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打架的地方容易出商人?

10-28

中國人對武俠的崇拜聞名於世,不僅武俠小說暢銷海內外,武俠背景的功夫電影也是迄今為止傳播最廣的華語電影。

有人就認為武俠人物就是中國文化中的英雄,就像漫威中的盾牌男、蜘蛛精之於美利堅,其實不然。在中國,何人可稱英雄 ? 百世兵傢之師的孫武、溫酒斬華雄的關羽、金忠報國的嶽飛、驃騎沙漠的霍去病等,這類人都有共同的特點:帶著編制,吃著皇糧,守著法規,為統治者出力。

這些特質和武林大俠顯然不是一個路子,那武俠大體是哪類人 ? 是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梁山漢子,是占山為王隻說一個字的座山雕,還有那在上海灘叱吒一時的杜月笙,這些人的特點就是:生在江湖,長在江湖,靠雙手打出一個自己的小王國。他們是梟雄。

但英雄與梟雄也並非界限分明。梟雄湊齊人馬,搶下地盤,創建正式規則,即是王侯,可自稱英雄。得瞭正統,便可收租派稅,誰還打傢劫舍 ? 你看大流氓劉邦、大獨裁朱元璋等。

閩粵地區為何愛打架

今天風馬牛講的故事就是要告訴你,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械鬥比小說、電影中的場景殘酷多瞭。歷史上,要論大規模、頻繁的械鬥就要數清代閩粵地區的鄉族械鬥瞭。說來也奇怪,在明清以前,若以科舉制來衡量文化水平,廣東福建一直都是佼佼者,二省的治安也一直不錯,宋代的朱熹就說泉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

翻開閩粵的地方志,諸如《海濱鄒魯》、《士讀詩書,傢藏法律》之類的評價,不勝枚舉。可偏偏就是這文化最發達的區域,卻成瞭械鬥最為激烈的地區。若就參加械鬥的族姓來說,當官最多的傢族卷入械鬥最深。再以械鬥的策劃者來說,他們大都是各族的生員,也就是那群最有文化知識的人,卻熱衷於鄉族械鬥。

文明和野蠻在這塊土地上呈現出瞭最不協調的統一,這大概就是馮叔所說的野蠻生長吧。

陳微言的《南越遊記》寫道:「閔之濱海漳泉數郡人,性皆重財輕生,剽悍好鬥。潮地接壤,年久亦染其習。凡劍、棒、弓、刀、藤牌、火銃諸器,傢各有之。少有不合意,糾眾相角,戾夫一呼,從者如蟻。將鬥,列兵傢祠,所姓宗長率族屬男婦群詣祖堂,椎牛告奠,大呼而出。兩陣既對,矢石雨下,已而歡呼如雷,勝者為榮。」

簡言之,閔粵之地的人愛打架,甚至是要錢不要命。

每一場械鬥,死傷都很多,而且,勝者一般都會乘勝追擊,擄掠對方財產。窮人常因為械鬥而傢破人亡,富人則成為瞭被勒索的對象。被打死人命的傢庭往往不控告真兇,而是誣陷對方傢族的富人,借以敲詐財產。若遂其願,破費會很大,而且下次還可能成為敲詐的對象 ; 若不遂其願,也會被貪官污吏剝一層皮。

總之,參加械鬥的雙方,不論富人還是窮人都會遭受慘重的損失。若說有例外的話,那就是一些遊離於社會之外的渣滓——遊民,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小混混或者說古惑仔。2010 年在西安,很多市民為瞭表達愛國的情緒曾一起上街呼喊,這其中就混入瞭少數以愛國之名行打砸搶之實的小混混,最終,苦瞭幾個小本經營的中國人。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個原本富饒又充滿文化氣息的區域,成瞭古惑仔電影裡的銅鑼灣呢 ? 首先,就是宗族勢力的日益強大。以廣東而言,以祠堂族長的族權為特征的宗法勢力,明代有瞭很大的發展,明末已成為左右地方的重要力量。

宗族以血緣關系作為紐帶,在維護小集團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長久地保持族內團結而不致於渙散。宗族日益強大,族產也隨之增多,族紳們為瞭加強對族產的控制,往往挑起宗族之間的紛爭,以轉移註意力,這樣的手段放之四海、貫通古今都屢見不鮮,戰爭就是典型。

宗族的逐漸發展中,也就出現瞭強弱之分,強宗欺弱鄰,弱鄰不服要反抗,力量不夠找外援。平衡一旦打破,鬥爭在所難免,最後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就好像今天的企業之爭,百事和可口可樂打得不可開交,打著打著這兩傢都挺好,其他的可樂卻消失瞭。

其次,挑動械鬥是紳權擴大的方式,也是揮霍族產,從中漁利的途徑。這個就很好理解,有點權力瞭,不大興土木、不大動幹戈,怎麼把權力變現 ?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畢竟我們這個國度,在最重要的春節,一見面都是祝福「恭喜發財」,其他都可再議。這也像極瞭我們很多的小企業,剛做出點成績就急著賣股份折現,怎麼能有百年老店呢 ?

其三,人口壓力增大,土地財產占有的不合理,導致矛盾激化,是最終釀成械鬥的原因。大傢所熟悉的明末清初的戰亂,雖然廣為人知的大英雄、大梟雄幾乎都在北方,但這場戰亂一度使廣東人口減少許多,直至經過康熙至乾隆的經濟復蘇和發展,人口才升起來,特別是乾隆十八年後,廣東人口直線上升到咸豐元年的兩千八百多萬。

人口迅速增長,迫使土地開發加速進行,越界侵權的事時有發生。地域間的矛盾沖突增多,搶草起釁、爭水渡、爭墟市、爭沙田等屢見諸於公私文書。資源分配不均,一方要改變不合理現狀,一方則要堅持,便致使械鬥,人口隻是表象,到底還是階級鬥爭,不患寡而患不均。

愛打架的地方出商人

當然瞭,對於閩粵地區,愛打架也不是一個壞事,因為正是這樣一個充滿鬥爭和殺戮的歷史文化,使這裡的人養成瞭堅毅、頑強的性格,也培養出瞭很多知名商人。商場如戰場,可不是瞎說的。拿當今的商界人物來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潮汕商人。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等等赫赫有名的大亨,都是潮汕人。有一個潮汕朋友總結過,潮汕人有四個特點:

「寧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

較重義氣,團結 ;

民風強悍 ;

潮汕女人肯吃苦,給以男人莫大的支持。

還有有不少人把潮汕商人稱之為「野蠻人」,「萬寶之爭」中被稱為「野蠻人」的寶能系老板姚振華就是潮汕人。

數據來源:騰訊財經

如今,大規模械鬥早已淡出瞭我們的生活,刺刀見紅、拳拳到肉的場景除瞭影視作品和國外恐怖襲擊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在商場的近身肉搏卻日益白熱化,電商之爭,手機之爭,品牌之爭 ...... 當然還是那句話,老大老二競爭,先死的還是老三及後來者。

我們常說,郡縣治而天下安,基層工作的好壞,關系國傢的興衰。當底層老百姓生存和公平的問題隻能依靠武力去解決,一個朝代也基本走向瞭盡頭。同理,當正式的規則不再公平有效的運行,人們也就將希望越來越多地寄托於遊離體制之外的江湖,寄托於劍走偏鋒的俠客。

武俠文化流行與社會江湖化之間具有高度相關性,清朝比明朝流行,民國比清朝流行。所以,體制不行之時, 江湖崛起之日,也是械鬥風行之端,江湖日益浩大,武俠故事就繁榮昌盛,民間群毆也就屢見不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瞭為什麼我們現在愛看警察或軍人拯救世界,比如《戰狼》,而不是黑社會火拼。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