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一記重拳,趙薇夫婦被禁 5 年!
持續瞭將近一年的肥皂劇終於落幕,股市成瞭明星們的第二娛樂場,隻是苦瞭一幫散戶群演非但沒領到盒飯錢還真金白銀地交瞭學費。
“小燕子”攤上大事瞭
11 月 9 日晚,A 股上市公司祥源文化發公告,披露其公司及當事人孔德永,收購方龍薇傳媒及控制人黃有龍、趙薇,辦事代表趙政,受到證監會處罰。
以上處罰等於是說,黃有龍、趙薇合計被罰款 120 萬元,加上辦事代表趙政的 30 萬,龍薇傳媒共被罰款 150 萬元。兩人五年內不能幹證券相關的事兒瞭。這個處罰看起來貌似挺重。
但你知道,龍薇傳媒空殼、高杠桿收購祥源文化(原萬傢文化),從剛開始以 30.6 億收購 29.135% 股份成為實際控制人,到中間收購股份變更為 5% 隻是作為持有人,到最終雙方解除收購,對其他股民造成的影響嗎?
截至 2017 年 7 月 21 日,萬傢文化收盤價 9.03 元,較 2017 年 1 月 17 日股價最高點 25 元下跌 63.88 % ,較 2016 年 11 月 28 日首次停牌前下跌 45.2%。
如果你是一個長線持有萬傢文化股票的股民,這中間沒有任何買入、賣出的操作,要經受 45.2% 的跌幅,被套牢。這,誰來賠?
這是一個典型的“空手套白狼”的資本故事。
龍薇傳媒,龍代表趙薇老公黃有龍,薇代表趙薇自己,成立於 2016 年 11 月,法定代表人為趙薇。註冊資金僅 200 萬元,成立後一個多月即擬收購市值達 100 億的上市公司 29.135% 的股份。收購方案中,來自趙薇的自有資金 6000 萬,其餘均為借入資金,杠桿比例高達 51 倍!
而且,這些借入資金,是在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後才著手尋求的金融機構的融資,而非已確定的可支付資金。
是的,這不是電視劇裡的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資本市場的故事,是不是很誇張?
一直以來,趙薇都被稱為投資界的女版巴菲特,全民小燕子的名頭更是吸引一幫小散二話不說沖瞭進去!結果呢,為空手套白狼,說大話、說假話,空殼公司被拆穿,趙薇慌不擇路跑掉瞭,倒連累一幫消散在裡面接刀子,多少人的財富因此煙消雲散!
趙薇夫婦投資版圖究竟是什麼樣?
其實趙薇夫婦並不缺錢,他倆手上直接、間接持有金寶寶控股 ( 01239.HK ) 、順龍控股 ( 00361.HK ) 、阿裡影業 ( 01060.HK ) 、雲鋒金融 ( 00376.HK ) 、唐德影視 ( 300426.SZ ) 等多傢上市公司股權。截至去年年底,這些股票市值約 45.22 億元。
《21 世紀經濟報道》以此做瞭趙薇及其關聯人的資產圖,龐大且豪華的資產陣容真是令人唏噓。
揭秘背後金主
2016 年 12 月,萬傢文化曾將 29.14% 的股權轉讓給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作價 30.6 億元。 趙薇想拿下一傢上市公司本就惹人註目,當然也惹來瞭上交所有關資金來源的問詢。
當 1 月 12 日回復上交所稱“ 30.6 億資金全部來自借款”時,便埋下瞭被調查的種子,空手套白狼的質疑不絕於耳。
公告披露稱:
趙薇持股 95% 的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龍薇傳媒)收購萬傢文化的 30.6 億資金來源為:關聯方借款為 6000 萬;作為第三方的“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西藏銀必信公司”)提供 15 億元借款,期限為 3 年,借款約定利率年化 10%,擔保為趙薇個人信用;另有 15 億元借款來自金融機構,通過股票質押融資。
▲ 圖片來源:摘自萬傢文化 1 月 12 日公告
野馬財經註意到,真正幫助趙薇出資收購萬傢文化的“大哥”並不是一向與格格交好的馬雲,而是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特貓肉系。
提供瞭 15 億借款的“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上海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銀必信)在 2016 年 2 月 26 日更名而來,秦博為法人代表以及實際控制人。
上海銀必信於 2014 年曾增資擴股,野馬財經追溯新晉的股東深圳東升崢嶸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傑勝宏圖科技有限公司後發現,這兩傢公司背後仍是秦博;16 年 11 月,股權再次變更,變成西藏銀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一傢投資,隻有秦博沒變 。
實際上,在更名前,上海銀必信也是一傢為特貓肉系鞍前馬後效力的公司。
2015 年 6 月,上海銀必信公司曾參與上市公司聖萊達(002473.SZ)股權收購。而一同參與該次股權收購的還有特貓肉旗下信托平臺新時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據聖萊達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
“董事會從未見過秦博出席,溝通事情均是與特貓肉系專業的管理團隊溝通,秦博不管什麼事。和特貓肉系內部很多掛名在臺前出現的法人代表類似,也許註冊公司時隻是提供瞭一個身份證,並不掌控公司。”
6000 萬自有資金撬動瞭 30.6 億,杠桿比例高達 51 倍,趙薇這出“空手道”耍得雖好,但也沒能逃過證監會的火眼金睛,早在今年 2 月 28 日,萬傢文化便收到瞭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隨後交易終止,交易雙方均未追究責任,但證監會的調查卻未停止。
大半年過去,調查結果塵埃落定。
這場因“錢”而生的鬧劇告訴大傢一個道理:踏實點,要啥自行車 ……
接盤俠 —— 祥源文化的未來何去何從?
雖然這場收購最終未果,萬傢文化仍沒擺脫易主的命運,在經歷過多位資本玩傢的調戲之後,萬傢文化最終的結婚對象變成一位實業傢,2017 年 8 月,祥源控股入瞭洞房。
萬傢文化此前屢次被金融資本染指還屢次失敗,又被趙薇的收購搞得人盡皆知,從宣佈祥源控股入主之後,市場報以漲停來看,投資者的胃口已經被吊的高高的。
在北京某投資公司擔任高管的何婧對野馬財經分析稱,相比明星資本的玩法運作,一傢擁有實業資產的集團進入,對近些年來頻頻賣殼的萬傢文化來說,無疑釋放的是一個利好的信號。
萬傢文化在資本市場上多以“概念炒作”的形象示人,在長達 13 年的上市時間裡,主營業務屢次更換,並購重組不斷,入主的資本玩傢此起彼伏。
當時祥源控股入主時,市場上評論其“撿個大便宜”聲音不絕於耳,畢竟與趙薇時期的股權轉讓價格相比,轉讓價格掉瞭近一半,可事到如今,卻不得不背上萬傢文化明星效應遺留的“黑鍋”。
此前趙薇等人的高杠桿收購雖未成功,可對上市公司的不利影響卻並未消除,盡管業績持續向好,三季報顯示 2017 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約 11%,但股價卻一瀉千裡,從年初的高點 23 元 / 股降至 9.32 元 / 股(11 月 9 日收盤價),小股東們要哭暈在廁所,有維權律師指出,受損投資者可以要求祥源文化及趙薇等虛假陳述行為人承擔相應責任,據稱,現在已經有律所率先就此事開展股民索賠預登記。
也不知,這份“舊罪”卸下之後,新的實控人能否帶著祥源文化走上正常的發展道路,畢竟這麼多次資本運作下來,吃虧的除瞭“活該”的明星,還有眾多翹首以盼的小股東 ……
明星證券化的背後
不開公司的藝人不是一個好明星。以前,藝人是唱歌拍戲的,可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藝人涉足資本市場。
中國的“明星股東”現象始於華誼兄弟,2009 年 10 月 30 日,華誼兄弟作為創業板首批 28 傢公司之一登陸資本市場,公司股東不僅包括王中軍、王中磊,還有馮小剛、張紀中、黃曉明、李冰冰等十多位導演和明星。
兩年後的 2011 年,光線傳媒上市。
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是中國娛樂業的兩傢龍頭企業,在他們的示范作用下,“明星股東”持股,成瞭明星跨界的新領域。
新京報在 2014 年對明星證券化做瞭個梳理,截至 2014 年,5 年 50 多位明星藝人當股東。明星們通過資本市場獲得的收益,多的達到上億元,少的也有上百萬元。
直至今日,又一個 3 年過去瞭,涉足資本市場的明星藝人隻增不少。
一片繁榮狂熱的行業盛世下,總有風險在暗流洶湧。
藝人相較於普通人而言,多瞭一層限定。他們中或許有深耕資本市場,沉淀瞭深厚的證券知識,但是也有絕大多數人,技術含量低,並且對資本市場、對證券不瞭解。
1. 娛樂圈更迭速度快 明星本身具有不確定性
明星藝人涉足資本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瞭個人信用擔保。但這些資本價值與明星影響力深度綁定,而娛樂圈的更迭速度如此之快,這些資產隱含瞭較大的風險。
2. 可能造成虛假利潤,粉飾財務報表
上市公司收購明星殼公司,除瞭佈局明星資源的考慮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粉飾瞭財務報表。
滬上一傢基金公司行業研究員認為,以往明星與公司簽約,是作為公司的合作夥伴出現,其片酬計入到費用或成本裡。但現在上市公司收購明星的殼公司,這部分在財報裡則變成瞭上市公司的收入。
由此看,趙薇今天挨罰,是對明星證券化的一次警告,還有著遠比事件本身更為深刻的背景和意義。
1.11 月 7 日,公安部出臺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強打擊金融犯罪工作。
意見要求,要始終保持對金融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重點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和涉及互聯網金融、證券期貨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突出經濟犯罪活動。
2.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誕生
委員會強調要強化金融監管協調,更好地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資本市場不允許大鱷呼風喚雨,對散戶扒皮吸血。”不過,那些暫時沒有被雷劈到的,也別僥幸,監管層可不是吃素的!
金融市場需要郎朗乾坤。相信,以此為契機,中國的資本市場將重振雄風!為適時的金融監管豎個大拇指吧!
來源:野馬財經、21 世紀經濟報道、中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