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便利店:很炫酷,但持續盈利才是關鍵

09-04

樂琰

[ 我們看到瞭無人便利店的問題所在,即便是 AmazonGo 無人零售店其實更多的也隻是一個概念,其要規模化發展也有困難。於我而言,無人便利店可以做得很炫酷,但能否做到整體盈利且持續化發展才是關鍵 ]

掃碼進入一傢玻璃透明的小店,店內空無一人,客人自己選購商品,然後自主掃碼付款離開。從頭至尾沒有服務人員,這就是最近非常火爆的無人工服務便利店(下稱 " 無人便利店 ")。

在共享經濟尚未退熱之時,無人經濟開始沖擊市場,各類無人工廠、無人送貨機等浮出水面,而最貼近人們生活和被大傢近期熱議的當數無人便利店。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多方實地調研和采訪後瞭解到,無人便利店由於門店面積小、節省人工成本等,其單店成本可能隻有普通便利店的十分之一,最令投資者青睞的當數無人便利店幾乎可以做到零租金成本,這讓部分投資者覺得賺取快錢的機會來瞭,要知道租金可是壓壞實體零售業者的最大成本之一。

然而,大部分具有零售經驗的傳統便利店企業卻表示不看好無人便利店,因為這個新型產物的選址、擴張、後臺技術和貨損管理等都存在諸多問題。

無人店與傳統店大不同

說起無人便利店,大傢可能覺得這很好理解,不就是沒有店內服務人員嗎?但其實並不如此簡單。

在一個炎熱的午後,第一財經記者來到上海一傢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在現場,可以見到該全透明的玻璃小店面積要比傳統便利店小很多,僅 15~16 平方米。為瞭確保貨品安全,無人便利店的常態是鎖門的,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微信身份註冊後,電子開鎖進入門店,店內商品品種較少,主要是食品、飲料和簡單的日用品。

顧客自行選購商品後,自行將商品放在電子自助收銀機上,每一件貨品都貼上瞭電子價簽,自助收銀機會通過電子價簽自動計算價格並扣款。完成付款後,記者站在門口,有設備會自動對顧客進行安全檢測,主要是感應顧客帶離門店的貨物與收款是否一致,若無問題則店門會自動開啟,記者離店後,玻璃門自動鎖上。

上海的繽果盒子由高鑫零售麾下的大潤發和歐尚分別各試水一傢店。而類似這樣的無人便利店還有不少,比如 EasyGo 於今年 6 月份在廣州市越秀區中華廣場開出第一傢 Beta 版門店,持續測試中,8 月開始在廣州多個中高端小區推出 2.0 版本、盒子形態的旗艦店。此外還有 24 愛購無人便利店、GOGO、F5 未來商店、小麥、掃貨星球等,甚至還有一些配合無人店的上下遊供應商也紛紛浮出水面,比如生鮮提貨冷櫃品牌企業健康盾等等。

在采訪瞭大潤發、EasyGo、掃貨星球等業者後,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無人便利店與傳統便利店有很大差異。無人便利店通常都在 20 平方米以下,掃貨星球則索性就是一個自助販售機的概念,占地面積極小且不需後臺倉儲,而傳統便利店則面積在 100~300 平方米,需要後臺倉儲;傳統便利店內有服務人員,而無人店則沒有;傳統便利店的 SKU(庫存量單位)在 3000~5000,主要覆蓋食品、盒飯、熟食、飲料、日用品、辦公文具、居傢用品、化妝品甚至鮮食等,而無人便利店 SKU 僅 500,隻覆蓋非熟食類食品、飲料和品類極少的日用品;掃貨星球這類自助販售機則以食品飲料為主。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無人店內沒有人工,但其實其後臺的系統監控和管理人員卻是必不可少的。

" 無人便利店面積不能太大,貨品都是要選擇一些高周轉率的品類,一般不會放置生鮮和熟食。經營無人便利店需要較強的後臺技術,因此我們花瞭數月時間做系統研發,確保用系統來運作和保障安全。"EasyGo 未來便利店聯合創始人王牧牧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投資回報解析

看起來比傳統便利店要嬌小簡易的無人便利店究竟投資回報如何?

王牧牧在今年春節後啟動瞭 EasyGo 未來便利店項目,如今已經在華南地區開設瞭三傢無人便利店,主要選址在社區。作為無人便利店,其主要的硬件投入是進門和出門的門禁設備、自助收銀設備、掃碼和感應設備、監控防盜設備等。

" 與傳統店相比,其實無人便利店更像是一個搭建起來的無地基玻璃盒子設備,而無人販售機則根本就是一個裝置。因為無人店是一個搭建的玻璃盒子概念,所以並非傳統便利店那樣是一個物業,無人便利店是不需要租金和店內人工的。我們的開店是基於與合作夥伴的商談,比如盒子(無人便利店)進入社區開店則需與社區物業、開發商等達成合作,經過他們允許再進入。在 EasyGo 的模式裡,沒有租金和固定鋪位,通過和小區物業深度合作,雙方一同維護設備,並實行利潤分成——物業方將得到銷售額的 5%~8%。" 王牧牧表示," 一傢無人便利店的投資額在 10 萬元左右,以我們目前營業來看,單店每天的營業額在 2000 元左右,即一個月有 6 萬元收入,毛利率在 35% 左右,再去除分成等,我們估測單店 8 個月 ~1 年可以回本。且因無人店沒有進場費之說,所以供應商更願意和無人店合作。"

他頗為自信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EasyGo 在今年預計可達 100 傢,隨後將考慮開放加盟,全面擴張。

創辦瞭 Eatbox 無人便利店的 EATOWN 怡食傢超市 CEO 安利英透露,無人便利店的客單價約 22~24 元,每天的營業額在 2000 元左右,10 萬元的單店成本,模式則是與社區分成合作,幾乎沒有租金成本。在采訪中,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繽果盒子的單店投入和日營業額數據與上述兩傢同業差不多,因此以數學方式計算,則單店投資回報年限大約 1 年。

以自動販售機為主的掃貨星球的成本則更低。在剛剛舉行的 2017 上海國際商業年會上,掃貨星球現場展示最新科技的智慧零售無人商店(AI 機器視覺),創始人兼 CEO 鄒濤到場闡釋對智慧無人零售應用的發展。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瞭解到,掃貨星球一個販售機的買斷成本不到 8 萬元,經營者也可以租賃這個販售機,設備日租金約 130 元,其也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門店租金,投資回報期很可能短於玻璃盒子的 1 年。

" 掃貨星球正積極尋求代理商、分銷商及業務合作夥伴,擴大市場占有率。我們現在已經發展瞭 100 個掃貨星球的販售機裝置,預計接下來會翻番。" 鄒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相比較而言,傳統便利店的成本的確會比無人店高很多,單店投資回報期更長。

柒—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信息系統本部長小野澤千尋透露,7-11 加盟模式為加盟主初期投資的金額,包括保證金 20 萬,商品投資 20 萬,加盟費 10 萬,培訓費 1.1 萬,開業準備費 2.1 萬,裝修費大約 35 萬,合計金額大概是 80 萬。

" 傳統便利店每個月有固定支出,一年的租金成本從 40 多萬到 100 多萬不等,由於輪班需要,則雇用 4 名員工,按平均月薪 5000 元計算,每月人工成本約 2 萬元。這些租金和店內人工成本是無人便利店不需要的。此外還有裝修成本、水電費等,以此計算,傳統便利店的日營業額得達到 6000 元左右才有望收支平衡。可是目前非常多的傳統便利店都難以達到該數字,公開信息顯示,2016 年中國便利店(傳統店)單店平均日銷 3714 元。所以傳統便利店業者虧損者不在少數,盈利壓力很大,傳統便利店的單店投資回報期也比無人便利店要長。" 資深零售人士沈軍分析。

於是,看似投資回報期較短的無人便利店開始受到資本追捧。24 愛購無人便利店天使輪融資瞭 100 萬元人民幣;F5 未來商店獲得融資 3000 萬元人民幣;繽果盒子和小麥便利店分別獲得融資 1 億元人民幣和 1.25 億元人民幣。

無人店的痛點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除瞭無人便利店,其實還有一波無人經濟產業正陸續出現。據 CNBC 報道,零售巨頭沃爾瑪已經在美國申請瞭 " 漂浮倉庫 " 的專利,它可以通過無人機將包裹送到客戶傢門口。這可能是沃爾瑪將其電子商務業務推向新階段的最新舉措,也被譽為無人送貨機。還有消息稱,在中國已經出現瞭無人水餃工廠等。

" 我聽到過很多業內人士對於無人經濟尤其是無人便利店的不同看法。其實,傳統零售在線下‘兩高一降’(租金和人力成本升高,毛利空間持續下降)的痛點是無人零售受到追捧的一個核心原因。有一部分業者認為,目前無人便利店直接的顯性成本和傳統便利店相比是一個偽命題,消費者在門店確實沒有看到工作人員,但是前臺沒人,後臺有人。無人便利店需要更多的物業配套,而物流成本和商品管理等後臺成本並沒有因此減少,同時燈光、溫度、設備等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騰雲天下 TalkingData 地產行業總經理王可青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瞭替代人工服務,無人便利店對於後臺系統以及科技設備的要求頗高,收款機供應商提供自助收款機設備及方案、RFID 設備商提供標簽及識別方案和監控商提供數據采集和防盜方案等。" 為瞭做到店內無人工,背後的技術體系建設和設備要求都很高,我計算過,如果算上系統監控和後臺操作運維人員,每 10 傢左右無人便利店就需要至少 4~5 個後臺監控維護人員,而且他們如果發現異常,也需要出動和巡店。所以無人店其實有很多隱性成本,在前臺看不到而已。" 多年從事零售業,如今正在研究無人便利店的宋鐵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 繽果盒子還在測試階段,無人便利店為避免貨物被盜,每一件商品上都要有 RFID 技術的價簽,這也是自助收銀必須具備的條件。每一個 RFID 價簽的成本是 0.4 元左右,由於貨品數量較多,因此價簽成本是比較高的。且價簽也需要人工去貼,又增加瞭成本。" 大潤發飛牛網聯席 CEO 袁彬向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此外,因為缺乏店內人工管理,所以理貨、配送、補貨等也是問題。且店內的溫控、貨物保鮮也隻能依靠系統,萬一系統發生問題,則會引起食品變質等,貨損率可能會很高。

如果要攤薄無人便利店的技術成本、降低貨損率等,就需要規模化運作。然而這就觸及一個問題——無人店擴張難。

" 這和選址有很大關系。傳統便利店可以進入商圈、社區、地鐵、寫字樓等,而解決快速消費的無人便利店則隻適合進入寫字樓和社區,由於不支付租金,因此無人便利店必須與開發商、物業方洽談合作,將盒子引入社區、寫字樓。有時你即便和地產開發公司達成瞭合作,但具體落地到小區,還得再談,其中的溝通成本很高,開辦周期很難控制。這就給擴張帶來實際難度,不易規模化,也就不易攤薄各項成本。" 宋鐵城指出,目前所謂無人便利店短期可收回成本的,基本是看的單店,而沒有好好地把後臺技術研發成本、後臺運維成本、拓展開發成本以及長期難以規模化等算在內。

不少傳統零售商並不看好無人便利店。

" 我不看好無人便利店,任何業態的成功都離不開消費者的需求,無人店的訴求都是向著經營者的痛點,沒有找到消費者的痛點,且由於店小、貨物品種不多也使得消費者體驗感並不十分好。" 羅森中國董事、副總裁張晟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陳科指出,無人便利店考驗出瞭商傢的經營和技術能力,也在考驗消費者的素質,如果遇到素質較低的顧客破壞瞭貨品,就造成瞭企業經濟損失。而且無人便利店作為一個無地基的裝置來拓展,其在具體的開業證照和手續方面的辦理也不十分明確,這些都可能是隱患。

當然,不可避免的還有競爭。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咨詢公司聯合發佈瞭《2017 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指出,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接近 10 萬傢,2016 年便利店行業增速達 13%,市場規模超過 1300 億元,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

在此背景下,一位曾經在 7-11 工作多年的管理人員指出,無人便利店面臨的競爭很激烈,無人店在白天時間段應該比不上貨品齊全的商超,而到瞭晚上,則前半夜有傳統便利店,無人店可能到後半夜才有些生意,可是光靠後半夜很難有太好的銷售業績。而且無人店目前隻是一部分年輕消費者可以接受,年齡稍大些的消費者還不會使用全程自助的無人店,他們寧願去傳統便利店購物。無人便利店在部分業者看來,僅僅是傳統實體零售店業態的一種補充。

上述管理人員甚至提出,無人便利店若是做成廣告位則說不定未來還大有發展,隻可惜規模化擴張對其而言有些困難,那麼無人店目前的廣告營銷作用也並不會很大。

" 我們看到瞭無人便利店的問題所在,即便是 AmazonGo 無人零售店其實更多的也隻是一個概念,其要規模化發展也有困難。於我而言,無人便利店可以做得很炫酷,但能否做到整體盈利且持續化發展才是關鍵。" 安利英如是說。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