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騰訊科技此前消息,Spotify 與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及騰訊旗下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宣佈股權投資,雙方將以現金購入對方的少數股權。此外,騰訊將從 Spotify 現有股東購入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後,Spotify 將持有騰訊音樂娛樂的少數股權,而騰訊和騰訊音樂娛樂也將分別持有 Spotify 的少數股權。騰訊音樂娛樂和 Spotify 換股交易或將改寫 Spotify 的難盈利夢魘,又或將推動彼此的上市之路。
騰訊音樂娛樂和 Spotify 換股交易的促成,一是由於 Spotify 是全球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平臺,全球覆蓋率最廣,歌曲含量最大;二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於 2016 年下半年開始實現全面盈利,打破瞭音樂流媒體難盈利的魔咒,那麼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能實現盈利的原因何在?
騰訊音樂何以能率先破局盈利窘境?
網上消息稱,截至 2016 年底,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營業收入近 50 億,凈利近 6 億。估測 2017 年全年營業收入超過 90 億,凈利潤超過 16 億,預計 2018 全年營業收入將超過 180 億,凈利潤將達到 31 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之所以能盈利皆因其多元化的盈利方式。
騰訊音樂娛樂主要收入來源包括付費音樂、秀場、轉授權、廣告、遊戲等。一來訂購用戶數增長,騰訊音樂集團旗下三平臺的付費會員總和已經超過 1500 萬,穩居世界前三,且逼近 Apple Music 的 3000 萬付費用戶量。而付費會員這一塊的收入既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二來數字專輯銷售的初步成功,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9 月底,騰訊音樂已經與 200 多傢數字音樂版權方達成合作協議,音樂曲庫數量超過 1700 萬。抓住瞭版權方等同於抓住瞭相關的音樂資源,在銷售渠道固定的情況下,版權方的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瞭整體的銷量。
三來音樂版權資源大,在版權轉售上擁有絕對話語權,艾瑞咨詢《2016 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騰訊音樂占有中國總曲庫的 90%。在中國音樂版權市場份額達 70% 以上,處於國內音樂版權壟斷地位。而目前音樂版權是國內一些在線音樂平臺發展的瓶頸,所以騰訊吃定的音樂資源越多,能夠吸引的用戶數自然也多,流量上去瞭,自己的盈利能力也就上去瞭。
而這都得益於 2016 年中國音樂公司與騰訊 QQ 音樂合並構建起的國內版權王國。雙方合並後,有效整合瞭雙方在版權領域上的資源,充分發揮協同效應,降低版權采購成本。
此外,虛擬禮品消費受熱捧,這得益於全民 K 歌、酷狗直播、酷我直播上的打賞模式,拉動瞭用戶在虛擬禮品上的消費沖動與熱情,也進一步提升瞭盈利空間。
正因騰訊音樂多元化的盈利方式,以及版權資源充裕的條件,讓其在盈利空間上有瞭更大可能性,從而幫助其擺脫瞭音樂流媒體盈利難的夢魘。雖業績驕人,令同行艷羨,但騰訊音樂 IPO 路上也存在著些許挑戰。
內憂:產品有瑕疵、版權成本或攀升
除 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主流音樂服務提供商外,騰訊音樂產品還有全民 K 歌、酷狗直播、酷我聚星直播、5Sing 等,產品雖豐富,但也難免存在瑕疵。
一方面," 歌單 "、" 每日推薦 " 已成瞭主流在線音樂平臺主推模式,運用推薦算法為用戶畫像,為其推薦最合口味的歌曲,但酷狗音樂的每日推薦還不夠貼心,歌曲推薦可以更靈活,如歌曲數量不必固定在 30 首,每日推薦歌曲可重復,讓組合更靈活等。
另一方面,酷狗、酷我的視頻類別五花八門,其直播、短視頻等涉及內容已不止是與音樂有關,甚至不乏搔首弄姿的主播,背離瞭音樂產品的初心,且界面設計上不夠簡潔又缺乏特色,影響用戶的直觀體驗。
此外,騰訊音樂在海量版權資源護城河的加持下是否真能高枕無憂尚是未知數。畢竟音樂版權資源是有時限的,時限到時各方巨頭的紛爭必然會再度抬高本就高昂的版權費用,而騰訊若要繼續坐擁此護城河必然要付出更高的代價,這也會加重騰訊音樂的盈利負擔。
早前騰訊音樂已獲得環球、華納、索尼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傢版權,據悉騰訊為簽約環球音樂數字版權分銷權就曾不惜重金。有消息稱,環球最初報價隻有 3000 萬美元,但在多輪競爭後,騰訊音樂最終以 3.5 億美元及價值 1 億美元的股權才拿下環球獨傢版權,可見版權之爭為平臺帶來的負重有多大。
由此可見,騰訊音樂要在在線音樂市場的發展得以良性循環,應當回歸對音樂產品本身的探索,不斷改進自身不足,創新產品,當然也需要自如應對來自競爭對手的逼壓,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等。
外患: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等緊追不舍
2013 年 4 月 23 日網易雲音樂正式發佈,2017 年 11 月 15 日,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 4 億,作為在線音樂領域的後起之秀,以構建音樂社區為主並不斷推陳出新,如國內首創 " 歌單 " 模式,在短短四年半的時間裡便積攢瞭 4 億用戶,增勢兇猛的背後也反應出網易雲音樂對在線音樂市場的野心不小。
易觀發佈的《2017 年九月在線音樂 APP 月活躍用戶規模 TOP10》顯示,酷狗音樂以約 2.1 億位列第一,QQ 音樂約 1.78 億,酷我音樂約 1.08 億,全民 K 歌約 1.01 億,前四被騰訊音樂包攬,網易雲音樂以約 6000 萬的活躍用戶數位居第五,從月活躍用戶基數而言,騰訊音樂依然是行業領軍者,但環比增幅最高的卻是網易雲音樂,以 5.2% 排在首位,而騰訊音樂產品卻出現瞭負增長。
網易雲音樂初期便以 " 音樂 + 社交 " 的模式殺入在線音樂市場,將構建音樂生態作為目標,而非一款簡單的音樂播放器,且著力於移動端,不走尋常路,雖後入局卻贏得瞭市場先機。而在扶植原創音樂人計劃上,騰訊音樂雖也在緊鑼密鼓地施行且成效不錯,但得益於 " 音樂 + 社交 " 模式的穩固發展,讓也重視原創音樂人的網易雲音樂似乎具有更多優勢。
此外,QM 統計,2017 年蝦米音樂的用戶活躍率高達 25%,領先於酷狗音樂 23.3%、網易雲音樂 22.1%,酷我音樂 19.6% 以及 QQ 音樂 17.5%,繼 2016 年後再次奪得第一。雖然從用戶規模與月活躍用戶數而言,騰訊音樂更勝一籌,但蝦米音樂也不甘示弱,奮起直追。且隨著版權期限的臨近,背靠阿裡的蝦米音樂在下一輪音樂版權大戰上拿下更多資源的決心與實力皆不在話下。
由此可見作為後起之秀卻異軍突起的網易雲音樂,略顯弱勢卻有阿裡撐腰的蝦米音樂,對深耕多年的酷狗音樂、QQ 音樂等騰訊系音樂構成瞭不容小覷的威脅。
一是酷狗音樂等騰訊系音樂產品附有瑕疵,一是網易雲音樂等緊追猛趕在後,騰訊音樂雖在盈利上率先取得突破,但未來仍需不斷完善並創新音樂產品,才能更順利地上市並發展更穩固。
打磨產品、滿足用戶,方能促成上市利益最大化
騰訊音樂要推動自身上市,不斷刷新營收記錄,需多方發力,創新產品本身。
其一,開發音樂衍生品。如網易雲音樂界面上就有商城類目,數碼影音、IP 周邊等各類音樂衍生品皆有售,都是貼近生活的物品,從中足見其對產品創意的用心程度,如上線不久的禪音系列產品,緊扣當下佛系熱潮。雖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上也有衍生品出售,但僅限於耳機類,太過單一。衍生品市場也是一塊拓展盈利空間的寶地。前不久酷狗的藍牙耳機便傳出捷報,狂銷 2 億,足見音樂衍生品的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其二," 音樂直播 +" 模式。直播的打賞變現模式向來備受青睞,如以陌生人社交切入的陌陌,其八成營收是靠直播得來。而酷狗與酷我也皆有直播功能,大可通過直播的形式將相關音樂產品如數字專輯、音樂衍生品等向用戶推薦,促進銷量。此外還能以直播的形式將原創音樂新人推向公眾視野,幫助新人打開知名度,為後續發展鋪開路子。
其三,整合音樂娛樂資訊。目前騰訊音樂仍是走最大版權曲庫存量的老路,雖不如網易雲音樂 " 音樂 + 社交 " 模式更有創意,但也是戳中瞭用戶的主流需求,在粉絲經濟熱度依然火爆的當下,用戶對喜愛的明星、二次元的相關話題的關註與相關產品的購買力都是非常可觀的。
再者,傳統音樂媒體雖已風光不再,如曾經備受歡迎的娛樂新天地、channel V 等,但用戶需求尚存。作為依托互聯網的在線音樂平臺完全可以重塑音樂娛樂資訊領域,將最新的與音樂有關的咨詢單設一類目,實時更新,還可根據用戶偏好進行消息推送,也可避免成為信息垃圾損害用戶體驗,同時還能增加用戶黏性。
總而言之,在騰訊音樂盈利佳績頻傳的良好發展勢態之下,如果利用好自身版權資源以及產品本身活躍度高的優勢,不斷改進完善音樂產品,開發衍生品,整合音樂娛樂資訊,探索 " 音樂直播 +" 模式,推廣音樂產品,將盈利空間持續擴大,上市無疑能獲得最大化的利益。
文 / 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本文為作者投稿到『互聯網的一些事』,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互聯網的一些事(www.yixieshi.com). 轉載請保留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