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成語叫:偷梁換柱。這句話現在用在印度修改 GDP 的統計方法上,特別的形象。
時隔三年,印度政府再次宣佈,計劃把衡量價格變化的基準年調整為 2017-2018 年,這讓還在等待 2015 年修正版 GDP 統計方法的歷史參照數據的數據傢們非常尷尬,無所適從,因為印度修改 GDP 統計方法的頻率太快瞭。
2015 年 2 月,為瞭維持 GDP 高速增長,印度中央統計局曾宣佈過新的 GDP 統計方法,以市場價格計算的 GDP 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取代之前以生產要素成本計算的 GDP,並將基準年從此前的 2004 年 5 月變為 2011 年 12 月。同時,還開啟瞭一套更高級的企業數據庫。
印度修改 GDP 的利弊
過去,印度 GDP 是以生產要素成本來計算的,由於上一年年初的 GDP 統計方法是傳統的,統計口徑較小,而今年初的統計口徑突然變大,這是不同口徑的對比,造成需求變大,同比的數據自然差距大。
所以,在新的 GDP 統計方式的算法下,印度 2014 年的經濟增幅變為 6.9%,大大超過此前公佈的 4.7%,足足多出 2.2%。
也正因為如此,2015 年印度 GDP 增速達到 7.6%,超過中國的 6.9%,在全球大型經濟體中名列第一,一時間各種光環集於一身,之後就有瞭“印度經濟增速趕超中國”的說法。
但是 GDP 以市場價格取代生產要素成本計算,也存在很多弊端,市場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例如石油價格受產量、運輸成本、市場行情等決定,基本上不可控。
所以從長遠來看,印度再次修改 GDP 的統計方法,帶來的隻是虛胖,並不是長久之計。
印度再次修改 GDP 統計方法的目的
那麼,印度再次修改 GDP 的統計方法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中國,過去有一種情況,叫數據出政績,數據出官員,印度頻繁地修改 GDP 計算方法也是有訴求的,就是莫迪為瞭連任。
莫迪從 2014 年上臺執政,如今已是第四年,現在是決定他明年是否連任的關鍵時期,所以今年的經濟數據顯得格外重要。
2015 年之前,莫迪曾連續 2 年將財政支出增幅控制在 7%~8%,不過自 2016 年度起,政策重心轉向瞭經濟對策,連續兩年提出瞭財政支出超過 10% 的預算,離將財政赤字在 GDP 中的占比壓縮至 3% 的目標漸行漸遠。
眾所周知,財政支出可以刺激 GDP 的增長,顯而易見,這種做法對於現在的印度而言,有點後勁不足。2017 年第三季度印度的 GDP 增幅為 6.5%,3 月 1 日公佈的 2017 年第四季度印度的經濟增速也僅增長 7.2% 而已。
再加上,根據印度財政部公佈的 2018 年度預算案顯示,財政支出較 2017 年度增加瞭 10%,為 24.4 萬億盧比,約合 2.4 萬億元人民幣,已經連續 3 年呈兩位數增長,財政赤字也將繼續擴大。
所以,如果在任期結束之前,莫迪沒有成績,沒有任何措施使得經濟再次高速增長,財政赤字擴大的情況下,連任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除瞭爭取選民支持,繼續連任,這麼做的目的也很有可能是為瞭趕超中國,與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相抗衡,畢竟國際上經常拿印度和中國相比。
不過,趕超中國並非那麼容易。2017 年,中國 GDP 比上年增長 6.9%,數值看著好像不大,但是我們總量大,達到 82.7 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為 15% 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而印度 2017 年的經濟總量為 2.6 萬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為 16.6 萬億元,隻有中國的五分之一,況且中國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止過。
更何況印度這種通過修改 GDP 的統計方式,來提升 GDP 增幅的做法,明顯不具可比性,也很難拿到桌面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