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是創業者的典型反例

03-13

來源:北京商報

張緒旺

李國慶淡出互聯網風口浪尖很久瞭,這一次的回歸卻是離去,當當網選擇賣給海航,留下的盡是感慨。關於當當網的是非成敗,電子商務層面的解讀已有很多,本欄不再贅述,在此隻想談一談作為創業者的李國慶。

對於李國慶爭議很大。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他本該成為馬雲、李彥宏一樣的大佬,至少不會差於劉強東,畢竟當年他們是掐架的同一量級。但也有人反駁,李國慶再差,也是起起伏伏近 20 年,身價幾十億元,這在全中國人裡怎麼比都是成功人士。

兩種論調都對,但本欄想說點李國慶身上的可借鑒價值,畢竟大多數互聯網創業者不想成為李國慶,而是馬雲或者馬化騰。

要想避免成為李國慶,就要知道,至少三個維度,作為創業者的李國慶是典型的反例。

首先,企業戰略的保守。時至今日,互聯網應用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互聯網創業仍然是 " 賭性很大 " 的人生選擇,這也是風險投資為何在這個領域集中的原因。新概念、新思維、新模式在互聯網市場,甚至遠遠領先於底層技術的演進本身。

比如,UC 生來做的就是手機瀏覽器,而那時候離蘋果 iPhone 的誕生還有三年之久,更遑論如今的 4G、5G 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因此,創業型的互聯網公司大多是激進型,無論融資還是佈局,都不能保守,勇於試錯的精神至關重要。

但回歸歷史,李國慶從圖書生意做回圖書生意,中間有過進軍全品類的機會,不過連李國慶自己也承認,那是針對京東的防守性佈局。與之相反,從 3C 市場突圍,京東卻真的變成瞭全品類公司,成為中國電商惟一可以抗衡阿裡的公司。如今的當當隻能在圖書市場進行縱深拓展,盡管效果也不錯,但也無法獲得趕超京東的機會。

其次,短期利益的掣肘。戰略保守是李國慶主觀思維的短板,那麼上市就成瞭李國慶外部環境的無奈。是上市對財務的要求掣肘瞭當當戰略擴張,還是當當戰略思維的保守導致瞭急於上市的局面?孰因孰果,很難斷定,但李國慶當年確實選擇瞭短期利益——盈利。

盈利是互聯網公司 " 心口的朱砂痣 ",百轉千回耿耿於懷。為瞭搶下電子商務上市第一股,當當做出瞭漂亮的財務報表,但公眾公司的形象也掣肘瞭李國慶的行動能力。包括李國慶在內,曾把電商不盈利視為奇恥大辱,萬分不認同電商為超市配送大件商品卻免運費。

但多數互聯網事實告訴我們,強勢企業不是盈利與否的問題,而是時間點和盈利方式的問題,李國慶顯然在這方面判斷失誤瞭。

最後,管理團隊短板。阿裡前有 " 十八羅漢 ",後有合夥人制度。騰訊總裁劉熾平是職業經理人協助 CEO 的典型代表,甚至百度這兩年也賦予 COO 陸奇極大的權限。但當當網的李國慶、俞渝夫婦,一方面是創業美談,另一方面卻成瞭團隊短板。

從個人能力上,很難界定一個職業經理人的水平就能超過李國慶、俞渝,但如果公司團隊常年制定戰略由夫婦兩人完成,仍然難免偏頗。曾有報道,俞渝說 " 當當早已不是夫妻店 ",並指出 " 與李國慶各有分工,並經常產生分歧,凡事由董事會決定 "。但很遺憾,當當對外發聲的第三人太少,股權的集中也註定管理團隊不會形成太過民主的局面。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