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該多一些隱形冠軍,少一些泡沫獨角獸

02-03

智谷君語:

大企業是否一定要屬於大都市?聽起來好像是一個不需要爭議的問題,但是當你看完世界 500 強的分佈,會發現事實遠遠超出意料。本文的精彩之處不止在於數據的嚴謹翔實,更有價值的是,作者對企業發展環境一針見血的分析。"一個城市,能否善待所有企業,能否願意等待中小企業成長,能否給予真正的支持與培育,則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傢能否持續繁榮的關鍵。" 在眼下關註金融資本、關註大城市、關註明星企業的大潮中,這實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作者 | 慕峰

◎來源 | 太陽照常升起(Thesun_also_rise) 已獲授權

01

2018 年,是個極其特殊的年份,既是代表中國地產經濟開端的房改啟動 20 周年,又是對全球格局造成根本影響的中國改革開放 40 周年,不能忘瞭,今年還是戊戌變法 120 周年。註定,這是一個變法年、改革年。

大改革年的兩會前夕,一些不起眼的小新聞,卻是大新聞,一些看似地方的新聞,卻註定關系全局。

1 月 23 日,上海市長應勇在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提出上海要聚集更多 " 隱形冠軍 " 和 " 獨角獸 " 企業。喜愛熱點的金融資本,對獨角獸三個字極為敏感,對隱形冠軍,大部分並不清楚是什麼意思。

1 月 24 日," 重要人物 " 劉鶴,在達沃斯發表重要演講,世人皆知。當天,浙江省政府下發瞭一不太起眼的文件:《深化 " 畝均論英雄 " 改革的指導意見》。(智谷解讀:畝產論英雄:劉鶴剛結束達沃斯演講,浙江突發改革大招)這份文件,很多人不會在意,不看內容,還以為是在喊畝產上萬斤的口號。但這份文件,堪比 1998 年房改啟動文件,未來,我們將充分見證它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先行先試,自浙江始,毫無意外。

1 月 28 日,前財長、現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在第十六屆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從財政、貨幣、金融監管等與他目前職責不相關的領域,發表演講,釋放大量信息。(演講全文:樓繼偉:以戶口限制房子車子,不利於改善收入分配效果)這個級別的官員,謹言慎行,輕易不會大談不屬於自己分管領域的事,大談特談,別有深意。

隻有不懂中國的人,才會認為這些事沒有關聯。

今天大多數人,隻有在火燒眉毛的時候,才會去獨立思考和學習,學習的主要方式,還是讀網絡快評和各種段子。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在 2017 年才開始著急買房的根本原因。

02

如果現代城市有細胞,那麼這個細胞一定是企業。

在探討城市的活力之源這個問題時,很自然的會聯系到企業。大都市與大企業的關系是怎樣的,大企業是否一定坐落於大都市,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但當我著手整理 Fortune 500 與大都市圈的數據時,一開始就犯難瞭。

連續四年在 Fortune 500 排名第一的沃爾瑪,總部卻在一個叫做 Bentonville 的小鎮,這個小鎮隻有 3 萬人,並且,它不屬於美國任何大的 MSA 區域,Bentonville 隸屬的 Fayetteville-Springdale-Rogers(MSA),2016 年的人口也隻有 52.5 萬。

是的,世界五百強排名首位的沃爾瑪,是個徹頭徹尾的鄉鎮企業。Sam Walton 在創辦沃爾瑪後,一直沒有離開 Bentonville,通過早年開始佈局的大型網絡數據系統,Walton 傢族仍然在小鎮上管理著全球第一大商業帝國。

我甚至為此閱讀瞭 Sam Walton 的自傳,以試圖去瞭解這個長盛不衰的傢族企業是如何將生意從一個 3 萬人的小鎮做到瞭全球。

所以我幾乎是在一邊整理大企業與大都市的關系,一邊發現大企業可能與大都市不一定有很強的關系。我們不妨來看看,究竟那些沒有在大都市設立總部的 Fortune 500,會是坐落於何處(國內絕無僅有,點擊查看大圖):

單從人口來看,這實在可以說是一個鄉鎮企業集中營。NIKE、陶氏化學、Tesco、阿斯利康、嘉能可、雀巢、Inditex、米其林、百威英博,這些領先的全球企業,甚至可以說缺瞭它們這個世界就可能暫時玩不轉的企業,總部都位於人口不足 100 萬,甚至某些還不足 50 萬的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鎮。

所以一個成功的企業,並不一定隻能發跡於大都市,也不必然做大之後就一定要搬到大都市。

我們要思考的是,這些小地方是如何允許這些小企業慢慢做大到世界五百強,而沒有在它還弱小的時候就被涸澤而漁的。

03

從這個角度,我們來充分理解一下浙江 " 畝產英雄 " 文件背後的深意。" 畝產英雄 " 文件規定,到 2020 年,對浙江全省所有工業企業、大部分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以及產業集聚區、經濟開發區、高新園區、小微企業園區、大部分特色小鎮等,全面實施 " 畝產效益 " 綜合評價,根據評價來配置資源。

十九大以來,一直強調從 " 高速發展 " 向 " 高質量發展 " 轉型,怎麼轉型,怎麼判斷是否高質量,浙江做出瞭精細化的示范。

畝產效益,就是畝產(單位面積土地)上的經濟效益,包括畝產增加值、畝產稅收、全員勞動生產率、單位能耗、單位排放、R&D 經費支出占比 6 項指標。

評價畝產效益之後做什麼?直接實行差別待遇。在用地、用電、用氣、排污等指標上進行逐級傾斜。

以往大企業才能優先從政府手中拿到優勢資源和優惠,這種求大求全、追求規模和速度的考核標準,導致企業普遍傾向於高負債,先負債做大,拿優惠政策,繼續做大,做大幹什麼,拿地,土地捆綁金融,坐地起價,脫實向虛,最後債務負擔越來越重,地價越來越高,金融通道越來越 high。

小而美的企業不但永遠長不大,連生存空間都沒有。在以往的體制下,可能在小城市和小城鎮出現哪怕半個世界五百強嗎?顯然沒有任何希望。

但按照畝產效益評價標準,小而美的企業,會擁有極大優勢,大而笨的企業,將首次處於劣勢。

如果你仔細閱讀,還會發現,這份文件中還提出," 要打破現有行政區劃限制,統籌整合創新資源,推動人才、項目、成果等創新要素在區域之間的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 "。

什麼意思?都市圈的實質內涵,在於經濟要素的自由流動,而要實現自由流動,就必須突破原有行政規劃的限制,在公共資源配置上,不再以行政區劃作為配置資源的依據。也就是說,浙江將深入推進 " 省內開放 "。

這隻是喊喊口號嗎?絕對不是。在 " 畝產英雄 " 文件下發的前一天,浙江省經信委公佈瞭《2017 年浙江省 " 畝產效益 " 綜合評價第一檔企業名單》,一共 7,885 傢企業。

是的,這不是心血來潮,已經先行先試一年瞭。

還需要強調一點,實行畝產效益評價的服務業企業,是不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以及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金融和地產的捆綁,席卷瞭實體的利潤,把它們排除在資源傾斜政策之外,非常清楚的表達瞭浙江省政府的意圖,資源和優惠是給實業的,而不是給金融地產的。

我們仿佛又看到瞭久違的 " 縣域競爭 "。

04

讓我們回到鄉鎮 Fortune 500 的案例。在國外,這些小城市和小城鎮,是怎麼去滿足這些大型企業總部的日常需求呢?

舉個中國化的例子,你讓我在小鎮辦大企業,我的員工問,學區好不好啊?

於是,按照中國思維,我隨手查閱瞭上表美國幾個小城的學區情況,通過 www.greatschools.org,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像 Bentonville、Omaha、Midland 這些小城,學區質量好得不得瞭,考慮到當地人口數量如此之少,企業實力又如此之強,難免有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是的,公共資源就應當如此傾斜。所以,讓好的企業去建設屬於自己的社區,這樣的 " 企業辦社會 ",也應當是未來的方向。

當然,要承認,大部分 Fortune 500 還是在大都市的。即便企業總部是在小城鎮,業務也離不開大都市,這是不爭的事實。

於是,我還是做出瞭 Fortune 500 與全球大都市之間的關系圖,(國內絕無僅有,點擊查看大圖):

整理上面這張圖,著實花費瞭一些時間,但掌握 Fortune 500 全貌,非常有意義。簡言之:

1、發達國傢和主要發展中國傢的石油、電力等大型能源企業,以及主要金融企業,基本都在榜單中,體型越大的國傢,這類企業受益越多,這是基礎設施行業的先天優勢。

2、除美國、德國外,其他國傢的上榜企業大都集中在個別大都市。這是經濟的區域性是否均衡的又一個反應。能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之外,培育出更多本土的大型企業,是能否實現中國區域經濟均衡化發展的關鍵,也將是影響中國老齡化進程的關鍵。

3、美國上榜 132 傢公司,中國上榜 115 傢公司,日本上榜 51 傢公司,列前三位。

Fortune 500 雜志對此的評價是:

" 雖然中國在上榜公司數量上遠遠超越排在第三位的日本,但是除瞭金融業,該國上榜主體是 10 傢電子和通信行業公司和 10 傢汽車制造業公司,來自具備創新能力的優勢行業;作為對比,中國除瞭金融業,最多的行業分佈是 19 傢能源、煉油、采礦公司和 14 傢房地產、工程與建築公司。"

從 Fortune 500 的行業分佈來看,中國未來在 IT、醫療、汽車、食品等領域,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尤其考慮到中國本土的市場優勢。如何看 " 高速 " 向 " 高質量 " 轉型成功瞭,標準之一,就是看這個榜單上的中國企業,能不能變成高質量的企業。

4、金融與實體恒強的,隻有美國(但要占領華爾街的,把特朗普送上總統寶座的,也是美國)。實體恒強,金融全面服務於實體的,隻有德國。實體還有些實力,但總體已讓位於金融的,是日本。日本目前在汽車行業依然強大,包括特斯拉的電池仍然由松下提供。除瑞士等個別小國外,凡以金融為主的國傢,區域不均衡情況都很嚴重。窮國也有大都市,資源集中起來,都有大都市,大都市以外有什麼,就不好說瞭。

05

如果僅是關註超大型企業,並不能反應一個經濟體的全貌,而人口眾多的大國,也不可能寄希望於依靠少數大型企業去解決大部分就業問題。

如前所述,德國都市圈的均衡發展引發瞭我的思考,於是收集相關數據就成為自然的選擇。

幸運的是,德國的 Hermann Simon 教授早在 30 年前就開始研究德國的 Hidden Champions,也就是今天廣為人知的、被上海應勇市長念茲在茲的 " 隱形冠軍企業 "。Simon 教授認為,德國擁有大量的中小型隱形冠軍企業,是德國經濟長盛不衰的關鍵。

它們集中在制造業,以傢族企業為主要形態,普遍擁有數十甚至上百年歷史,在細分市場領域占據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在經營中十分重視研發費用投入,以持續保持行業領先。這些企業大多刻意保持低調,不追求上市,隻在本行業持續耕耘(這個標準,是不是感覺跟 " 畝產英雄 " 很相似)。

在 Simon 教授的著述中,並沒有反應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地區分佈,於是我加以整理,形成瞭以下數據(國內絕無僅有,敲黑板,劃重點,點擊查看大圖):

每當看到這張圖,我都會心生感慨:

擁有全球 60% 市場份額的熱成型包裝機制造商 Multivac,位於隻有 2000 人的小鎮 Wolfertschwenden。

全球最大的口紅生產設備制造商 Weckerle,位於隻有 3000 人的小鎮 Weilheim。

已經有 100 年歷史的全球最大的購物推車和行李推車制造商 Wanzl,位於隻有 7000 人的小鎮 Leipheim。

而中國父母們耳熟能詳的 Hipp,也不過是坐落在隻有 2.5 萬人的 Pfaffenhofen。要知道,今天已經位列 Fortune 500 的 SAP,曾經也是在這個表單中的中小企業。

中國堪比歐洲的版圖和巨大的市場,能否在更多的地方培育出這樣的 Hidden Champions,將是實體經濟是否健康,區域能否均衡發展的關鍵,也是避免重蹈日本超級都市老齡化覆轍的關鍵。我認為,中國的 " 畝產英雄 " 在哪裡,未來的 Hidden Champions 就將在哪裡。

其實,中國工信部早在 2016 和 2017 年就分兩批公佈瞭 " 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 和 " 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 名單。

坦率的講,根據 Simon 教授的研究,德國的 Hidden Champions 之所以能夠發展數十上百年,很大部分原因是他們自己不願暴露自己,我認為無論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應當做的是提供能夠培育隱形冠軍企業的土壤,而不是將他們列舉和暴露出來,盡管基於中國的國情,這可能是為瞭給予資源傾斜,但不要忘瞭,短視的金融資本,恰恰也在伺機而動。

如果在沒有配套的資源支持(包括長期金融支持)政策出臺之前就加以暴露,又將掀起一波炒作的高潮。真正要培育隱形冠軍,有形的手恐怕還要收回去一些。像浙江那樣具有可操作性的畝產政策,才是目前最需要的。

此外,我不知道,那位每天鼓吹隻有超大型都市才有利於人才聚集、企業發展,上海不規劃 5,000 萬人口就是資源浪費的 " 經濟學博士 "、" 人口學專傢 ",有沒有機會看到本文。

如果能夠看到,面對這些身在小鎮的 Hidden Champions 和 Fortune 500,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斯坦福真的好意思讓你說是從他們那裡畢業的嗎?

在此,我不由得要放出下面這張圖(Fortune 500 整):

我不知道你心裡是什麼感覺。如果一個國傢利潤率最高的企業都是金融企業,這個國傢還會有前途嗎?德國和中國的對比是多麼的強烈。

幾年前,我訪問 PwC 德國分部時,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提及德國知名企業名錄時,他們隻介紹瞭安聯保險這一傢金融機構,其餘都是實業公司。

而在 BMW 總部訪問時,他們不斷強調,由於老齡化問題,德國企業非常缺乏年輕的工程師,希望通過引進人才來加以補充,非常認可中國人的素質和勤奮,但也非常遺憾於中國學德語的年輕人太少。

在走訪瞭多傢德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後,他們沒有一傢主動提到跟金融有關的任何詞匯。這樣的國傢,經濟怎可能不強勁?金融危機於它又何幹呢?

為作進一步橫向比較,我又整理瞭日本的隱形冠軍企業數據。日本產業經濟省於 2014 年評定瞭 "Global Niche Top 100",可以看作是日本的隱形冠軍企業名錄(國內絕無僅有,敲黑板,劃重點,點擊看大圖):

可以非常明顯的發現,日本的隱形冠軍企業高度集中於三大都市圈,其餘地區很少,這是區域經濟不均衡的突出表現。

日本的核心都市圈戰略,使全國大部分資源聚集於東京、京阪神和中京三大都市圈,導致三大都市圈外首先進入老齡化,中小企業無法落地生長。

再加之廣場協議之後的地產和金融泡沫,錯過強化實體的黃金期,當德國無視金融繼續埋頭於實業,繼續將中小實體企業幹成百年老店、隱形冠軍的時候,日本在地產金融的泡沫中醉生夢死,等醒來時,區域不均衡和老齡化已經無法逆轉。

日本和德國,在經濟上,的確早已是兩個世界。盡管,中國與日本,仿佛也還隔著一個世界。

企業,作為城市的細胞,是城市的創造者和城市擴張的推動者。而一個城市,能否善待所有企業,能否願意等待中小企業成長,能否給予真正的支持與培育,則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傢能否持續繁榮的關鍵。

中國,已經走過瞭鋼筋水泥的拐點,過剩的低端產能和天量的債務已經無法維繼。要想擁有健康的實體未來,既需要對金融亂象進行監管抑制,更需要有讓中小企業成長為 old money 的耐心和毅力。

讓我們多一些隱形冠軍和畝產英雄,少一些獨角獸吧。未來的方向,不知道你心裡有數瞭沒有?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