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陸遊泳到香港,傳奇富商如何煉成?

10-27

北大講堂上,應華商韜略邀請,從 6 港幣薪水的打工仔奮鬥成著名企業傢、慈善傢的楊釗,掏心掏肺般分享瞭他 40 多年走下來最核心的經驗與體會 ……

小時候吃不飽飯

立志改變命運

楊釗 1947 年生於廣東惠州一個商人傢庭。

1967 年,傢道中落又逢 " 文革 " 的艱難裡,他冒死偷渡,赤膊遊泳至香港,上岸時隻有一條底褲在身。

" 我來自吃不飽飯的窮傢庭。我對自己說,我必須要奮鬥,改變我的生活,改變我的傢庭,改變我的命運。發瞭這個願以後,我整個人的狀態就不一樣瞭。"

" 對於衣食無憂的你們而言,創業更要有心。你有沒有挑擔子的承擔心和責任心?有沒有想過你要養活傢庭,出人頭地?你的承擔心和責任心是不是發自內心並且很堅定?隻有很堅定,你才能應付種種困難。"

" 你們在最好的大學念書,有沒有問問自己為什麼來念?父母叫你念,還是老師讓你念?如果為別人念,那會很痛苦;發自內心為自己念,那就不得瞭瞭。我希望大傢常常反思一下,我為什麼,為瞭誰?"

成功第一步:

人傢不願意做的,我來做

在香港流浪一個多月後,楊釗找到一份在制衣廠打雜的差事,工作非常辛苦,但日薪隻有 6 港幣。

得到機會的他不抱怨、不自憐,主動吃虧,處處求學求進,7 年就從雜工成長為廠長。

" 沒學歷、沒錢、沒社會關系。一躺上床我就想,我到底有什麼去成功?我的個天吶,我怎麼什麼都沒有哇。後來想通瞭,我年輕,我能吃苦,不怕吃虧,我可以付出更多,得到更少。人傢不願意做的,我來做;別人不願吃苦,我來吃,這就是我的資本。"

" 隻做瞭 10 天,我就被調到另一個部門,日薪到瞭 15 港幣,為什麼上司要調用我這樣一個新人呢?"

" 因為他看中瞭我肯吃虧肯吃苦。其他工友,上司在,他們就幹活,上司不在,就休息。我是上司在不在都拼命幹。你哪裡可以騙到你的上司?他稍微想想就知道誰勤奮瞭。所以有瞭新機會,他就給瞭我。"

"10 天薪水漲瞭 150%,其他人一年漲 10% 就不錯瞭。這就是我從悲苦人生中走出來的第一步。完全靠勤勤懇懇,要比別人成功,就比別人多付出。"

" 當時在香港曾這樣形容人的吃苦耐勞:一般人是 1 馬力,有 4 馬力的人就很厲害瞭。我成功瞭之後,有人說,楊釗你知道為什麼你能成功嗎?因為你有 20 馬力!因為我肯幹,別人都願意和我合作,給我機會,我就是靠這些‘幸運’的機會,走上瞭成功之路。"

做人要吃得虧

做事要吃得苦

" 現在有人說合作精神,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吃虧精神。做事呢?從吃苦開始。沒有吃苦的精神,做不瞭事情。做人要吃得虧,做事要吃得苦,成功就藏在吃虧與吃苦裡。"

" 有個朋友,我和他隻見過一次面,他後來竟主動給我介紹工作,職位和薪水比之前都要高。我當時就想:他那麼多朋友,這個機會這麼難得,為什麼偏偏把機會給我?"

" 後來我意識到,可能是我第一次認識他,就請他吃瞭一頓飯。這頓飯就為我帶來瞭新機會。我把握住機會勤勞苦幹,就又有瞭新機會。"

借 5 萬塊錢創立制衣廠

兩年員工過千,被封 " 牛仔褲大王 "

1974 年,楊釗拿出 5 萬元積蓄,又找朋友借 5 萬,創立瞭旭日制衣廠。工廠成立之初,險些撐不下去。危難之時,他接到一份美國的牛仔褲訂單。褲子上面有 4 英寸見方的格子,在香港沒人會做、沒人敢接。楊釗心一橫,接瞭訂單,然後一門心思攻克技術難題,研發出一種能將格子固定住的小模具,成功完成訂單而且有瞭自己的秘密武器。

此後兩年間,旭日的工廠由 600 平方米擴大至超過 1 萬平方米,工人從 100 人擴充到超過 1000 人,楊釗也很快贏得 " 牛仔褲大王 " 的稱號。

" 創業必須要學習,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學習。首先要有學習的精神,其次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後要善於找老師,那種能夠幫你的良師益友。他願意和你分享經驗,能夠幫你事半功倍,古語裡說‘名師出高徒’。"

" 隻要有學習的心態,到處都可以學習。有這種心態並付出實踐的人,3 年內一定和其他人拉開差距。一般人進步慢,就是沒有處處學習的心,沒有反思自己的學習路徑,比如學瞭些無用的,有用的不學。"

12 字箴言: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

旭日規模化後,楊釗先後在菲律賓、印尼、孟加拉、柬埔寨等國建立生產基地,並在廣東成立瞭全國第一傢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工廠,到 1990 年代初,該廠的年營收已高達 4 億美元。

為擺脫做代工總歸受制於人的局面,楊釗還往品牌發展,於 1990 年在澳大利亞收購瞭擁有 18 年歷史,主打牛仔系列的 JEANSWEST(真維斯)品牌,並迅速將其發展成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中國最成功的休閑服裝品牌之一。

服裝產業開疆拓土的同時,楊釗也大舉進軍地產業。上世紀 80 年代起,他多次於香港地產低潮期大手筆投資地產,為集團賺得高額利潤。如今,旭日集團還發展成為一傢業務從中國香港、內地,擴展至新加坡、澳洲、加拿大及美國等國傢和地區的綜合地產商,每年僅物業租金收入就高達數億港元。

" 我們集團走過 40 年靠的是 12 個字:人無我有,做人傢做不瞭的,填補空白;人有我優,別人跟上來瞭,你必須提高品質;別人的質量也跟上來瞭怎麼辦?人優我轉,到新市場找新機會。圍繞這 12 個字,不斷經營、不斷轉型、不斷創新,才能成功。"

" 我們企業有 4 次轉型,都是被環境變化‘逼’出來的。第一次是紡織業,紡織在香港有配額,有天花板,我就馬上去找不需要配額的地方,菲律賓、印尼、柬埔寨等等,把廠開過去。"

" 在香港發展,我們的速度不算快,擴充規模需要的人力太貴。怎麼解決?1978 年改革開放,內地人力成本便宜,我也是第一時間過來。"

" 第三次是做品牌。代工需要訂單,不停地找別人要訂單很辛苦,我們就擴充產業鏈,自己創造訂單。去澳洲收購品牌,自己做品牌零售,來給工廠創造訂單,而且還打開新市場。"

" 第四次是從勞動力密集型向人才、資本密集型轉變。從 1 萬人到 10 萬人的同質發展並不是好模式。要想效率更好、利潤更高,必須由勞動力密集向人才、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人才結合資本,效率才高。"

"1984 年,我將資本一分為二,一部分繼續發展服裝,另一半投資房地產。之所以這樣,不是我多有遠見,而是我看不清。零售和地產究竟會怎樣,我不懂,但我不願意當輸傢,所以幹脆就兩個一起幹。"

上半場追求成功

下半場把成功跟社會分享

楊釗最迷茫的時候,不是生意上遭遇挫折,而是 20 多歲就坐擁超過 2 億的財富,他卻不知道該怎麼花,接下來為什麼而幹?

從虔誠向佛的堂叔那裡,楊釗找到瞭答案。堂叔送給他《佛教真面目》及《佛教要論》。這兩本書對楊釗產生瞭深遠影響。此後,他將助人即助己視為人生信仰,至今在香港和內地累計捐出超過 20 億港幣的善款。

" 就利潤回報而言,我們早就不指望服裝產業瞭。但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服裝產業,因為相對地產而言,它讓我給社會帶去更大的價值。"

" 服裝業需要更多人力,我們有那麼多員工,讓大傢有工作,這讓我們可以為社會做點貢獻。所以,我現在做它,重點已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這幾萬人。我們把它當成社會事業去經營,由利潤追求變為社會責任。"

" 我經常問自己,今天的財富和成功靠什麼?答案是靠社會、靠員工、靠朋友,人必須有一顆報恩的心。"

" 我將人生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追求名利,之後呢?人生進入下半場,你應該對他人,對社會做點事情,你不在瞭,這些人,這些事是你來過一趟的意義。很多人以為有名利就會健康、幸福,很開心,我跟你說:這是一個誤區。"

幹一件事堅持 3 年還沒效果

那可能是你的選擇錯瞭

"20 匹馬力並不是叫你每天去下苦力。可以用到勤奮的地方很多,不一定每天要幹 16 個小時,越是往上走,越是思考比蠻幹更重要。要找準機會再下苦工,你的優勢不在這裡,興趣也不在這裡,那就應該馬上轉行。有那麼一句話:男怕入錯行,一定要認準優勢和興趣。"

" 現在年輕人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會,但萬丈高樓平地起,千萬不能好高騖遠。你可能有很多偉大理想,但一沒經驗,二沒資本,甚至什麼都沒有,你怎麼成功?你要向我學,找個機會吃虧吃苦慢慢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快進。"

" 不要將成功看得迫不及待,過去講十年磨一劍,但也不要太不著急,順其自然。你做一個工作,一旦認定瞭,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幹 3 年。3 年後要下結論,幹不幹得出來。我的經驗是,3 年積累,你的劍就夠用瞭。如果 3 年還沒效果,那可能是你選擇錯瞭。"

" 有瞭挑擔子的心,你還要有三個心:事業心、決心和恒心。有瞭這三個心,還要有三個善於: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總結。"

" 當你進步緩慢時,多用眼睛去發現,用腦袋去思考,不斷總結和改善,才能有提升。打拳好的人,一天到晚修煉,唱歌好的人,每天都在練聲,每天都要總結有什麼不對,怎麼才是對。高人和庸人的差別就是從這個總結改善開始的。"

" 年輕人要有三不要。第一不要懶,不要被懶控制自己,否則你很難有作為;第二不要散,目標太多、理想太多,每天胡思亂想,沒有明確的方向;第三不要驕,有點成績就驕傲,不懂得謙虛才能進步。"

" 對應是三個要:要勤、要專、要謙。必須要勤快,要將懶惰視為錯誤,做事雷厲風行;第二要專,集中兵力,目標不要超過 3 個;第三是謙,要處處找老師,讓別人樂意教導你,前提是你要感恩並且謙虛。"

作 者:畢亞軍

來 源:華商韜略( ID:hstl8888)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