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阿裡雙 11 成交額(GMV)達到瞭 1682 億元,遠超去年的 1207.49 億元,同比增長 39%。全天成交額再創世界購物日紀錄!
在全民購物狂歡的熱浪中,北大光華副院長張影教授給出瞭冷思考:雙 11 儀式感背後隱藏著的社會變革究竟是什麼?
雙 11 背後的新零售內涵
提問:雙 11 購物狂歡節走到瞭第九個年頭。今年被稱為新零售元年。此次購物節,最大特色即為 " 新零售 " 全渠道融合。您如何看待新零售元年這一說法?
張影:我不建議對 " 新零售元年 " 賦予太多的涵義。新零售是一個發展中的、變化中的概念。我們今天的新零售是數據驅動的,未來可能是人工智能主導的。在目前的時間節點上,新零售的核心是以數據為中心的整個產業鏈的整合,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效率。
舉例來說,當我把某一型號汽車的軸承生產出來的時候,輪胎廠就會生產配套的四個輪胎,因為我們有數據,知道如何通過數據進行協調,然後用最高效的方法、最低的成本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從這意義上來說,雙 11 更像一場有儀式感的零售,突出瞭零售在產業鏈條中的地位。
問:" 雙 11" 發展到這個量級可以帶動中國中高端消費嗎?
答:希望大傢不要過分看重數據,要更多地看到背後的新零售內涵。我認為有兩點值得註意。
首先,技術決定瞭新零售的實現程度。
我在北大光華上課經常講到,一切以零售為目的的零售都是舊零售。新零售不僅僅是產品流通,更重要的是知道消費者要什麼產品,帶動生產商升級,也就是說到的 " 新制造 "。所以,脫離新制造談新零售是不對的。
第二,新零售是中國的機遇。歐洲、美國有相對成型的工業化體系,零售升級會涉及到數據化改造的過程;而中國更像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新建過程,新建一個數據化體系一定是比改造要來得更快更徹底的。
以定制為例,以前是消費者告訴廠商自己想要什麼產品,現在新建的數據化體系是通過數據告訴廠商應該生產什麼產品。總有一天,數據比你自己更懂你,基於數據的定制將規模更大、效率更高、結果更好。
新零售,新在哪裡?
問:有瞭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助力,新零售會呈現哪些新特點、新趨勢?
答:隨著新零售的發展,物理空間已經沒那麼重要瞭。比如說,之前把農村和城市隔離起來的兩個點,就是物流不方便和信息不聯通。因而,農民不知道種什麼,種完不知道怎麼賣出去;有瞭農村淘寶後,在種之前就知道賣給誰,怎麼賣,整個流通成本也降低瞭很多。所以,通過數字化改造,農村也能很好地融入到整個社會經濟體系當中,有利於減少城鄉差別。
問:2016 年 10 月 13 日,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在 2016 年雲棲大會上發表演講稱:" 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隻有新零售這一說。" 那麼,做電商就沒有前途瞭嗎?
答:單純電商這個概念,其實已經過屬於過去瞭。並不是說開網店就是電子商務," 電子 " 可以理解為數據化的過程,現在通過各種設備和互聯網,數據的搜集、處理和傳輸變得更加容易。
電商不是一個 " 是 " 或 " 不是 " 的概念,而是一個程度的概念。你的電商程度,就是你的數據化程度。
所以說,跨境電商、農村電商、微商、網紅電商確實都在發展,但它們未必是我們眼中的新零售。比如說,如果網紅電商隻是通過直播方式吸引流量,一味賣貨,後端沒有任何支撐的話,那還是相當傳統的零售。真正的新零售一定要以數據為核心的。
新零售可能帶來的社會變革
問:在新零售的未來圖景中,社會可能發生什麼變革?
答:現在有一些擔心是,新零售在很大程度上會實現自動化,帶來失業問題。其實,新零售會帶來產業升級,也會帶來工種的轉移。新零售的發展,會取消部分無效的工作方式;同時,新零售也會創造出很多更有效的工作,產生新崗位。
打個比方說,數據本身是沒有生命的,讓數據產生價值,依賴於人如何從數據當中去獲得智慧,這個過程人是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的,就會產生大量新工種和新崗位。
當然,工種轉移也會要求人們提升自己的社會技能,這也是我們一直強調教育,強調終身學習的原因。
而且,因為數據連通的便利性,新的工作崗位可以是分散式的。比如,一位數據分析師可以在貴陽,在成都,在長沙等不同城市工作,但依然通過新零售的網絡創造價值,從而同時實現高收入和舒適的生活。
解決大城市病的關鍵,在於把中小城市建設好,在於中小城市也能有好的工作機會。所以,新零售能夠促進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在經濟體當中更均衡地分配,也有利於解決大城市病,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此外,在新零售的帶動下,中國的工業體系可能迎來以數據為核心的升級。我們要提高商業流通效率,要完成工業體系的換道超車,就一定要提前佈局,做發達國傢沒有做過的事,而不是重復他們在特定歷史時期的老路。而通過數據化來真正完成我們的工業化——這是中國可遇不可求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