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份同比多增 2.9 萬億的天量貸款,促使廣義貨幣 M2 增速由 8.2% 的低位反彈到 8.6%,然而大把撒錢的背後,小白觀察發現銀行們 " 餘額 " 已明顯不足!
廣義貨幣 M2 基本可以理解為金融體系的信用總和,包括現金以及居民、機構存款總和,所以也被視為市場上的總錢數。
M2 包含基礎貨幣和在基礎貨幣上衍生出來的信用兩部分,按照公式:
M2=基礎貨幣(B) × 貨幣乘數(m)
1、基礎貨幣主要與央行行為為關,當央行購買國債、購買外匯的時候基礎貨幣往往會增加,下面是 2017 年 1 月-2018 年 1 月基礎貨幣投放情況表,我們可以發現一年來基礎貨幣整體變化不大,個別月份甚至還在降低。
2、貨幣乘數與商業銀行的行業有關,簡單地說就是央行將基礎貨幣成倍地派生為存款,派生的倍數即為貨幣乘數。
那麼商業銀行是怎麼派生貨幣的呢?
舉個例子:老張在銀行 1 存款 100 億,銀行 A 將 18 億存入央行準備金賬戶,這就是存款準備金(16 億是法定存款準備金 +2 億超額存款準備金,18%),剩餘的 82 億發放貸款,假定貸款給 A,A 拿到瞭 82 億總不能都取現瞭吧?再說法律也是不允許的,A 的 82 億會存在銀行 2 的賬戶裡,這裡銀行 2 又將出 14.76 億存入央行準備金賬戶,剩下的 67.24 億再拿去貸款。
過程中你會發現原來僅有的 100 億,最後體現在銀行 1、銀行 2…… 裡面的存款或現金遠不止這麼多,最終 100 億形成的所有存款除以 100 億就是貨幣乘數。
相關閱讀:《揭秘:央行是如何印錢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可查看)
小白計算數據發現(M2 除以貨幣乘數),2018 年 1 月份貨幣乘數已經達到 5.59,創出歷史最高位,直接促使 M2 在基礎貨幣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增長瞭 8.6%,今年 1 月份 M2 是 172.08 萬億。
這是過去 10 年貨幣乘數圖表,2017 年 2 月是 5.2 左右,但到瞭今年 1 月份已經升到瞭 5.59。
但是就現實情況來說,目前 5.59 的貨幣乘數可以說已經到瞭極限值,未來到瞭不得不降的地步,商業銀行們餘額不足,結果就是 M2 增速下滑。
為什麼說貨幣乘數已經到瞭極限值?
一、被動因素:上面老張的例子中,貨幣乘數可以這樣算:
貨幣乘數=存款 100 億 ÷ 存款準備金率 18%(法定 + 超額)
如果存款準備金率下降瞭,那麼貨幣乘數必然會上升。很簡單,銀行存入央行的錢少瞭,用來貸款的錢肯定更多,最後派生的錢更多,貨幣乘數增大。
1 月份貨幣乘數達到 5.59 的極限值原因在於央行兩次定向降準,1 月 25 日央行對部分銀行降準 0.5% 或 1.5%;同時為瞭應付春節期間的流動性壓力,央行又在 1 月中旬對部分銀行進行臨時定向降準,期限為 30 天。降準就是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率下降,貨幣乘數增大。
現在問題來瞭,隨著臨時定向降準的 30 天期限將要過去,存款準備金率肯定會反彈,導致貨幣乘數降低。
二、主動因素:
主動因素體現商業銀行的行為,回到上面的例子,銀行 1 收到老張的 100 億存款,銀行 1 在滿足最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16%)的情況下,可以存入 16 億、17 億、18 億或者更多在央行準備金賬戶,至於存入多少準備金,由商業銀行自己的行為決定,如果存入過多,準備金率又上升,貨幣乘數降低。
那麼主要有什麼因素影響商業銀行行為呢?
主要是銀行貸款、銀行購債、銀行股權投資。銀行購債和銀行股權投資可以理解為特殊貸款,最終都能擴大貨幣乘數,增大 M2。根據央行四季度報告:銀行股權投資主要包括銀行購買和持有的資管計劃、理財產品;債券投資主要包括銀行購買地方債和企業債。
實際過程中銀行的股權投資和債券投資往往加杠桿套利、拉長鏈條、資金空轉,去年 11 月發佈的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已經明確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未來銀行的股權投資和債券投資增速肯定很難上升,意味著貨幣乘數很難再擴大。央行數據也顯示:2017 年銀行股權投資和其他投資拉動 M2 增速下滑約 0.4%。
所以在貨幣乘數接近極限值的情況下,未來 M2 增速不樂觀,M2 與樓市密切相關,過去常說房價上漲源於貨幣超發,而貨幣超發其實就是 M2 超發,通過歷史數據發現房價漲得最兇的時候往往是 M2/GDP 上升得最快的時候,所以未來貨幣乘數下降由此影響的 M2 增速,也會影響房價。
不過大傢也不必過於擔心,以樓市對經濟的重要性,2018 年的樓市政策必然是有保有壓,即使貨幣乘數可能降低,但央行完全可以通過增加基礎貨幣的方式避免 M2 下降,總之,2018 年的樓市亦不宜太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