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痛恨父母不給你買房?

07-15

轉自:地產八卦女(ID:dichanbaguanv);作者:地產八卦女

導讀

這事真不怪父母,隻能怪你沒能力說服他們。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則網帖《小康傢庭十多年來一直持幣未買房到現在買不起房,現在有點怨恨傢裡人怎麼辦?》,感觸良多。

網帖是這樣的:

本人 90 後,杭州獨生子女(父母也是獨生)小康傢庭,據我所知,傢庭 2011 年存款就有 150 萬,2003 年左右大概是 40 多萬的存款,當時定金都交瞭想多買一套(全款),後來因為想留著存款有安全感,且當時存款利率高達 8% 左右。

正巧這六七年在武漢上大學,見證瞭武漢的發展,當時光谷房價 5k,現在已經 2w+,如果當時全部用來買房的話現在賣出可以得到 600w 的資金,這樣我畢業後傢庭資助我去上海買房(首付)的話還能有剩餘的存款。

但是傢裡總是覺得房價不會再漲瞭,所以一次又一次錯過機會,由於好幾次房價暴漲的機會沒有把握住,現在傢庭雖然資產也增長瞭,現在大概有 200w 左右(包括 40w 股票賬面價值),但是對於我在一線城市置業甚至回我的傢鄉二線城市買好一點的房子也是奢望瞭。

我一直都非常難過,覺得是傢裡的保守、守舊害瞭我和他們自己,他們總想拿著現金在手裡,覺得買買信托、理財、基金好。甚至 15 年股票都浮虧 45 萬有餘。(主要買的是無風險理財,不是評論中說的是看不上房產增值的錢,工薪階層沒有那麼多雄心抱負和創業意願,隻想安全持有資金,另外可以拿著利息買東西,出境遊之類的。)

另外,他們秉持安全感原則,從 90 年代末到 2000 年初,就換瞭 5000 美元存在中國銀行,那時候匯率高,這點錢都夠買套小房子瞭。

我就是覺得傢裡人不懂投資,一副好牌都被打爛瞭,和周圍人的差距越來越大,同樣的傢庭炒房的資產都上千萬瞭,我到現在買個房子還很困難。

所以我心理非常不平衡,很憤恨。如何才能克服自己的心理,希望大傢批評指正,謝謝大傢。

ps: 各位回答裡面酸 " 父母的錢不是你的錢 " 的可以歇一歇,因為父母還是會贊助我的首付的,與其存在銀行被榨幹,肯定是不如當時正確的投資來得好的。

另外,我也沒有半點想看別人笑話求安慰的目的,我雖然知道 " 往者不可諫 ",但是懊惱是人之常情,不要一個個這麼超然高大好嗎?我目前自己存款就有 6w(零花錢,壓歲錢,大學生活費結餘部分),股票我有 10w,期貨做過,虧瞭 2w 就不玩瞭,父母也支持我多接觸。

但是目前為止,還是覺得特別虧,沒買到房子,很焦慮。我自己本身也是很努力上進的而且很相信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賺錢能力,不是就想著啃老的,但是我就是覺得沒有抓住幾十年一遇的大好時機,平白要多付出很多努力進行補償之前的失誤,非常不甘心。

對於上述這一則網帖,大多數網友都是這三個觀點:

(1)父母的錢不是你的錢,他有權支配,就算是錯過瞭機會,父母也有權自己打算;

(2)完全是事後諸葛亮。照題主這麼說,你們傢錯過賺大錢升階級的機會還有很多很多,比如 80 年代建廠,90 年代炒股,00 年代投資互聯網 ...... 你咋不埋怨?

(3)你爸媽錯過房價 10 倍的升值空間,就被你埋怨。你自己錯失 300 倍收益(比如花一萬買比特幣),卻絕口不提。

說實在話,上述的三個觀點,雖然正確,但同樣作為 90 後,我還是深深為題主感到惋惜。

其實題主的這一個問題,是一個財富傳承的老話題。財富傳承是有階段性的,在每一個階段都有特定的控制者。現階段是父母一輩,等到父母垂垂老去,就是下一輩操盤瞭。

在傢族財富不屬於自己控制的時候想著自己控制,在古代稱之為僭越,在現代雖然沒有這個觀念,但很明顯,題主也隻能提建議,真正做選擇的還是父母。

對於題主而言,他的買房建議已經提瞭,後悔自己沒能苦苦哀求父母給錢做首付,或者埋怨父母不看長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比他更後悔的人,可能就是他父母——本來自己傢已經是中產階級瞭,結果因為自己的原因,兒子要重新努力,這就好比全國人民在玩接力跑,其中有一個隊伍的第一棒跑得特別快,他們本該拿金牌,結果這個第一棒跑完自己的份兒,告訴第二棒:為瞭訓練你,你去我出發的地方重新跑過來,再跑你自己那份。

所以從心底裡來說,題主有這份埋怨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上一輩算是當時的中產瞭,選錯路到現在滑出一個階層,這個落差不小。

但他不應該痛恨,或者說,他痛恨的人更應該是自己。

為什麼?因為我也遇到過跟帖子裡的那個 90 後同樣的問題。那個時候我已經出道幾年,在地產圈摸爬滾打瞭兩三年,手頭上小有積蓄,但此時我已經買瞭長沙房子,杭州房子的 60 萬首付還差 10 萬。

而在 G20 那會兒,杭州樓市暴漲,如果我不找傢裡老爸老媽借錢,杭州這一波行情肯定就吃不到瞭。

後來的事你們就都清楚瞭。我順利的跟父母攤牌,也到處找別人借到瞭錢錢。盡管不多隻有 10 萬,但我爸媽一直都是農民,他們賺不到什麼錢,10 萬相當於我爸媽所有的積蓄。

我至今還記得他們在給我轉賬的時候說:你已經背瞭 100 多萬貸款,還要再背 240 萬的貸款,萬一房價跌瞭,或者萬一你月工資沒有那麼高瞭,咱傢可怎麼還得起啊?

對於爸爸的這一個疑問,我就回復瞭一句話:爸爸,相信我,可以的!

也許你們覺得,我隻是碰到瞭一個開明的老爸,或者一個疼愛女兒的老爸。但是你們不知道,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非常心疼父母錢、非常令父母放心的女孩,就算被上鋪的好友騙進傳銷,我坐瞭一天一夜的綠皮火車逃出來,我也不敢跟爸媽說,而是告訴爸爸:我很安全,你們不用擔心。

所以這一次開口跟父母要 10 萬買房,之所以那麼順利,我覺得並不是因為我爸開明(他並也不懂中國的房價,也從沒去過大城市),或者疼愛我(我還有個弟弟,就算再怎麼疼愛我,也不會把傢裡所有的錢都拿出來給我,總要為我弟弟著想吧?),而是因為我從小到大給父母的放心、信任,讓他們願意或者敢於把錢交給我。

回到題主的處境,他為什麼最該怨恨的,不是父母而是他自己?因為他連父母都說服不瞭。

如果是我的話,在武漢呆瞭 5、6 年,跪也要跪著求父母給錢買啊。而他卻連這點都做不到,讓我深深懷疑他的能力。

以我的感覺,是他從小到大,就沒有讓父母放心過,所以父母直接無視瞭他的買房請求。畢竟他傢 2011 年就有 150 萬瞭,如果他真的能令父母放心,要個 50 萬絕對不成問題。

有個網友說,父母或者直系長輩是孩子的投資人,如果想讓投資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管理財富,就應該承擔起遊說投資人的責任。不能坐等投資人自己覺悟。

從這一方面說,題主顯然沒能承擔起遊說父母的責任,而是選擇瞭坐等父母送錢過來,然後把所有的鍋都甩給父母。

而對於其他人來說,面對房地產暴漲的局面,父母沒能買房,難道自己就沒有責任麼?

當然有責任。大多數父母都隻有高中文化,面朝黃土背朝天,能送孩子讀完大學已經非常不容易瞭,他們的看法終究是有自己的局限性,大部分情況下甚至沒有孩子這一輩的眼光長遠。這就好比他們抓著一手好牌,但打牌的技術並配不上手裡優質的牌,但這也不能怪他們,他們由於出身年代和受教育的問題,有他們自己的局限性。

因此,既然現在要買房的我們已經長大瞭,自認為自己打牌的水平比他們高,就應該主動去說服他們,分一點牌給自己,讓自己試著打一打。

而如果真的說服不瞭,那也沒關系,畢竟父母的財富,真的不等於是我們小一輩的財富,他們有對自己財富做規劃的權力。從這個意義來說,自己掙錢自己做主,配合說服父母才是硬道理。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