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房產致富的 5 個故事

02-26

轉自:老晉房產觀

導 讀

炒股的都知道一句話,叫華爾街沒有新鮮事。讀老故事,就可以知道新未來。

房地產黃金十年,波浪壯闊,激情澎湃,這其中的故事讀來令人唏噓感慨,拍案叫絕,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下。

出於尊重,本文隱去主人公真實姓名。

故事一 沒錢照樣玩轉房市

主人公:杜先生 起步資金:8 千元

2011 年身傢:北京三環內房產數套,當時估值 500 萬元

心得體會:學會借別人的雞生自己的蛋

杜先生是標準的北漂。剛開始在酒吧、會所彈琴,每天掙百十來元錢,住最便宜的地下室,吃十元錢的盒飯。

有一天酒吧老板王某找上他,說想把一套房子轉給他。房子在勁松橋附近,65 平米,已裝修,70 萬元,不貴,首付 20%,14 萬元。杜先生手裡隻有幾萬元,但他不想放棄,怎麼辦呢?

杜先生提出瞭一個大膽的想法:自己貸款 56 萬元,利息大概 20 萬元,何不把這利息給王某。最終的方案:房價 90 萬元,杜先生每年還三萬,三年之後付清所有餘款,如不能付清,則房子收回。

這樣,王某穩賺不賠,房子還高於市場價,欣然接受。

拿到房子後,杜先生小裝修瞭下,掛到中介去(點評:這其實就是鳳變冰),但價格跟自己買價差不多。王先生索性不賣瞭,通過朋友找到兩個韓國留學生,以 5 萬每年的價格租給瞭他們。

三年後,杜先生放棄購買王某的房子。三年累計盈利 6 萬元,自己僅支出少量裝修費,玩瞭一把空手套白狼。

【點評】由此衍生出樓市快速上漲中的一個空手套玩法:買二手房,付定金,約定 2-3 個月後交易。由於房價快速上漲,兩三個月後價格又漲瞭不少,靜候賣方違約,雙倍返還定金。

故事二 越調越買

主人公:崔先生 起步資金:27 萬元

2011 年身傢:一二線城市商品房 30 多套,估值 7000 多萬,存款若幹

心得體會:吃房產投資飯,先看調控政策臉

2004 年,崔先生在東莞搞化工廠,勞心勞力,才剛有色,環保部門一紙禁令,生意一落千丈。崔賣掉廠子,到北京淘金。

當時央行頒佈 121 號文,對房地產市場進行限制,媒體一個勁喊貴。崔先生沒有人雲亦雲,他仔細閱讀政策原文,發現調控隻是暫時的。當時他隻有 27 萬元,毅然決定在望京購買 60 平米總價 26 萬多元普宅一套。為此,媳婦賭氣離婚回瞭娘傢。

崔咬牙不妥協,住最便宜的地下室,出力氣做苦工,一直堅持瞭半年,幾乎山窮水盡。要不怎麼說人生如戲呢,2005 年初,房價一夜大漲,10000 多一平,崔立刻賣房凈賺 34 萬,半年收益率 131%。

2005 年 3 月,國務院出臺 " 國八條 " 平穩房價,崔不為所動,把老傢的三層樓抵押給銀行,加上手頭的 60 萬,一次性購買瞭 17 套房子,貸款 500 多萬。放手一搏,成敗在此一舉。

2005 年底,北京房價再次上漲。崔賣掉其中 2 套,投資通州 7 套。那時通州房子已經漲到 4000 一平,本地人普遍覺得虛高。

2007 年,北京房價又大漲,二環三環兩萬多元,崔賣掉其中一套,還清瞭所有欠款。到 2011 年,北京房價已經又經歷瞭幾波上漲。崔先生坐擁金山銀山。

點評】崔先生的投資時點並不英明,2010 年賣掉通州也不算明智。怎奈一線房子漲幅讓人瞠目結舌,閉著眼睛買都賺錢,動輒就演繹當幸福來敲門和天上掉餡餅。當前,還能有這樣的好事麼?!

故事三 聊聊學區房的那些事

主人公:周阿姨 起步資金:31 萬元

2011 年身傢:學區房 7 套,存款 500 萬

心得體會:學區房目前是一筆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周阿姨是會計,2003 年接觸學區房的概念,是因為大孫子 4 歲,快上小學瞭。當時,大孫子戶口所在地無好學校,為瞭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周阿姨親自出馬琢磨淘學區房。最初好不容易淘到一個,上門一問賣掉瞭。周阿姨自此認為,學區房很火,決定死磕學區房

周阿姨的首秀是兩套老公學區房。她研究發現,一個名校打算擴建擴招。周仔細研究最可能納入的學區范圍,果斷下手押寶。結果,幸運之神垂顧瞭她,房子漲瞭數倍,周阿姨更來瞭精神,決定專炒學區房。

她沒事就到學校周圍轉悠,一個字一個字研讀招生簡章,仔細比較分析歷年學區房劃分及變更,多和別人交流溝通,掌握第一手信息。前後買瞭 7 套,實實在在的賺到瞭。

點評】學區房投資至少註意以下要點:

1、地點重要,品相不重要,距離學校越近越好;

2、學區范圍是動態變化的,不要買會被劃到區外的房子;

3、學校教學質量此消彼長,註意動態研判,如有黑馬學校,可以買入其學區房;

4、部分地區謹防公辦學校私有化;

5、當心買到山寨學區房。

故事四 玩轉異地投資

主人公:劉 Sir 起步資金:20 萬元

2011 年身傢:1000 萬元

心得體會:異地投資是樹挪死,房挪活

劉 Sir 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說他就是想成為一個富人。他娘說,這個世界是個山坡填土的世界,越是富人,越是有人幫襯著;越是窮人,越沒人搭理。

2006 年,北京的房價已經漲上天,人人都喊高,媒體天天喊調,就跟現在一樣。劉 Sir 不為所動,應是把血汗錢交瞭首付,買瞭 70 平的兩房。同事都覺得他不正常,想房子想瘋瞭,再堅持堅持,房價肯定跌。結果,2007 年,劉 Sir 的兩居室一出手,賺瞭人生的第一桶金 -40 萬。

2007 年年末,北京房價蹭蹭蹭上漲,所有人都不相信房價會跌。劉 Sir 辭去瞭月入三五萬的房產中介經理一職,到威海淘金。當時,威海海景房價格陷入低迷,劉選瞭遠離鬧市區的海景房,買瞭三套。沒過一年,價格上漲一倍。

2008 年底,劉轉戰西安。他跟出租車司機聊天,瞭解到西安人的秉性安逸。又比較瞭西安房價,當時還不如一些三四線城市,據此判斷空間還是蠻大的,投瞭幾套。

劉的投資理念越來越偏向西部,理由有:

1、大中城市的房產市場已經飽和,甚至泡沫化,而廣大的中西部城市,價差很大,空間很多;

2、投資客廣泛爆炒且上漲幅度較大的區域他不去炒,比如半年上漲 100%;

3、註意國傢和投資地區的房產政策,置業地區的定位,開發的近期和遠期目標;

4、務必現場考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5、註意評估手中資金,有多少錢辦多少事;

6、註意買入時機,普遍不看好的時候或許是最好的機會。

點評窮人眼裡,缺衣少食,富人眼裡,遍地黃金。這是思維和能力決定的。房產投資其實任何時間都可以玩,廣大的中西部,三四線一樣可以賺錢,一樣可以一年翻番,就看你會不會選,有沒有那份實力。

房蟲大愛二手房

主人公:林先生 起步資金:1.88 萬元

2011 年身傢:控制房源 140 多套,存款若幹

心得體會:二手房大熱是市場發展的必然

林先生看起來很普通,一點不像闊客,說話稍有點口吃。不過他說感謝上帝,讓他可以少說多做,專心看透世間事物。

1995 年,林單位分房,交瞭 1.88 萬,領瞭一套 60 平房子,1999 年以 10 萬的價格賣掉,翻瞭 6 倍。林先生對比瞭一下可憐的工資,感覺搞房子太有奔頭瞭。遂買瞭市中心一個小房子,出租。

2003 年,林先生這套小房子賣瞭 23 萬元,又漲瞭 1 倍多。林先生辭掉工作,專心炒房。林先生騎著自行車在城裡溜達,看到合適的就下手。一般他會那以前的房子抵押貸款,用貸到的錢買房,然後出租出去,以租養房。

林先生堅定地投資二手房。

1、他認為新房價格都偏高,被開發商抬瞭起來;

2、二手房保險,房產證可迅速辦理,變現快,流轉快;

3、二手房容易看出質量問題;

4、二手房可立刻出租,有租金收入,緩解月供壓力。

2008 年,林先生開瞭一傢房產中介。他這樣考慮:

1、優質房源會主動送上門來,不用自己費力去找。好房源自己拿下,一般的賣給客戶;

2、還有中介費可以賺;

3、跟各個賣傢買傢談,掌握更多的市場信息。

這世界真奇妙。有一天一個賣傢來掛房子,他一看是他最初 1.88 萬買的那個,掛價 70 萬,漲瞭 36 倍。林先生最終因為情節把他拿下瞭。

點評】林先生的故事頗有點意思:

1、前兩次正確的操作,堅定瞭信心,進入正向循環。這很關鍵,很多小白第一次操作失誤,便對樓市失去信心,自此錯失致富良機;

2、林先生毅然辭職,這頗有魄力,為之點贊;

3、林先生第一套房子買瞭之後還漲瞭 6 倍,但我們不必為此可惜,因為他的那套房子分裂成瞭 N 套,這 N 套的絕對收入遠超一直拿在手裡。

*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樓市參考立場,僅供讀者參考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