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到很多文章都在悼念一位 80 後創業者,茅侃侃。
創業者少年的離去 : 背負沉重債務壓力
創業瀕臨失敗,拿不到融資的茅侃侃通過個人抵押借款維持公司運營,雖然抵押瞭房產、車輛給公司員工發工資,但依然資不抵債,公司負債 4000 萬,在巨大的財務焦慮和壓力面前,他選擇自殺身亡。
…… R.I.P,要向所有創業者致敬。
但不幸的人卻依然有各自不幸的故事。不管你是否普通小白領,還是企業主,打工者,有沒有哪一個瞬間覺得壓力最大?是工作、財務、健康、還是其他?
1、 人的煩惱,多數與 " 錢 " 有關。
最近復利姐看瞭一篇文章,其中有個數據提及到:2017 年和 2016 年相比,我國居民新增消費貸款達到 3 萬億。
3 萬億是個什麼概念呢?
大傢可對比最新發佈的我國前 10 大城市 GDP 數據,排名首位是的魔都上海 ~ 2017 年 GDP 總值就是 3 萬億啊。
請記住這個 3 萬億,意味著 1 年全國居民消費信貸已經超過上海 2017 年 GDP 總量。
多麼可怕的數據!
2、 這個 3 萬億是怎麼來的呢?
先看一組數據:
2017 年地產銷量 13 萬億,約 1900 萬套,個貸凈增加 2.8 萬億,個人房貸總額為 22 萬億,一年還款約 1.2 萬億本金,2017 年 13 萬億購房款中房貸額 4 萬億,買房支付瞭現金 9 萬億。相當於首付七成。
2016 年地產銷售瞭將近 12 萬億,約 1700 萬套,凈增加房貸 4.96 萬億,加上部分還款,則新購房中約 6 萬億個人房貸,6 萬億現金,那麼 2017 年比 2016 年的現金支付多瞭 3 萬億。記住這個 3 萬億。
---------------------
在房價不斷走高的今天,很多傢庭根本無法承擔高昂的首付,於是各種加杠桿的玩法就出來瞭:
個人綜合消費貸款挪用作購房首付、抵押貸、裝修貸。。花樣層出不窮。
在去杠桿嚴厲的 2018 年,這樣的道路顯然行不通瞭。
我們看到:2017 年至今,央媽不斷嚴查資金違規進入樓市、加大處罰商業銀行的力度
因為違規放貸,這些銀行都被罰瞭:
高杠桿入市,行不通瞭:
復利姐身邊確實也有不少人利用高杠桿違規進入樓市。
高杠桿買房玩傢,需要借助信用貸、消費貸來支付按揭,拆東墻補西墻,因為工資可能就一兩萬,房貸月供三四萬。
每一個普通的你、我、共同 " 制造 " 瞭這個 3 萬億 ……
3、 過於沉重的債務壓力,可能是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個 3 萬億消費信貸數據,實際上向我們傳遞瞭非常重要的信號:
1、當前樓市風險和泡沫化已經很大,也說明需求和購買力正在嚴重衰竭。
供需關系決定價格,你就是一萬個看多地產的理由,也趕不上一個現金流衰竭。
如果居民收入無法快速劇增,就可能會出現斷貸現象,斷貸瞭會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房產被銀行收回,個人信用被抹黑,5 年內不得再貸款買房、買車 …… 後果有點不敢想象。
2、 挪用消費貸買房,將面臨嚴查
" 消費貸不好做瞭,30 年變 5 年! " ( 媒體)
" 我憑本事貸到的款,你憑什麼要收回去 ... "(炒房客)
" 消費貸進入樓市,跟前年股市清理場外配資有點像 "(沒房的吃瓜群眾)
" 來嘛幫你湊個首付缺口! 喂喂老鄉別走 ……" (銀行信貸員)
在樓市瘋狂的 2015~2016 年,復利姐曾經見過消費貸款額度最高的同志是位公務員:貸瞭 8 傢銀行的消費貸一共 600 萬,靠這 600 萬作首付買瞭三套房共計 2000 萬,2015-2016 年這波房子漲下來,刨除本息賺瞭一千多萬 ……
在過去,這樣的做法無疑相當於高空走鋼絲繩,稍有不慎就有掉下來的可能 !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拿到錢後,收入流水可否覆蓋本息,還能不能用資金循環大法,拆東墻補西墻,靠自己的本事瞭。
但是在 2018 年未來這幾年,復利姐要告訴你,這樣的做法恐怕再難行通瞭。
現在不少中國傢庭債務警報已拉響,在個別省份,傢庭杠桿率已經超過 100%。200% 意味著什麼?嚴重入不敷出,隨時有斷供的可能。
一旦斷貸,銀行重新收回你的房子,導致系列連鎖反應,實在不敢想象。
債務在醞釀,泡沫在放大,灰犀牛風險在隱現。
這個 "3 萬億 ",敲響瞭房價的喪鐘!對你、我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的預警!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