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近 2 萬元一張 航企算坐地起價嗎?

02-24

21 日,隨著春運返程高峰大幕開啟,旅遊熱門目的地三亞卻遭遇瞭“海陸空”回傢難的尷尬。

由於“霧鎖”瓊州海峽,上萬輛過海車輛積壓導致交通擁堵,而被返程一族寄予厚望的航班機票卻一票難求,不僅價格飆升至萬元以上,就連中轉票也分分鐘搶購一空。作為民航價格進一步放開後的第一個旅遊黃金周,春運返程高峰卻意外上演瞭一出“人在囧途”。

三亞飛北京萬元頭等艙也難求,面對不得不回的歸程,機票價格“節節攀高”的背後,難道是航空公司不約而同地“坐地起價”?一些旅客發出瞭如是猜想。

“天價”返程票上演人在囧途

海南離島機票從大年初二起不斷上漲,21 日達到最高點,由三亞飛至廣州、北京、哈爾濱等多地的機票價格均破萬,有些甚至接近 2 萬,票價漲幅超過 400%,但仍一票難求。2 月 22 日三亞飛往北京、上海、武漢、重慶等城市的航班均已售罄。

以 2 月 23 日三亞飛北京為例,僅有的兩個航線均為中轉航班,均需要在烏魯木齊轉機。其中一班價格高達 13658 元,《北京日報》記者發稿時票僅存三張。

今年三亞“天價機票”事件有個重要背景是,海南連現大霧,瓊州海峽能見度有時沒達到通航條件,海口幾大港口多次短暫停航,至少影響數萬輛汽車出島。雖然,目前海口輪渡恢復正常,正在加緊運輸滯留車輛,但是機票仍舊供應緊張。

據央視財經記者瞭解,三亞至廣州 27 日、28 日有少量公務或頭等艙,經濟艙最早需要到 3 月 2 日。

《北京日報》記者發現,過萬元的票價與所剩無餘的機票幾乎成為各大航空公司官網的“標配”。

據國航官網昨日信息顯示,

2 月 22 日 -25 日,各艙位均無剩餘機票,2 月 26 日 -28 日,有少量頭等艙餘票,價格在 1 萬元到 1.4 萬元之間。

無獨有偶,東航官網也顯示,

2 月 22 日 -25 日,除瞭 24 日有部分中轉航班有餘票,頭等艙和直航經濟艙均無票,且價格均超過瞭 1 萬元。

某購票平臺截圖

海南的機票價格,到底上漲瞭多少?

“從海南返程高峰期的實際機票價格的確要高,海南至北京航線的平均價格早在元旦期間就遠遠超過全價經濟艙的價格。”昨日,去哪兒網向《北京日報》記者提供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從海南返回的機票價格更貴瞭。

以北京為例,從三亞返回北京的全價經濟艙價格為 2530 元、加上機場建設費的總共支付價格為 2580 元;從海口返回北京的全價經濟艙價格為 2390 元、加上機場建設費的總共支付價格為 2440 元。不過,若購買初五、初六、初七返程高峰期的實際機票價格就不止這些瞭。

據介紹,從整個海南出港情況來看,出港價格最低的是大年初一,無論是從三亞還是從海口出港,價格均不到千元。此後機票價格就一路走高。其中,初六(2 月 21 日)這一天出港平均機票價格最高:從三亞出港的平均價格達到 2700.18 元,從海口出港的平均價格則達到 1944.59 元。

再加上初五開始海南島受天氣影響,氣象條件不利於飛機起降,人們對返程的需求急劇增加,成為機票價格過萬元的原因之一。據統計,與去年相比,從海口、三亞出港高峰期的機票平均價格分別增長瞭 16% 和 14.9%,而且從海南出港航線“一票難求”,這種情況將持續到本周末。

境外中轉,機票價格低一半

那麼,春運返程高峰如何化解“人在囧途”的尷尬?去哪兒網機票數據顯示,與其花上萬元買票回京,不如從境外中轉。例如在去哪兒平臺上搜索,2 月 23 日從海口出發至北京僅剩少量中轉航線的機票,機票價格最低也要 8640 元,而從境外中轉價格要低一半。

像這樣的“境外中轉”的目的地,可以選擇金邊、暹粒、普吉島、芭提雅等飛行時間在 3 小時以內的境外目的地,從海口或三亞出發機票含稅價格都不貴。

2 月 23 日,從新加坡樟宜機場直飛北京首都機場的票價含稅最高 5986 元,而從印尼巴厘島飛往北京,直飛票價含稅最高 8847 元,最低 4831 元。

對此,不少網友感慨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三亞飛回北京,基本可以飛全世界瞭!下次還是去東南亞島國窮遊吧!”

△海口美蘭機場

航企算不算“坐地起價” ?

面對不得不回的歸程,機票價格“節節攀高”的背後,難道是航空公司不約而同地“坐地起價”?一些旅客發出瞭如是猜想。

對此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這是“趁節打劫”,另一種認為這是正常的市場調節行為。

有觀點認為:在經濟學常識中,正常市場條件下,價格由供需關系決定。去三亞機票上漲幅度過大,旅客可選擇其他交通工具或改變行程,這還會刺激市場主體增加運力供給,價格最終回落。反之亦然,這本是最合理的調節機制。果真如此,就算三亞返哈爾濱機票漲到 3 萬,也不應實施行政幹預。

而也有專傢表示,

各航空公司利用規定“積極漲價”,把機票價格漲到頂格,是否存在意識聯絡及協同行為,涉嫌壟斷,民航局應履行監管職責,進行查處。

而《新京報》專傢觀點指出,這種壟斷的擔心,也未必是杞人憂天:

這裡的壟斷,未必是航空公司間的“價格合謀”,還可能是有條件增加供給卻不增反減的“默契”。無論是著眼於春運熱點航線的科學調控,還是民航常態化監管,都有必須結合現實運力因素等,防范本可避免的價格畸形。

據瞭解,今年三亞“天價機票”事件有個重要背景是,海南連現大霧,瓊州海峽能見度有時沒達到通航條件,海口幾大港口多次短暫停航,至少影響數萬輛汽車出島。

也就是說,今年的機票並非正常的市場狀況下的價格,而是某種特定條件下的“壟斷定價” —— 在汽車等可選擇出行方式減少的情況下,飛機成為市場壟斷勢力,這極易造成隱性價格壟斷。

對航空公司來說,根據供需、淡旺季等因素浮動定價沒問題,但要切忌“趁霧打劫”。若利用信息不對稱趁機收割,那跟之前的海鮮大排檔天價宰客無異。這就需要企業方面加強自律,強化服務,必要時申請新增加班航班、緊急抽調運力,而有關部門也應發揮政府功能,啟動應急處理機制,加強價格管制,引導遊客分流,做好運力調控、優化等。

這到底算不算“趁節打劫”?

各位看官,咱們評論裡見!

來源:央視財經、央視新聞、京日報(范曉 潘福達)、新京報

本文編輯:張爽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