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維 北京報道
" 如果你任意走入一傢北京市中心的咖啡廳,聽到有人在討論區塊鏈的概率超過 50%。"90 後的萬洋(化名)是一傢中型代幣交易平臺的技術開發負責人,當談到區塊鏈這一話題時,他的表情略顯無奈。
2018 年初,伴隨著各類資本、知名風投人士蜂擁關註,區塊鏈的火熱程度遠未因監管層對 ICO(首次代幣發行)的持續整頓而啞火。
討論愈加激烈的 B 面,當通過附著海外交易平臺,以區塊鏈名義的代幣發行和交易現象未能得到根治時,發幣、炒幣的造富效應正在吸引更多非專業人士加入這場討論,即使不少炒幣者還沒弄清區塊鏈與比特幣的區別。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區塊鏈過度 " 火熱 " 的背後,既有著從業者對下一代互聯網信息信用交互方式的大膽設想,也有著比特幣近年來快速上漲下,渴望抓住 " 風口 " 快速致富的社會心理作祟;然而眾多參與者無法回避的是,區塊鏈的公共化卻在應用場景、代幣發行間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悖論。
" 過火 " 之謎
微信中每天有無數的區塊鏈討論群被組建,線下有不計其數的論壇、研討會頻繁召開,與區塊鏈有關的創業項目和自媒體也如雨後春筍般爭相出現。種種跡象表明,區塊鏈火熱程度遠未消散。
但區塊鏈緣何在最近一年的時間裡突然火爆,這是大部分參與者並未深究之疑問。對此,甚至不少研究區塊鏈多年的技術人士也感到困惑。
一些在分佈式網絡系統等區塊鏈領域研究多年的研究人士,近一年來不斷有企業 " 拉攏 " 其一起做項目、發幣。
在萬洋看來,當下區塊鏈火熱的根本原因仍然源自於比特幣近年來的暴漲。盡管進入調整期,但比特幣從 2010 年第一筆交易價格的 0.0025 美元 / 枚漲至截至 2018 年 3 月 13 日的 9000 元美元上方,8 年間已上漲達 360 萬倍。
" 比特幣具有總量恒定、無限可分等類黃金特征,而這種特征是否穩定,也是對區塊鏈技術的考驗。比特幣穩定運行這些年的‘實驗成功’,證明瞭通過去中心化網絡解決信用問題是可行的。" 萬洋表示。
可行性難以和商業化劃等號,但比特幣和後來誕生的以太坊、萊特幣等代幣的快速上漲仍然讓更多嗅覺靈敏者發現瞭造富機會。直到今天不少業內人也承認,區塊鏈技術到目前為止最成功的應用也仍然是炒幣。
雖然如此,但在當下,更多從業者對區塊鏈的技術期望,這是將其視為下一代網絡通訊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萬洋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在來到這傢代幣平臺前,他對區塊鏈技術的知識基礎為零。他告訴記者,他在前年賣掉瞭自己制作的一款獨立遊戲並獲得瞭第一桶金,而來到這裡隻是為瞭 " 學習 ",並期待未來做出自己的區塊鏈項目。
萬洋也認為,當前行業對區塊鏈的預期已經超出瞭這一技術的承載能力,但他仍然堅信,區塊鏈極可能成為下一代網絡通訊基礎的重要方式,而代幣也是區塊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許多人覺得隻要鏈,不要 Token(代幣),但沒有 Token 誰來貢獻節點呢?" 萬洋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就像現在的互聯網有自身的通訊協議,未來去中心化普及後,區塊鏈網絡所基於的通訊基礎就是 Token,當一條鏈的應用需求越來越大,稀缺性自然會讓 Token 變得有價值。"
但面對 " 如何讓一條鏈應用需求越來越大 " 這一問題時,萬洋亦自認無法回答。"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假設很多,要看實際需要什麼。"
知名度才重要
與萬洋不同,一些從業者的動力則來自於 ICO 的造富效應。
雖然經過去年秋季、今年年初的兩次清理整頓,但不少 ICO 的項目發起者,仍依托於部分海外架設服務器的交易平臺開展 ICO,滿足瞭一些境內投資者的 " 炒幣需要 "。
"ICO 讓不少項目發起者賺瞭快錢,有些項目甚至是憑空募集起來的。" 一傢位於市場頭部地位的代幣交易平臺人士表示," 基本上募瞭多少就是賺多少,因為 ICO 既無法合法化,也很難在市場自治下得到有效監管。"
然而,絕大多數 ICO 顯然沒能給到投資者如同比特幣一樣的財富效果——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在頭部代幣平臺上線的 ICO 項目中,超過 8 成處於破發狀態。
在資深代幣投資者楊靜遠看來,當下代幣市場定價完全不由技術左右,而更多取決於代幣項目的知名度。
" 業內常說一句話叫‘ 99% 的幣都是沒有實際場景的空氣幣’,我覺得這個比例幾乎是 100%。" 楊靜遠告訴記者," 即便有場景有什麼用呢?目前代幣定價根本就不是靠技術決定,像以太坊、EOS 等技術雖然更勝一籌,但價格最高的仍然是比特幣,因為都沒它出名。"
ICO 領域 " 知名度決定價格 " 的潛規則,帶來瞭一系列次生效應——交易平臺以及區塊鏈自媒體的角色變得越發重要。
" 一種方法是拉上有知名度的人一起 ICO,還有就是靠區塊鏈媒體做硬推。" 北京一傢區塊鏈自媒體負責人童風(化名)告訴記者," 這導致區塊鏈媒體成立的速度越來越快,幾乎每周都有新的媒體項目出現。"
" 區塊鏈自媒體盈利並不難,想 ICO 的項目太多瞭,相當於做路演服務,如果媒體處於頭部位置,幾條豆腐塊大小、成為幾乎為零的快訊打包價就是一個比特幣,相當於大幾萬元。" 童風坦言。
" 這個鏈條裡,大頭仍然是交易平臺,想上線費用通常都在千萬元起價,跟 IPO 有一拼。" 楊靜遠坦言," 最後所有參與者都是在分食投資者的錢,而很多投資者也是明知道有風險也仍然在跟進。"
" 都有僥幸心理,誰會覺得自己就是最後一棒呢?" 楊靜遠說。
(編輯: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