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 IPO “暴走”

03-03

華夏時報記者 劉思希 北京報道

繼 2 月 9 日證監會披露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招股書後,2 月 22 日該招股書又奇跡般地進入瞭 " 預披露更新 " 狀態。

短短 4 個工作日時間,富士康就實現瞭從正常排隊到直接進入下一步的跨越,其 IPO 進程不可謂不快。此舉也意味著富士康完成瞭對證監會反饋意見的回復,隨時準備上會接受審核。

分析人士認為,富士康 IPO" 暴走 " 背後,或與近期資本市場政策風向出現明顯變化有關。據接近證監會人士透露,富士康 IPO 走的是即報即審的特殊通道。

走特殊通道

資料顯示,富士康於 2015 年 3 月 6 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陳永正。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發、通訊系統研發、企業管理服務、從事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的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等。

據招股書披露,鴻海精密 100% 控股的子公司中堅公司是富士康的大股東,持有 41.14% 的股份,並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富泰華、鄭州鴻富錦間接持有富士康 27.9962% 的股份,合計控制富士康 69.1405% 的股份,為富士康的控股股東。

實際上,早在 2017 年 12 月份,在中國臺灣股市上市的鴻海精密,就披露瞭富士康要上市的信息。鴻海精密在臺交所公告,董事會通過子公司富士康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並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提案。而後 2018 年 1 月 31 日,鴻海舉行股東臨時會,股東大會批準富士康的上市計劃。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產品代工廠,富士康的一舉一動都引起瞭市場的高度關註。業內人士指出,若富士康上市成功,其也將成為中國臺灣上市公司分拆資產 A 股上市首例。

然而,對於成立不足 3 年的富士康來說,當前提交 IPO 申報無疑是一次 " 搶跑 "。

根據我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 發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 3 年以上,但經國務院批準的除外。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對此,富士康在招股書中也提到,公司持續經營時間未滿三年,公司已就前述情形向有權部門申請豁免。

另外,從申報進程來看,富士康顯然也在 " 超車 "。

A 股的 IPO 流程通常是上報預披露、反饋、預披露更新、發審會、核發批文。據悉,IPO 招股書從預披露到預披露更新,目前通常要 7、8 個月的時間,最快也要 1 至 2 個月。而富士康招股書在 2 月 22 日已進入 " 預披露更新 " 狀態,這距離其 2 月 9 日招股書預披露不過兩周時間,況且中間還穿插瞭一個春節。

由此可以看出,富士康 IPO 的流程相當高效,甚至就連類似案例,此前也並不多見。據接近證監會人士透露,其 IPO 走的是即報即審的特殊通道。

符合政策風向

趕在 2 月的最後一天,周鴻禕如願以償在上交所敲響瞭 360 回歸的鐘聲。如果說,360 的回歸表明 A 股可以容納優秀互聯網企業。那麼,富士康 IPO 的快速推進則表明監管層正在作出改變,讓更多的優秀互聯網企業留在國內上市。

北京一投行人士分析,富士康的高速 IPO 進程或許是 A 股變革的先聲,是增加 A 股 IPO 的適應性和包容性,以期能夠在未來吸引獨角獸企業留在 A 股上市的舉措。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傢李大霄表示,鼓勵好企業留在國內可以提高上市資源,相應的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外資流入的腳步,提升 A 股在全球的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把好企業留在國內、讓好企業盡快上市、讓融資者得到更快發展、讓投資者得到更多回報,已逐漸成為一種共識。

記者註意到,就在 1 月 31 日,證監會在 2018 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通報中表示," 以服務國傢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富士康此次 IPO 擬募集的 272 億元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主要聚焦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5G 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智能制造產能擴建 8 個方面進行投資。而這些方面,也正屬於國傢鼓勵的新技術、新業態,其投資項目符合國傢發展方向。

海通證券計算機團隊分析師鄭宏達認為,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升級關鍵一環,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的轉型與升級,給本土相關 IT 企業帶來發展良機。

市場預期待檢驗

根據 IDC 數據庫統計,2016 年全球服務器與存儲設備制造市場產值約為 353 億美元,而富士康在其中的占比達 40%;全球網絡設備制造市場產值約為 279 億美元,富士康占比超過 30%;全球電信設備制造市場產值約為 122 億美元,富士康占比超過 20%。

通過多年積累,富士康主要客戶 ( 按字母排序 ) 包括 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 HPE、華為、聯想、NetApp、Nokia、nVidia 等,皆為全球知名電子行業品牌公司。

招股書顯示,2015 年 -2017 年,富士康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2728 億元、2727 億元及 3545 億元 ; 其中 2016 年營業收入較 2015 年微降 0.03%,2017 年營業收入較 2016 年增長 30.01%;在凈利潤方面,富士康 2015 年 -2017 年分別為 143.5 億元、143.7 億元和 158.7 億元,其中 2016 年凈利潤較 2015 年增長 0.11%,2017 年凈利潤較 2016 年增長 10.45%。

華泰證券發佈研報指出,富士康作為傳統電子制造業智能制造轉型的領軍者,已積累瞭豐富的先進智能制造經驗,更將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的建設以及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

長江證券投資顧問鄒朝富表示,富士康股份 2017 年每股收益約 0.90 元 , 按照發行 A 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 10%,即 17.726 億股,富士康發行後總股本約 195 億股,屆時富士康股份每股收益約 0.81 元。若按照目前 A 股市場電子設備及服務行業加權平均市盈率約 40.9 倍計算,富士康上市後較合理的股價約 33 元,總市值將達 6435 億元,一舉成為 A 股市值最高的外商控股上市企業。

不過," 光鮮亮麗 " 背後也有隱憂。富士康表示,隨著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研發投入不斷增加、行業及市場競爭加劇,客戶結構、產品價格、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及擴產建設進度等因素導致的不確定性增多,如果無法及時應對上述因素變化,未來存在經營業績不能維持較快增長、經營業績波動、營業利潤下滑的風險。

實際上,上述風險已在個別財務指標中有所顯現。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底,富士康總資產 1486 億元,總負債 1204 億元,負債率約 81%,相比於截至 2016 年底的 43% 上漲瞭近一倍。

對於上市前景,據接近富士康的內部人士表示,由於募集資金產生效益需要一定時間,短期內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難以實現同步增長,公司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在發行後的一定期間內將會被攤薄。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