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很熱,全球市場將再次掀起 IPO 爭奪戰?

03-05

一邊是國內資本市場似乎正在為 " 獨角獸 " 企業打通綠色通道,另一邊則是美國證券行業監管機構傳出考慮放松監管,以鼓勵更多企業申請在美國上市的消息,一場多國資本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爭奪戰似乎已蠢蠢欲動。就在這時,赴美上市的國內企業也掀起瞭一陣小高潮。

美股的包容性:赴美上市掀小高潮

研究機構 Dealogic 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共計 16 傢中概股企業赴美上市,這是過去數年來赴美上市最火爆的年份之一,合計募資規模 37 億美元,在全部美股 IPO 中占比約為 8%。今年以來,中概股企業赴美上市消息不斷傳來,赴美上市再掀小高潮。繼互聯網傢裝企業盛世樂居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交易之後,小米手環生產商華米科技也登陸紐交所,來自浙江省的農米良品公司也於 2 月 16 日開始正式交易。此外,在線教育服務企業尚德機構已向美國證監會提交 IPO 申請。

到瞭 2 月 27 日,愛奇藝正式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募集 15 億美元。愛奇藝私有化中止到如今已近兩年,再次提出上市申請的愛奇藝及其所處的行業都發生瞭變化,面臨的競爭似乎更激烈。愛奇藝在招股說明書中還表示,該公司將采用雙股權架構,百度在此次售股完成後仍將繼續保持作為控股股東的地位。

3 月 2 日,彈幕網站嗶哩嗶哩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瞭 IPO 申請,計劃在美國上市,籌資高達 4 億美元。在股權結構上,騰訊公司以 5.2% 的持股比例出現在股東名單之上。

在赴美上市小高潮背後," 虧損 " 還是多數企業的關鍵詞。其中,愛奇藝 2017 年凈虧損達到 37.4 億元人民幣(約合 5.91 億美元),嗶哩嗶哩也處於虧損狀態。盛世樂居、尚德機構等企業的盈利問題也有待解決。

近年來,赴美上市成為許多企業追趕的一股潮流,通過赴美上市,企業可以獲得更順暢的國際融資通道,以較低的成本募集資金,獲得更大的自主性,提高運轉和擴張速度。有分析人士表示,無論是特殊股權結構、公司處於虧損狀態還是公司的業務屬性,許多企業能夠在美上市體現出美國市場的 " 包容 "。一些企業赴美上市股價表現低迷,其實上市後的股價走勢就由市場說瞭算。

方式創新:IPO 的爭奪戰

說起包容性,美股市場為瞭吸引更多企業上市,正醞釀新一輪的改革。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證券行業監管機構正考慮放松監管,研究進一步放松企業融資政策,以鼓勵更多企業申請在美國上市,這與美國國會在 2012 年通過的《創業企業融資法案》有關。據悉,該法案放松瞭對小企業和創業公司的監管,放寬上市準入門檻,降低上市成本,允許其通過將少量股票賣給私人投資者的方式籌資,且年收入低於 10 億美元的企業 IPO 之後的 5 年內無需公開財務信息。美國證監會正考慮將這項法案的適用對象從小企業和創業公司擴大到所有企業,以增加上市公司數量。

消息指出,美國證監會打算允許改變 IPO 的相關規定,允許有意向申請上市的公司秘密提交申請。如果 IPO 最終未完成,公司敏感的財務數據將一直處於保密狀態。根據現行法律,企業在出售股票之前,必須向投資者提供監管層要求披露的財務信息。

這時,企業赴美上市的方式仍在不斷 " 創新 "。瑞典數字音樂公司 Spotify 近日公佈瞭申請紐交所公開上市的招股書。與其他公司的 IPO 方式不同,這傢公司采用 " 直接上市 " 的模式:即不發行新股,隻需簡單地登記現有股票,然後即可在資本市場上自由交易。也就是說,Spotify 的公開上市其實並不是由公司發行新股,而是為公司現有股東提供流動性,讓投資人可以在公開市場出售其所持公司股票。跟傳統 IPO 差異更大的是,這傢公司上市公開交易股票一腳踢開瞭作為保薦人的券商和投行,創新地采用一個無承銷商的公開上市方式。據悉,Spotify 踢開瞭承銷商可以避免承銷商壓低發行價格讓公司和創始人吃虧,同時節省瞭一大筆費用,但缺少這種承銷機制也存在一定弊端。

Dealogic 的數據顯示,僅在今年 1 月份美國新上市公司達到 18 傢,融資總額約 90 億美元,創下自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最高的 1 月份紀錄。

近些年大量企業申請 IPO,特別是來自新興市場的高科技企業,使得全球 IPO 市場持續活躍。為瞭爭奪這些企業,紐約、倫敦和香港等市場都在暗中較勁,例如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和倫交所為瞭爭取沙特阿美 IPO 不惜為其量身修改上市規則,計劃為沙特阿美等國有企業獨立成立一個新的上市類別。此外,香港也正在進行上市制度改革。普華永道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 年香港市場 IPO 活動實現瞭破紀錄的 174 宗,其中有 80 傢來自主板。創業板打破新股上市宗數紀錄,有 80 傢企業於創業板上市,相比 2016 年增長近 80%。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主管合夥人林怡仲表示,香港將會繼續成為區域內匯聚國際投資者及內地企業的最佳融資平臺。

獨角獸:哪些 IPO 值得期待?

美國證券行業監管機構鼓勵更多企業申請在美上市,其實也是出於對 " 獨角獸 " 企業的擔心。市場數據顯示,自上世紀 90 年代末以來,申請在美國上市的企業數量累計下跌近 50%。由於風險投資、並購等融資渠道的發展,很多規模在 10 億美元以上的 " 獨角獸 " 創業公司多年來遲遲不申請上市,比如 Airbnb 和 Uber。

"2018 年應該是科技公司 IPO 最具有標志性的一年。"Renaissance Capital 在年度 IPO 分析中表示。" 很多科技巨頭已經做好瞭多年的準備,市場波動性較低、企業稅負也在下降,公開市場估值也達到瞭期望的水平。許多科技公司需要更多的資金,而員工和投資者則需要更大的流動性。" 記者發現,對於海外企業而言,打車應用 Lyft、雲存儲服務商 Dropbox、移動支付公司 Adyen、圖片分享社交網絡 Pinterest 等成為海外媒體眼中最有可能在今年上市的科技企業。

胡潤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11 月 30 日中國獨角獸企業總數達 120 傢,68 傢估值在 100 億元以上,整體估值總計超 3 萬億元。哪些行業的獨角獸最多?互聯網服務、電子商務行業並列第一,各有 22 傢企業上榜。其中,螞蟻金服、滴滴出行、小米和新美大的估值都已經超過 2000 億元。

證券時報記者 吳傢明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