狀態。
同天,萬達電影也發佈瞭 2017 年業績快報,公司 2017 年營收為 131.92 億元,同比增長 17.69%;2017 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5.06 億元,同比增長 10.22%。
光線傳媒也相繼公佈財報,公司 2017 年營收為 18.7 億元,同比增長 7.98%;凈利為 8.18 億元,同比增長 10.38%。
在此之前(2 月 26 日),華誼兄弟也對外公佈瞭 2017 年業績快報,公司 2017 年營收 38.7 億元,同比上升 10.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8.2 億,比上年同期上升 2.50%。
至此,四大傳統電影公司除瞭博納都相繼發佈瞭業績,2017 年依舊有喜有憂,而萬達電影在風雨飄搖後拔得頭籌,阿裡影業則作為代表展現出互聯網電影公司 2017 年的收成。
萬達、華誼迎來豐收季,誰能殺入電影江湖的中心?
貓眼數據顯示,2017 年萬達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達到 26 部,累計總票房近 144 億,是五大影視巨頭中電影出品數量最多的公司。電影名單中包括 2017 年春節檔冠軍《西遊伏妖篇》(票房達到 16.52 億)和年度最大兩匹黑馬《戰狼 2》(票房達到 56.82 億)與《羞羞的鐵拳》(票房達到 22.13 億),但這些電影背後資方基本達到 20 傢,萬達都並非擔任主要出品方。
這或許就是萬達 2017 年的主要路數:" 廣撒網、深積糧 ",不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裡,主控電影並不多,但是 2017 年大爆的電影背後基本都有萬達的參與。
2017 年上半年電影市場整體低迷,萬達主要出品的電影水花並不大。票房過億的電影有三部,《決戰食神》票房 1.21 億,《記憶大師》票房 2.92 億,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票房 6.1 億,彼時市場上呼聲最大的是《摔跤吧,爸爸》。
但憑借萬達院線強悍的發行優勢,萬達電影上半年的業績在同行襯托下並不差。2017 年萬達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萬達實現營業收入達到 66.15 億元,同比上升 15.6%,實現凈利潤 8.87 億元,同比增長 10.26%。萬達電影公司主要業務收入來自於電影票房收入、產品收入以及廣告收入。
2017 年 7 月,萬達似乎進入瞭風雨飄搖的低谷期,萬達電影因為重大資產重組宣佈停牌,復牌時間待定。而萬達下半年進入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庸狀態,主要出品發行的電影成績平平,聯合出品卻屢屢押中黑馬。
萬達主出品的電影《父子雄兵》票房 1.25 億,但聯合出品的《戰狼 2》56 億票房,一舉燒熱瞭電影市場,《心理罪》(李易峰版本)口碑失利票房 3 億,《英倫對決》贏得口碑但題材限制票房沒有大爆,而主出品的喜劇《縫紉機樂隊》票房 4.59 億則被聯合出品的《羞羞的鐵拳》狙擊,賀歲檔主品的《解憂雜貨店》在《妖貓傳》、《芳華》等大片的擠壓下隻有 2.23 億票房。
即便主要出品的電影票房平淡,但是大量聯合出品讓萬達占得瞭市場紅利,全國第一的院線資源替萬達的業績提供瞭保障。根據萬達 2017 年業績報告,2017 年,萬達電影實現票房合計 87.8 億元,同比增長 15.7%,觀影人次 2.1 億人次,同比增長 16%。截至 2017 年底,萬達電影會員數量超過 1 億,直營影院 516 傢,4571 塊銀幕。
比起萬達的 " 廣積糧 ",華誼從 2017 年年初至年尾一直秉持著快準狠的步數。春節檔參與出品瞭《西遊伏妖篇》分得一杯羹,之後主要參投的三部電影《摔跤吧,爸爸》(票房 12.91 億)、《芳華》(票房 14.22 億)、《前任 3》(票房 19.41 億)接連大爆,迅速殺回國內電影公司的第一陣營,並且拿到瞭 2017 年的 MVP。媒體統計,華誼參與出品發行電影累計票房達到 54 億。
今年春節檔並沒有出現華誼的影子,但 2018 年,華誼將推出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管虎導演的《八佰》,還將與工夫影業共同推出的《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畫皮前傳》、《陰陽師》和《黑色假面》等電影。這其中不少大 IP 與大制作,雖然並不能確定是否出現爆款,但華誼 2018 年可以期待。
博納蟄伏、光線水逆、樂視無大片,BAT 缺乏代表作,相較於萬達與華誼的豐收季,2017 年博納與光線就顯得有些黯淡。
博納 2017 年似乎處於蟄伏階段,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 15 部,2017 年春節檔參與出品的《乘風破浪》票房 10 億成為一匹黑馬。但隨後主出品的《明月幾時有》、《絕世高手》都票房冷淡,成績較為亮眼的是《追龍》票房達到 5.77 億,但相比同期的《羞羞的鐵拳》,表現就顯得平庸瞭。
2017 年第一季度,博納營業收入 4.33 億、凈利潤僅為 2501 萬元,同時期的政府補貼則高達 1153.31 萬元。去年 3 月,萬達入股博納,公告資料顯示,萬達與博納影業簽訂瞭戰略合作協議,將增加 3 億元投資入股博納影業,占有其 1.875% 的股份。按比例換算,博納影業最新的估值達到 160 億元。
今年春節檔博納主出品的《紅海行動》成為票房市場上的黑馬,票房成績一再逆襲,目前票房達到 25 億,貓眼預測總票房達到 38.23 億,幾乎一掃 2017 年的萎靡狀態。
光線的情況與博納則完全相反,2017 年光線依舊勤勞的參投電影,保持著二次元動畫電影與青春 IP 電影的對外輸出,但是卻進入瞭一個爆款回避的怪圈。
今年年初光線依舊主出品、發行的電影《大鬧天竺》高開低走,最終止步 7.56 億,而同檔期《功夫瑜伽》、《西遊伏妖篇》票房皆超過 16 億。年中參投的《嫌疑人 X 的獻身》票房 4.02 億,市場反應水花不大;愛情電影《春嬌救志明》票房 1.76 億,熱度則被同檔期的《喜歡 · 你》蓋過;扛鼎的動畫電影《大護法》叫好不叫座,票房 8760 萬,沒有延續《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的票房奇跡,而光線傳媒真正的 " 爆款回避期 " 似乎是從《戰狼 2》開始。
7 月底《戰狼 2》票房一路高歌猛進達到瞭 56.81 億,而彼時光線將主要精力放在瞭 IP 電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上,在《戰狼 2》碾壓性的票房收割能力下,《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票房為 5.35 億,而光線傳媒為期票房保底達到 8 億。
10 月國慶檔,同檔上映的兩部喜劇片《羞羞的鐵拳》與《縫紉機樂隊》。光線傳媒出品、發行電影《縫紉機樂隊》,同時以持股新麗傳媒 27.64% 的股份、貓眼影業 30.11% 的股份間接參與《羞羞的鐵拳》的出品與發行。而最終《羞羞的鐵拳》票房超過 20 億,成為國慶檔最大贏傢。
這仿佛是一個怪圈,兩手互博,光線總是選擇冷淡的那一邊,而年底發行的動畫電影《煙花》票房 7866 萬。但 2017 年光線傳媒凈利潤為 8.18 億元,同比增長 10.38%,創造瞭歷史新高值。
同時期,樂視網也發佈 2017 年業績報告,公司營業總收入為 74.6 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66.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16.1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192.53%;報告期末總資產餘額為 206.3 億元,比 2017 年年初減少 36%。而在樂視網風雨飄搖的局勢下,樂視影業的情況也顯得十分低調,2017 年樂視影業大片並不多,推出瞭《奇門遁甲》(票房 2.99 億),但文藝片《岡仁波齊》則意外獲得高口碑,票房達到 1 億。
傳統影視公司扛鼎市場,BAT 互聯網影業則像影子一樣出現在各大影片之下,但是卻缺乏扛鼎的代表作。似乎在阿裡影業《擺渡人》撲街之後,互聯網影業更傾向於聯合出品發行,而謹慎主控電影。
阿裡影業 2017 年出品瞭《殺破狼 · 貪狼》、《喜歡 · 你》、《俠盜聯盟》等電影,除瞭《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滑鐵盧之外,也沒有出現其他波折。愛奇藝影業則參與出品瞭《芳華》與《妖貓傳》等電影,騰訊影業參與出品瞭《神奇女系》、《十萬個冷笑話 2》、《二代妖精》等電影,淘票票與貓眼則幾乎參與瞭市場熱門影片的出品發行。
2017 年的電影市場老牌的影視巨頭依舊處在核心地位,雖然互聯網影業與影視新秀開始在電影江湖建立新的規矩,並擔任電影產業鏈的上下遊的重要角色,但並不能輕易從大佬手中奪得市場的紅利。
新秀或許可以以黑馬之姿燃燒市場,但巨頭擁有股市的資本放大效應,就資本市場而言巨頭把持著主要陣營。今年春節檔光線因為《唐人街探案 2》最終產生的利潤預計將不低於 2000 萬,同時光線還把持著《熊出沒 · 變形記》,片方分賬達到 2 億,萬達把持著《唐人街探案 2》,博納則可能因為《紅海行動》成為春節檔最大贏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