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好像我們身邊的行業都不怎麼賺錢瞭。
比較明顯的是,券商降職減薪瞭,房地產銷售提成減少瞭 ......
不過仔細想想,不對啊,看那些程序員工資還是挺高的,什麼物聯網、人工智能行業還是挺熱的。
其實,這是因為不同類型的行業與經濟周期的關系不同。
像房地產,水泥,鋼鐵,證券啊,這些都是典型的周期型行業。
它們賺不賺錢和整個經濟周期有關,眼下經濟下滑瞭,消費增長變慢,投資減少,收益也就下降瞭。
經濟上行的時候,賺錢賺的比較厲害,經濟下行瞭,賺不到錢瞭,反差挺大的,所以最先被大傢感受到瞭。
像那些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行業屬於增長型,它們不受經濟周期的影響。
技術才是比較關鍵的地方,技術進步瞭,不斷推出新品,這些行業就能賺到錢。
還有一種就是防守型行業,比如食品、醫療行業啊。
人總要吃飯,總會生病的,無論啥時候,這些行業收益不會太差。
所以說要跟著經濟規律賺錢,現在經濟下滑,周期型行業先放在一邊。
轉戰那些風口下的行業,比如,人工智能、物聯網、新零售、大醫療、文化娛樂等。
二
娛樂行業是個例外,它是反經濟周期的,喜歡逆流而上。
簡單說,就是經濟下行,娛樂產業反而上行,也叫口紅效應。
美國的百老匯和好萊塢,都是在 1923-1939 年大蕭條時期大火的。
90 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碎後,娛樂產業反而成為世界老大,動漫、日劇開始在國內流行瞭。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波及韓國,韓流風卻刮瞭起來,現在還沒停呢。
我國也是這樣,GDP 增速在走低,能玩能娛樂的卻慢慢變多瞭。
圖片來自網絡
即使不看數據,我們也能感受到,這幾年電視劇、綜藝、電影花樣特別多。
電影更是野蠻生長,隨便拿出一部,票房就能過億瞭。
慢慢的,電影都有點金融衍生品的味道瞭,演員可以通過參股的方式,從股市割韭菜。
從前期籌備、拍攝,到後期制作、宣發,都可以被包裝成理財或信托產品進行融資。
娛樂圈賺錢賺到手軟,結果崔老師一出手,牽連出影視圈很多偷稅漏稅的明星。
國傢稅務局也沒含糊,直接給瞭一個稅收通知,這對娛樂圈來說,無異於一場地震。
圖片來自國傢稅務局
很多明星為瞭自保,趕緊補稅,幾位大傢熟悉的明星已經退出資本市場瞭。
很多影視公司縮起來瞭,手裡攥著項目也不敢推,今年的影視作品可能都不到去年的一半。
有人說,娛樂圈的寒冬來瞭,原來暴利的行業要跌瞭。
三
事實上,崔老師沒有那麼大本事,一條微博錘雷瞭一個行業。
現在從兩方面上看,一是政策;二是資本市場。
影視行業稅收政策的變動,是在趕著行業往正道上走,動蕩是短期的,利好是長期的。
目前,大環境影響,股市不死不活的,一些上市傳媒股數據很難看。
像華誼兄弟,第三季度凈利潤,比去年下降 68.8%~71.4%。
近五個月,華誼的股票都縮水一半瞭,和 2009 年剛上市的時候差不多瞭。
還有嘉興天下和唐人影視都撤離新三板瞭,盈利挺好的開心麻花都停止瞭 IPO。
業績不好 + 融資成本高,讓這些影視傳媒公司離資本市場又遠瞭一步。
如果拋開瞭大環境的影響,娛樂圈本身還是有錢可賺的。
比如《花千骨》帶火的廣西德天瀑佈,因為《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爆火的雲南的普者黑仙境。
所以說,這是一個互利的利益鏈,政府在影視項目拍攝、貸款優惠、稅費減免等方面給予支持。
影視作品帶動當地的旅遊行業,你賺我也賺,依然能互幫互助走下去。
看現在傳媒板塊,指數都是被低估的,有一定的投資空間。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說,娛樂行業遠沒那麼慘,現在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建設,政策上也有所傾斜。
等行情好轉之後,行業盈利會有所改善,賺錢的機會也是值得期待的。
ps: 有人問為什麼不開通贊賞,大傢點贊和轉發就是對我們的贊賞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