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那些免費經濟學,你知道多少?

02-27

作者 | 小白

來源 | 小白讀財經

耕叔導讀

免費,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付費罷瞭。

正文

你為瞭在視頻 APP 中看搶版免費電影,就要忍受令人發指的清晰度和音效;你為瞭搭乘超市的免費班車上班,就要花更多的時間跟著大媽們等車搶座 ...... 記得小白媽媽有一次強行拉著小白去超市領油和米。來去車費和吃飯就不算瞭,去瞭超市還要逛,來去加起來基本一整天就沒瞭。

所以作為一名財經作者,小白覺得有必要從經濟學角度說服媽媽並告知各位讀者:免費的東西其實是最貴的!

免費沒好貨是真的嗎?

首先要記住: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你能享受到的免費東西,都隱藏著看不到的價格。從表面上看,商品的成本硬生生地擺在那裡,如果商傢要送贈品的話,就必將犧牲一部分利潤。顯然,隻有將贈品的成本壓縮到極致,才能保證利潤最大化。

《世說新語》中有個典故叫道旁苦李,意思是明明李子已經垂在路邊,但是依然沒人摘?為什麼,因為 " 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我們在商傢促銷中經常可以看到,什麼滿 XX 送 XX,加 1 元送 XX,預約送 XX,掃碼送 XX 等等。尤其是掃碼送,小白在大學時有著切身經歷:當時小白正想買副耳機,又正好遇到瞭掃碼註冊送耳機活動。還有這等好事?於是立馬就上。得瞭耳機後,隨之而來的則是無盡的騷擾電話和短信,最主要的是耳機音質極差,而且線還短。

在市場經濟中,付費是常態,免費才是不正常的,哪怕是地鐵公交這種靠財政補貼吃飯的公共物品,依然需要收車票。那些供你免費使用的 APP,往往充斥著許多廣告,而這些 " 免費用戶 " 為 APP 帶來瞭流量,廣告商則借勢推廣產品,羊毛最終出在羊身上。

當然,也有小夥伴會說:有些免費送的東西確實挺不錯啊。哈!那隻是因為你已經為此付過費啦,並不是你的運氣好。淘寶上賣襪子的,買 3 雙送 2 雙比比皆是。以前,大傢可能簡單地以為這是清理庫存,然而事實並不是:

比如小白挑瞭 3 雙襪子,總價 36 元,然後店傢又送瞭 2 雙。這樣平攤一下,平均每雙 7 塊多錢。不用腦子都知道,襪子的成本肯定是低於 7 塊的,不然人傢不會賣。假設襪子成本是 5 塊,看上去好像 5 雙隻賺 10 塊,但數量上去瞭的話,利潤會遠大於單價 12 塊的訂單,因為人們基本都會選擇後者,薄利多銷的原理就不再做過多解釋瞭。所以,你並沒有得到什麼所謂的贈品,隻是正常購買(你已經為贈品付費瞭),不但為商傢沖瞭銷量,去瞭庫存,還幫它實現瞭利潤最大化。

時間是最大的機會成本

讀小白的文章需要花費 5 分鐘,這 5 分鐘內,你需要放棄新聞資訊的推送和微信好友的消息,而小白需要做的,則是最大限度地 " 降低 " 你的機會成本。但成本本身不會下降,唯一的辦法就隻有提高效用瞭——生產優質好文,讓你覺得讀文章的效用遠大於新聞和信息的效用。所以,當你感覺你的時間開始值錢瞭,你會發現免費或者省錢的東西非常貴,因為你的時間成本越來越高。

這裡小白引入瞭一個經濟學概念,叫 " 機會成本 "。所謂的機會成本就是指為瞭得到某種東西而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而在投資領域,金錢的時間成本即是機會成本,而且有時它還不僅僅體現在收益上。比如有一隻股票你虧損瞭,就一直放著不賣。你損失的不僅是差價虧損,還有這些本金投資其他股票的潛在收益(當然如果你非常看好這隻股票,則另當別論)。這是從收益角度上講,那如果是其他的呢?你可能失去瞭這段時間的操作機會,探索市場的機會或者學習的機會。

高速公路免費的 " 悲劇 "

經濟學中的公共物品理論中提到: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費的競爭性和排他性。簡單說就是,你一個人使用不影響其他人使用的物品。但是,有些東西看上去好像確實是 " 公共物品 ",卻不一定具備公共物品的特性。舉個高速公路的例子。

高速公路是政府修建的,人人都可以用,但用的人多瞭,那就會堵車;地鐵公交也是政府的,但坐的人多瞭,舒適感蕩然無存 ...這些物品會隨著使用人數增加到某個程度時,每增加一個人的使用就會影響其他人的使用,所以它們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私人物品。

這種現象用經濟學來解釋叫做:公地悲劇。它說的是由於牧場是公用的,每個牧民都想盡量多養牛來增加自己的收益,盡管他們明知增加牛的數目會使牧草越來越稀,不過沒關系,大傢都是這樣,我多養一隻牛增加瞭 100 塊的收益,或許由於牧草稀少帶來的損失平攤後隻有 1 塊錢。基於這樣的權衡,所有的牧民依然會盡可能多地放牛。但牧場的資源畢竟有限,最終所有牧民的牛都因為沒有草而餓死。

那麼哪些才是真正的公共物品呢?比如音樂、陽光、知識等,它們使用的人數越多,不但不會影響其他人,甚至還會帶來更好的效用。

高速公路在節假日免費後,反而車輛還更多,因為大傢都想走,反正免費,不走白不走。那麼這時候高速公路所帶來的快捷早就不存在瞭,甚至帶來無盡的堵車煩惱。大傢由於堵車損失瞭與傢人團聚的時間,救護車因為堵車可能會失去絕佳的搶救時間 ... 這些都是無形的損失。

既然大傢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 " 公地悲劇 ",那就多修路、搖號唄。然而,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些方法即便實現瞭,也仍然解決不瞭根本問題,因為大傢的出行需求並沒有減少。那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還真有。

物競天擇,價高者生存

股市中的有條成交規則叫價格優先,即在相同時間買入時,價格高者優先成交。同樣,如果在資源稀缺時,或者是非公共物品的話,同樣是價高者得。

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商品按需來分配,這樣就產生瞭免費大鍋飯的思想,然而這樣卻給政府帶來瞭很多麻煩,因為政府很難判斷誰才是市場真正的需求,直到市場化改革後,按價分配替代瞭原來的按需分配。原因很簡單,按價分配很容易分出剛性需求和彈性需求。

按照需求價格曲線,需求會隨著價格呈非線性變化,因此,如果高速公路的過路費足夠高,高得讓人們覺得還不如坐飛機,這時汽車出行的部分彈性需求就沒有瞭。有人說,小白你胡說:像春節的時候,無論高速、機票怎麼漲價,都有很多人會回去,這是剛需!不受價格影響!

但你仔細研究下曲線就會發現:價格的任何細微變動都會引起需求變化,不存在垂直的需求曲線。所以,這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剛需!哪怕過路費提高 1 塊錢,也會減少一部分車輛,因此價格並不是在區分貧富,而是在篩選需求。

到底是免費的貴,還是付費的貴?

還是以上面的高速公路為例。假設過年小白回老傢,有兩條高速可走:A 和 B。A 是免費的,帶來的效用(你也可以理解為舒適度)是 100,B 是收費的,帶來的效用是 500。這時 B 高速堵車瞭,好瞭:

如果 B 高速的收費為 400 元,那麼走 B 高速帶來的收益是 500-400,與 A 一樣,有些人會選擇走 A 高速,有些人會繼續等待通行;

如果 B 高速的收費為 450 元,那麼走 B 高速帶來的收益是 500-450,比 A 少 50,這時人們會紛紛會找最近匝道下高速,換 A 高速;

如果 B 高速的收費為 300 元,那麼走 B 高速帶來的收益是 500-300,依然比 A 高,於是人們寧願熄火等待,也不願下高速。

再如,我們以第二種情況為例。假設 C 國道可以連接 A、B 兩條高速,如果 B 高速堵車,車輛會紛紛轉道 C 國道前往 A 高速。那麼問題來瞭,C 國道上的車又多瞭,又開始堵瞭。

走 C 國道由於堵車額外產生的油費高於 50 的話,相信沒有司機會去的。如果是低於 50,假設是 20,那麼依然會有源源不斷的車輛進入 C 國道,直到把它堵到水泄不通,直到將堵車油費提高到 50。

所以,隻要兩邊的成本存在差異,車輛就會移動,直到兩條高速的行駛成本趨同。這就是經濟學當中成本效用理論的原理。

因此,A 高速看上去好像是免費的,挺劃算。但是當你的遷移成本大於你的收益時,免費的東西就開始變 " 貴 " 瞭。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免費套路

提高轉移成本。以前咱們看視頻的時候,前面通常隻有十幾二十秒的廣告,看在免費的份上咱也忍瞭。可是到後來,廣告動不動就幾分鐘以上不說,連看劇都要插播廣告。

之前商傢之所以免費且廣告少,就是讓你養成使用 APP 的習慣,提高用戶黏性。等你的收藏、關註、粉絲都在這裡後,對不起,我要進廣告瞭。這邊已經將你的遷移成本抬得老高,這邊還在不停地壓縮你的體驗度,逼著你付費。

交叉補貼。為什麼很多餐廳酒吧會在等待區、調料區放置免費的椒鹽黃豆、花生等這樣的幹東西。因為當我們吃瞭花生後,就會渴,自然就會增加餐廳飲料酒水的銷量。而餐廳的飲料和酒水往往都比外面貴不少。商傢正是用飲料的利潤來補償這些免費品的損失。

直接免費。" 先生,這臺熱水器真的是免費送給您用的,免費安裝,不收您一分錢!" 想必這種話大傢都習以為常瞭,如果你拿回去用的話,會發現:這熱水器隻能用他們的 " 特種水 ",而這種水肯定非常貴。還是那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

" 分段收費 "。這在騰訊遊戲中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像王者榮耀,英雄免費,而皮膚和道具收費;穿越火線中,普通 M4A1 免費送,但彈夾更多的、後座力更小的就要花錢瞭。這招在遊戲中會更加常見。

其實小白寫瞭這麼多,並不是為瞭讓大傢隻選貴的不選對的,如果我們生活中確實遇到瞭物美價廉的東西,幹嘛不買呢?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明白幾個道理:

1、免費其實並不 " 免費 ",暫時省下來的錢,之後都要用時間、自由等去交換的,很可能失去的會更多。

2、生活不容將就。免費的生活註定沒意義,這不僅會讓你逐步放任自己,失去對生活的熱情,還會失去你的生活品味。

我們做不到經濟學中的絕對理性,那就做相對理性吧!將格局放長遠,才會得到不一樣的東西。

— END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