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祥燎
中國各省市,可能都有自己雄霸全國的產業,比如湖南的辣條、河北的鋼鐵、貴州的大數據、江蘇的物聯網 .....
但具體到縣,以一縣之力稱霸百億行業的,那就屈指可數瞭。刀哥今天要說的,就是打印復印業。這個縣,就是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
都說湖南人 " 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 ",新化人也不例外。
從無地可種到外出打工,再到進軍打印復印業,最終占據多達 80% 市場份額,新化人實打實地用雙手和不屈不撓的性格,改變瞭自己的命運。
窮則思變,以技補農
新化人幹這行,純屬逼不得已。
新化縣山脈縱橫,人均耕地僅 0.5 畝,光靠務農難以存活,隻能 " 以技補農 "。開此先河的,是一對叫易代育、易代興的兄弟。
1960 年,兄弟倆因成分不好,早早輟學,外出跑江湖。他們搞的是機械維修,最開始給人修鋼板。後來,在一次給涪陵人民銀行修機械打印機時,陰差陽錯地修好瞭,賺瞭筆巨款—— 45 元,從此主攻打字機維修,在一次次修打字機的過程中,他們 " 修得好拿錢,修不好就跑 ",慢慢掌握瞭修理技術。
再後來,他們又回鄉收徒,其中有個叫鄒聯經的徒孫,日後將成為新化復印產業的鼻祖。
在當時,他們的身份不合法,常被人冠上 " 走資本主義 " 的罪名。他們不得不偽造公章,假裝外派工人。結果在 1963 年,易代興在涼山被抓,直到 1979 年才放回新化;而鄒聯經,基本每年都要被抓一次," 進收容所,遣返回新化,外出打工 ",如此循環。
轉眼間,中國迎來改革開放,新化政府成立 " 新化縣洋溪打字機維修廠 ",把易代興、鄒聯經一群人叫來,鄒聯經任業務廠長。打字機維修業在新化縣迅速成形,到 1990 年,維修隊伍壯大為 5000 人。
(圖左為鄒聯經)
" 那時,洋溪郵局的匯款單像雪片似地從全國飛來,都是外出從事打字復印行業的人寄回來的錢。洋溪的女孩都以嫁給會修打字機的小夥為榮。" 鄒聯經回憶說。
1986 年 6 月,鄒聯經買瞭一臺佳能 270 復印機開始搞復印,揭開瞭新化復印業的大幕。在鄒聯經的帶動下,新化人有錢一起賺," 親幫親、友傳友、鄰帶鄰 ",把復印店開遍全國,最輝煌的時候,占據瞭全國打印復印 80% 的市場份額!
時至今日,新化人依舊擁有 5 萬多傢文印店,從業人員多達 20 多萬人!在全國各縣市,都能看到新化人的身影。
能走到今天,新化人有自己的兩大秘訣!
經營成本低;肯學肯吃苦
新化人輝煌的打印復印生意,是從鄒聯經開始的,而鄒聯經的生意,則是從一臺二手復印機開始。後來,新化人發現,臺灣、日韓、歐美淘汰的二手復印機極為便宜,便大手筆買進,以集裝箱為基數往國內運,然後拆機組裝翻新漢化再出售。
從國際貿易,到機器出售,設備維修,墨盒、紙張等材料供應,新化人慢慢形成瞭自己的產業鏈。
其結果就是,他們的經營成本極低,以低價做武器阻擊外人的進入。
由於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設備、耗材到紙張等等,幾乎都被他們從內部占有瞭。對於各環節的價格,新化人無不知根知底,而外人則不知深淺。
所以有人說:" 去新化人那裡買設備和耗材,說新化話的一般會比說普通話的有優惠。"
另一方面,很多新化人都是從學徒幹起,一幹就是兩三年。這期間,他們熟練掌握瞭技術和維修,所以當自己獨立開店後,幾乎不需要維修費用。如果連房租也不用交,那麼所需成本可能隻有紙張的費用瞭。
打印一張才 1 毛或兩毛?如果這打印店是開在學校外,那就極可能是新化人開的。
人工成本呢?也沒有。因為在新化人的復印店,大都是傢庭經營或者夫妻店。妻子負責打字設計,丈夫負責維修設備,這幾乎是標配。所以過去在新化,甚至有 " 女的不會打字難嫁人,男的不會維修難娶妻。" 的說法。
經營成本低,是新化人制勝的利器,而他們腳踏實地、肯學肯吃苦的精神,才是他們在市場上多年屹立不倒的支柱。
在過去,沒耕地的新化人,以為苦日子會一眼望不到頭。那時他們沒想到,上帝還會給他們開一扇窗,不僅讓他們避過瞭風吹日曬,更過上瞭體面的生活。不過他們很清楚,這些都來之不易。
所以他們肯拖傢帶口,肯背井離鄉,肯起早貪黑。他們的店鋪很小,但野心很大,甚至敢跟印刷廠搶訂單。為瞭按時完工,有人 " 三天三夜沒合一眼,沒吃一口正經飯 "。
為瞭靠近用戶,他們分佈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周邊,在本來人們難以察覺的隱蔽之處,架上打印復印的招牌,在那兒堅守著幾平米小屋,讓著急打印的職工、大學生,簡直有瞭一種轉角遇到愛的驚喜。
這群鮮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們,有的人甚至隻是小學畢業,但他們毅然投身這個難度頗高的技術行業,絲毫不怵,而鉆研起學問和技術來,比研究生都狠!
比如,隨著時代發展,打印復印店大都升級為瞭業務更廣的圖文店。那些原本隻會打印復印的新化人,又一步步學會瞭制作小至門牌、名片、海報,大至廣告牌、展板等各種技能。別人會的,他們也得第一時間學會。
所以,從修理打字機,修理復印機,再到高端設備的制造,都能看到新化人的身影。幾十年來,辦公設備越來越復雜,技術跳躍瞭好幾回,都沒能甩開這群執著的人。他們像抓住瞭救命稻草一樣,拼瞭命也要在這行業站穩腳跟。
行業危機來瞭?
作為元老的鄒聯經,前幾年就勸人盡快轉行,因為 " 這個行業已經是日落西山瞭 "。
的確,這行業的利潤遠不如當初可觀瞭。它的發展漸漸趨於飽和,來自同鄉的內耗內鬥、無底線的價格戰、無紙化辦公,以及門市租金、耗材等成本的增長。種種因素相加,已經迫使許多新化人退出。
沒有核心技術,在面對真正的時代危機時,他們大多數人都覺得很無力,但也不會坐以待斃。
所以,有的人嘗試品牌化經營,如湘印天下,六九快印;有的人力爭走向產業鏈上遊,從組裝走向研發;還有的人,索性轉行,跳到網絡公司、廣告公司等等。
從 " 復一代 " 到 " 復三代 ",新化人足跡遍佈全國,見過瞭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大概也會常常感慨——天無絕人之路。其實,這些路都是他們自己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