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要搞區塊鏈,才是對迅雷區塊鏈最大的利空

03-13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號

"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 ID:BlockBeats )

,36 氪經授權轉載。

這兩天又有傳言說小米要進軍區塊鏈領域瞭,起源是拉鉤上一則小米區塊鏈高級工程師的招聘信息。

我倒是不覺得小米會在即將上市的這個時間點上涉足區塊鏈和 ICO 這樣的敏感業務,畢竟對於小米來說其實早就已經是區塊鏈領域的巨頭瞭。

從實際控制人的角度來說,雷軍對迅雷的控制,不亞於蔡文勝對美鏈的控制。

但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針對迅雷區塊鏈的批評,卻沒有順著資本結構向上蔓延至小米和雷軍。

雷軍對區塊鏈的佈局甚至可以追溯到 2013 年,也就是 5 年前 …… 那個時候區塊鏈這個詞就連在幣圈都不是一個熱詞。

迅雷姓雷,雷軍的雷

如果你現在還對迅雷屬於雷軍沒有什麼直觀認識,那可以直接退出幣圈瞭。畢竟,你和現實世界的時差差瞭 2 年左右。

早在 2015 年,根據迅雷的財報顯示,小米就已經成為瞭迅雷的最大股東。

在那一年,迅雷出售瞭持續虧損的迅雷看看業務,迅雷剩餘的股權結構是這樣的:

小米持有 93,653,572 股,占股 27.95%;

晨興創投持有 37,787,909 股,占股 11.28%;

金山軟件持有 37,500,000 股,占股 11.19%(小米公司 CEO 雷軍通過小米和金山一共持有迅雷 39.14% 的股份);

而迅雷 CEO 鄒勝龍則持有 32,814,606 股,占股 9.79%。

而此時距離迅雷上市,還不到一年。

而在去年年末,迅雷原董事長鄒勝龍離職,小米系王川接任,小米全面接管迅雷董事會。

換句話說,迅雷不太像是一個獨立的上市公司,更像是一個小米在納斯達克上的子公司。

但迅雷變成小米的「區塊鏈殼」,大概純屬一個意外。畢竟,在迅雷長達 4 年的貍貓換太子開始的時候,區塊鏈這個概念都還沒出現。

2013 年,小米除瞭推出小米手機 3 之外,還發佈瞭小米盒子、小米電視,次年發佈的小米路由器也正式進入研發周期。從這一年,小米正式從一傢純粹的硬件公司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轉型。

這也應該是這傢不甘於做硬件廠商的半互聯網公司,第一次意識到自有雲服務對其業務的重要性。在互聯網的世界中,幾乎所有的巨頭公司都不會使用他人的基礎雲服務。

阿裡的阿裡雲,騰訊的騰訊雲,百度的百度雲就不說瞭。在次一級巨頭中,美團、盛大、樂視、360 等公司也均有自己的私有雲服務。

而幾乎不站隊的小米,自然也不可能會選擇依附於某一傢的基礎雲服務。

因此,在最初小米與迅雷的合作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小米實際上是將迅雷作為一傢雲服務商來投資的,在 2014 年 3 月,小米接受迅雷投資的通稿中這樣寫道:

小米向迅雷投資近 2 億美元,並獲得迅雷雲加速業務的授權,全面內置在小米的手機、電視和盒子等產品中。

小米為什麼要投資迅雷?其實並不難理解。盡管小米一直最主要的產品是硬件,不管是手機、盒子還是電視,但自始至終,小米給自己的定位,都是一傢互聯網公司,所以小米一直在打造自己的互聯網生態圈。迅雷在視頻內容、下載加速、用戶規模上的優勢,都對小米是很好的互補。

隻是這傢雲服務商有些特殊,在小米投資迅雷的時候,迅雷的 to B 雲服務還沒有開始做,在大眾的心目中迅雷還是一傢完全 to C 的下載器公司。但小米的這種投資思路,也決定瞭迅雷在未來幾年中的業務走向。

可以說,迅雷發展至今,很大程度上成為瞭小米的專有雲服務。

雷軍的貍貓換太子

作為一個 PC+ 手機綜合日活過億的公司,迅雷在 2013 年到 2017 年整整四年安靜的宛若一隻死雞。

迅雷在 2014 年上市之後沒怎麼做 VR、沒有發電視、沒有做手機、沒有做出行、沒有做人工智能、沒有做共享經濟、沒有搞跑車,忍住瞭每一次市值管理的機會。

直到 2017 年迅雷發佈玩客雲,陳磊成為新任 CEO,迅雷的股價迎來瞭上市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大規模上漲。

2017 年 7 月,在這一消息正式宣佈前,迅雷內部曾有員工詢問陳磊是否應該提前買一些自己公司的股票。但陳磊卻說:「還是別瞭吧,不知外界會如何解讀。」

事實上,陳磊擔心的應該是「雷軍全面掌管迅雷」這種解讀方向,但事實上大眾直到 2017 年 12 月,迅雷大數據公司(迅雷子公司)發佈公告指責陳磊利用職務之便從事詐騙活動,雷軍系長達 4 年的「貍貓換太子」才逐漸浮出水面。

回到 2014 年,迅雷上市後,唯一講過的新故事是玩客雲(水晶計劃、賺錢寶),而雷軍的貍貓換太子也要從玩客雲這條產品線往回倒退。

如果排除玩客雲中蹭「區塊鏈」熱點的部分,玩客雲的本質是分佈式 CDN ——即通過用戶共享閑置帶寬來提供網頁加速服務給網站主,從網站主那裡收瞭錢之後再分給用戶。

而在迅雷的產品歷史裡,這個技術最初被搭載在一款現如今迅雷的任何官方歷史都不曾提及的產品——迅雷路由上。

在迅雷路由的百科詞條中可以看到,迅雷路由是由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路由器,於 2014 年首發,其主要對手為極路由、小米路由等互聯網公司推出的智能路由器,其主要面向傢庭市場。產品於 2014 年 3 月進行瞭內測。

而迅雷路由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挖水晶」,號稱是業界第一款「可以賺錢」的路由器。但在迅雷官方的產品頁面和網心科技的歷史頁面裡,賺錢寶才是水晶計劃的第一款產品,水晶計劃的初次公佈時間也是 2014 年年末。

為什麼這款產品會被雪藏呢?

一方面是迅雷路由確實不是一款很好的產品,用戶體驗較差。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迅雷路由是整個水晶計劃中唯一一款不是由網心科技推出的硬件產品。

對玩客雲或迅雷比較熟悉的人知道,貍貓換太子的主角終於登場瞭,那就是網心科技。

網心科技成立於 2013 年 9 月,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時間點——

3 個月後,小米路由器發佈,同期迅雷時任 COO 黃芃辟謠接受瞭小米投資;

5 個月後,小米正式投資迅雷 E 輪;

7 個月後,迅雷在納斯達克上市;

可以說,從網心開始成立開始,迅雷母公司的 C 端產品就沒有再發生過大變化。也因為要上市的原因,開始清理大量的色情、政治、版權敏感信息,導致口碑急劇下降。

從上市開始,迅雷母公司(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不務正業,與網心科技(深圳市網心科技有限公司)的玩命發展形成鮮明的對比。

2015 年 4 月,一代賺錢寶發佈;

2015 年 6 月,基於賺錢寶的星域 CDN 向 B 端上線;

2015 年 11 月,賺錢寶 Pro 發佈,並量產;

2016 年 4 月,星域 CDN 推出直播 CDN;

5 月,星域 CDN 下調視頻 CDN 價格;

8 月,賺錢寶用戶突破 400 萬;

12 月,網心科技 CEO、迅雷聯席 CEO 陳磊獲「2016 年度互聯網風雲人物」。

而對應的迅雷公司人事變動是這樣的:

2014 年 1 月 6 日 - 迅雷前 CTO 李金波離職;

2014 年 1 月 10 日 - 迅雷前遊戲副總裁方師恩離職;

2014 年 10 月 20 日 - 迅雷現 CEO 陳磊經雷軍引薦入職為迅雷 CTO,兼任網心科技 CEO;

2015 年 5 月 - 網心創始員工(迅雷路由負責人)段暉離職;

2015 年 11 月 - 迅雷副總裁李彬離職;

2016 年 1 月 27 日 - 迅雷聯合創始人程浩離職。

到 2017 年年初,除瞭股權關系之外,你已經很難說網心科技是迅雷的子公司瞭,因為無論是業務還是關鍵崗位網心均已取代瞭原有的迅雷。

其實,早在陳磊正式成為迅雷的 CEO 之前,諸傢媒體應該已經發現,自己的記者和迅雷公司的接口渠道被轉移到瞭網心科技營銷副總裁董鱈。

這位董鱈女士在 2017 年年末迅雷與迅雷大數據的撕逼中毫不避嫌的跳出來代表迅雷發聲,並最終贏得瞭突出貢獻獎金。

迅雷大數據與迅雷的撕逼,可以看做是這場長跑式偷梁換柱的小插曲。在接受小米投資後,迅雷創始團隊陸續出走,大多選擇瞭比迅雷更好的公司或者是創業。而選擇創業的,幾乎全部接受瞭迅雷創始人程浩或鄒勝龍的投資。

在這一階段,迅雷的公司業務也出現瞭重大轉變,從一傢 to C 公司,變成瞭 to B 公司。

根據迅雷 2017Q3 財報顯示,拜玩客雲所賜包括雲計算在內的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到 2080 萬美元,環比增長 32.4%。單獨看雲計算收入,漲幅達 104%。

迅雷的主營業務方向已經從 2014 年 IPO 招股書裡寫的「會員、遊戲、在線廣告」轉型到瞭網心科技的「共享計算」。

可以見,陳磊成為迅雷 CEO 是網心替換迅雷的最後一個步驟,至此迅雷的原有業務及管理團隊要麼歸順,要麼離開。

我們不妨想象這樣一個邏輯:2013 年是中國邁向移動互聯網的元年,也是中國開始收緊互聯網內容政策的元年。在這一年之前,你可以在網絡上肆意的看盜版視頻下盜版音樂。

在那一年,創業 10 年的迅雷開始感到自身的外部危機,創始人開始尋求套現離場的機會。

在這一過程中,小米成為瞭有意的買傢之一。但迅雷作為一傢成立 10 年的公司,(未來會受到限制的)業務積重難返。為瞭避免空降換血式的轉型,小米和迅雷高層聯手策劃瞭長達 4 年的轉型計劃。

而區塊鏈,是這場轉型計劃唯一的意外。

如何正確的蹭區塊鏈的熱點

迅雷大數據公司說的沒錯,迅雷的玩客雲本來可以完全和區塊鏈無關,甚至時至今日我們也不能確定玩客雲是否真的使用瞭區塊鏈技術。

因為分佈式 CDN 本身是在迅雷原本的 P2SP 基礎上修改而來,2013 年就接近成熟的技術。而區塊鏈的驗真、溯源、共識等特性在這一幾乎完全封閉的 P2P 的內網中也沒有什麼意義。

區塊鏈對迅雷玩客雲唯一的推動利益在於,以前賣賺錢寶的時候是直接發錢,大多數用戶並不在意一個星期十幾塊的收益,始終沒有形成轟動效果。而盡管玩客幣的價值可能還不到一周十幾塊錢,但在區塊鏈的迷信之下卻有很多人因此入坑。

拋開玩客雲的挖礦價值,玩客雲這款硬件本身就是一款十分「良心」的產品。499 元一個能掛 12TB 倉儲盤的傢庭雲存儲,同水平的群輝價格均在 1000 元以上。而且玩客雲內置的下載功能自動帶瞭終身迅雷加速功能,相當於不用每年再花 100 多元購買迅雷 VIP 服務。

而最關鍵的一個大傢並不知道的亮點是,在迅雷客戶端中那些現實「由於版權原因」「由於政策原因」無法下載的資源,在玩客雲都可以暢通無阻的下載。

然而現實是,由於投機客的瘋狂湧入,幾乎沒有幾個普通用戶體會過迅雷的「良苦用心」——因為根本就買不到玩客雲啊,而且買到瞭就能兩倍價格出售瞭,誰會去拿來下片呢?

對於 All in 分佈式雲計算的迅雷或小米來說,目前鏈克的現狀可能並非他們最初想要的結果。

甚至說,蹭上瞭區塊鏈的熱點,讓小米此前在迅雷長達四年的佈局陷入危機。

區塊鏈對迅雷業務的負面影響有兩個,其一是幣值的劇烈波動,其二是玩客雲硬件的閑置。

從本質邏輯上,玩客雲也好賺錢寶也好,其本質是閑置帶寬的資產證券化,利用的是雲計算市場不可避免的時間與地域上的不平衡賺錢。

比如在雙 11、春晚的時候,流量供小於求,利用區塊鏈,迅雷的 CDN 服務可以迅速即時漲價。而在夜間等流量供大於求的時間裡,迅雷的 CDN 服務也能波動降價。

但投機者的加入,讓鏈克的波動與全網計算力的供需不再掛鉤,一傢企業如果想通過鏈克購買雲服務,則必須承擔鏈克價格每日坐過山車可能帶來的機會成本。

這與這兩年 BTC 逐漸退出支付市場原因相同,幣值的劇烈波動和手續費的高昂,讓消費者不可能將比特幣作為自己一直持有的消費貨幣。因為你可能今天還能用 BTC 買一間別墅,明天就隻能買間廁所瞭。

意識到這一點的迅雷正在不斷提高鏈克在場外交易的門檻,然而玩客雲硬件本身也成為瞭一種玄學投資品。

據說,目前在玩客雲(硬件)的二手市場中,價格最高的是未拆封的京東售賣版本,而淘寶售賣版本要略便宜一些,一旦拆封價格就要腰斬,儼然是把數字貨幣(硬件)當成瞭文玩古董來買。

這將導致大量的玩客雲(硬件)始終無法接入網絡,無法成為迅雷 CDN 的一部分。這對於即將上市,現金流良好的小米來說顯然不是其投資迅雷的最初目的。

從迅雷官方的應用場景(但尚未上線)來看,鏈克未來的主要消費圖景是購買網絡加速服務、購買雲存儲服務(雲盤)和共享內容服務。基本上來說,這些業務都是之前迅雷會員體系中曾包含的內容,因此在應用落地上的難度比其他區塊鏈創業者來說小很多,也靠譜很多。

但隻要不解決上述的兩個問題,迅雷就永遠不可能讓自己的實際業務與鏈克掛鉤。

如果小米親自下場做區塊鏈,那背後的邏輯可能是小米認為迅雷在區塊鏈與雲服務的結合上的失敗已經出現瞭不可挽回的局面。為瞭彌補在雲服務方面的損失,隻能徹底推倒重來。

這才是玩客雲(鏈克)的最大利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號 " 區塊律動 BlockBeats" ( ID:BlockBeats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