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笛
在近兩個月時間裡,ICO 退幣事件頻頻爆發,自 Arts 幣始,多個 ICO 項目均被指涉嫌詐騙,並激起瞭投資人的強烈反應,其中一些項目涉及金額達到數億元。
在這些事件的背後是各類數字貨幣的價格普跌,特別是 ICO 幣頻頻被爆破發,一些此前隱在上漲行情中的問題也不斷暴露,並有激化的趨勢。
一些案例中," 代投模式 " 所起到的巨大影響也開始浮出水面。
" 代投模式 " 是 2017 年 9 月監管政策落地後 ICO 領域的主要募資形式。簡單來說,代投以能拿到項目方的私募份額為由——項目方會提供給早期投資人一部分私募份額作為回報,私募價格往往低於公開發行價格——向普通投資人募集資金。在 2017 年下半年,由於公開 I-CO 的平臺關停,代投模式日漸壯大,並成為主要渠道。
目前 ICO 代投形成瞭逐層分銷、層層加價的模式,利用這些途徑,往往某一代幣還尚未正式發行,一級代投即已經通過這種逐層分銷的模式獲得瞭數倍的回報。其中一些代投甚至建立所謂的 " 自媒體 " 進行引流,並在社群中實現銷售。
在 ICO 行情普遍下落,市場由 " 賣方市場 " 轉向 " 買方市場 " 之時,一些項目方為瞭完成募資,更加倚重代投渠道,兩者形成瞭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讓代投成為目前 ICO 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一支勢力。
代投加碼
一位幣圈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某些代投已經形成瞭成熟的組織,可以分出多級、一級代投負責從項目方獲得低成本的份額,然後逐層向下銷售,經過多級的不斷加碼,在代幣尚未發行之時,一些投資人拿到私募的金額就已經比 " 基石價 " 高出 50% 左右。
在持續半年的時間中,能夠以較低的價格獲得 " 優質項目 " 的私募份額被視為幣圈暴富的捷徑。一時間,社交媒體中的代投社區層出不窮," 我有 XX 項目的私募份額,有沒有人要 " 成為瞭幣圈投資中頻繁出現的話語。
在 2017 年年末,多個 ICO 代幣價格上漲超過十倍,因此,代投加碼的幅度尚未引起投資人的關註,而在 2018 年年初,隨著破發現象的普遍出現,代投開始成為 " 眾矢之的 "。
一位 ICO 投資人為經濟觀察報提供瞭一個他參與代投的案例。2018 年 1 月中旬,這一投資人以 3.5-5 元(折算成法幣)每幣成本自代投處獲得瞭一部分私募份額。但這一項目最終的發行價折算成法幣僅為 2.6 元,在此後兩個月中,這一項目持續下跌,目前下跌的幅度已經超過瞭 80%。
而根據這位投資人事後獲知,這一項目在 2017 年年中的初始私募階段的價格折算法幣價格大約僅為 1.5-2 元。這也意味著,在項目上線之前,從代投處獲得的私募成本已經上漲瞭接近一倍。這一巨大的價格差讓一些自代投處高位接盤的投資人損失極大,同時也激起瞭投資人的強烈反應。
虛假宣傳
被投資人詬病的是,代投不僅僅通過層層加碼獲得盈利,同時還涉及虛假宣傳等問題。
一位 ICO 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此前他參與瞭一個項目的代投,在私募階段,代投曾經許諾項目會在國內數個大型交易所上線——在大型交易所上線被幣圈視為鑒定一個項目的重要標準,但是最終項目卻並未做到。
在一些 ICO 案例中,代投甚至傳播一些可信性存疑的白皮書——包含 ICO 項目團隊情況、進展時間表等信息,並通過這些白皮書吸引投資人,而對於一般投資者,白皮書幾乎是瞭解一個項目的唯一渠道。
與二級市場不同,沒有監管機構迫使 ICO 項目團隊進行公開信息披露。特別是在 2017 年 9 月監管政策落地後,公開披露 ICO 信息的多個平臺均被關停,由此形成瞭一個巨大的信息 " 黑洞 ",投資人和項目方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
在這種利益驅動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各種空頭支票廣泛在社群中傳播,項目方出於種種動機,往往不會主動進行辟謠。
一些大型代投還會搭配成立一些所謂的 " 幣圈自媒體 " 配合銷售。這些自媒體往往會進行以測評、消息等多種形式吸引投資人進入自媒體的社群,然後再在社群中推廣銷售私募份額,同時還會適時傳播一些所謂的 " 內部消息 " 進行銷售造勢。
通過代投渠道進行投資的投資人則處於完全被動的局面:他們不僅不能準確知道項目的具體情況、私募的合理金額,甚至無法獲知自己給代投的數字貨幣是否已經投入項目,兌換成代幣——一位 ICO 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此前他曾經通過代投參與瞭一個 ICO 項目,在項目上線後,代幣價格上漲瞭 15 倍,但此時代投卻告訴他,沒有拿到份額,並把投資人交給代投的數字貨幣返還到投資人的賬戶。
代投還是項目方?
伴隨著代投的不斷壯大和市場情形的變化,項目方對於代投這一募資模式的依賴也日漸強烈。
一位 ICO 項目早期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一些早期投資人在投資瞭 ICO 項目方後,項目方會以代幣的形式給予回報。而這些投資人獲得代幣後,出於變現或求穩的考慮,會將其中一部分私募份額通過代投的渠道銷售出去,這樣如果代幣在上線後出現下跌,早期投資人依然可以獲得回報。在這些案例中,項目方和代投已經出現瞭重疊。
" 現在你已經很難把代投和項目方做一個明確的區分,大的代投往往也是參與瞭項目的早期投資,以較低的價格獲得瞭大量份額,因此他們會扮演一級代投的角色,將份額逐層售出。而項目方要想把完成私募,也必須依靠這些渠道 ",該 ICO 項目早期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一位 ICO 項目團隊人士也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現在 ICO 項目中,項目方確實和一級代投有接觸,但是雙方的合作都是可以通過協議進行約定,而一級代投之後的二、三等多級代投的行為已經遠遠超出瞭項目方可以影響的范圍。
在 2017 年下半年發行的 ICO 項目中,私募已經成為瞭主要的投資渠道,而這些私募份額中相當比例的形式都是通過代幣層層下傳,並最終由散戶投資人買單。出於利益一致的訴求,一些項目方對於代投的虛假宣傳也保持瞭默認的態度,甚至某些項目方還會從側面配合代投進行私募。
但在幣價普跌之時,一些代投又變成瞭維權組織的領頭人,他們通過各種形式迫使項目方優先高價贖回他們手中尚存的代幣,從而減少幣市整體下跌所帶來的虧損。一些代投會建立維權的微信群,在項目方給代投個人完成退幣後,代投就會解散相關社群。
在一位幣圈投資人看來," 代投模式 " 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在這一繁雜的體系之中,各級代投的利益訴求和整個環境的監管缺失必然會讓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行為層出不窮。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代投模式填補瞭 2017 年監管落地後項目方和普通投資者之間的空缺,已經成為瞭 ICO 領域中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
" 現在 ICO 已經是買方市場,渠道正在變得格外重要,沒有代投,項目方很難大范圍接觸到一般投資人,因此代投在整個 ICO 模式中的影響力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這一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