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歲從 0 攢到 100 萬 我這樣實現財富積累

11-03

美妞們,上午好。

小她社區最近有個話題討論熱烈:你傢的首個 100 萬是怎麼實現的?很多財蜜都留言分享瞭她們的故事。

今天和大傢分享財蜜 @Miss6 的日記本的攢錢攻略,靠這些經驗,她的小傢成功攢下瞭 100 萬。

27 歲攢到 100 萬,我這樣實現 by 她理財財蜜 @Miss6 的日記本

畢業兩年半,在我 27 歲這年,小傢庭攢到瞭第一個 100 萬(不含房產,主要房產用於自住,漲價暫時也不會賣),這是在學生時代覺得似乎有些遙遠的金額,就這樣實現瞭,感覺就像遊戲裡打怪升級,第一個小怪終於搞定的 feel~

100 萬不算多,但也確實不算小錢,作為涉足投資理財領域的本金,復利的力量開始擁有一些想象力。

畢業兩年半,手裡能有這麼多的流動資產(有 20% 左右是來自於結婚的彩禮和父母的無私給予),也算是一個小小的裡程碑,回顧這兩年半的攢錢史,零零總總,也有一些收獲,與大傢一起分享:

一、選對職業方向很重要

工資是我們傢目前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我:碩士畢業於上海某 985 高校,第一份工作是某互聯網公司。

老公:碩士畢業於上海某 985 高校,第一份工作是某互聯網公司。

研究生的期間,我嗅到瞭移動互聯網爆發的氣味,從那時起,我開始慢慢明確自己的方向:去互聯網公司,期間我的實習也大多和互聯網有關。

長時間的互聯網知識積累,以及相關的互聯網實習經驗,畢業季的找工作,我明顯有很大的優勢。好方向 + 好平臺,幫助我們的小傢庭積累瞭相對多的財富。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資都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剛畢業的前幾年,一定要找個好行業好平臺,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不斷的讓工資——主動收入越來越多。

剛開始時,不建議因為太看重錢而去做一些對自己能力提升沒有太大幫助的兼職,最該關心的應該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當自己積累得足夠多,在職場上自然就有瞭更多的話語權,升值加薪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盡量早的開始樹立攢錢觀念

我很多同學和同事,因為覺得剛畢業工資不高,租房等開銷又大,並沒有刻意去攢錢,發瞭工資,大多先去還信用卡。

我們傢是我負責管錢,因為從事和錢有關的互聯網行業,對理財多一些瞭解。

我每個月發工資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強制儲蓄。

此外,節流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平時一般習慣用記賬軟件記錄自己的花銷流水,定期回顧下自己開銷是否合理,然後進行更加合理的規劃。

生活消費中,最愛使用的是 "xx 值得買 ",裡面匯集瞭全網的各種優惠活動,想買什麼東西之前,去上面搜一搜,總能發現一些特價。比如我經常買到 78 快錢活蹦亂跳的大龍蝦,不到 2 快錢一抽的紙巾,日積月累,能省下不少錢,最重要的是不影響生活品質。

我和我老公沒有 " 炫耀性 " 消費的需求,穿公司發的各種文化衫,自己買優衣庫,即使在上海,也無法擺脫北京西二旗同僚們把月薪 5 萬過程月薪 5 千的的革命精神。不因為別人的眼光而放棄自己的選擇,總之,買自己喜歡的就好。

當然目前結餘率比較高也是因為還沒有碎鈔機(孩子)

三、培養良好的理財意識,從低風險向高風險,從固定收益向浮動收益進軍

剛開始的時候,我把積蓄都存在瞭餘額寶裡,慢慢的錢越來越多,一天收益有十多塊,收益越多,我心裡卻越惶恐。因為我知道,餘額寶不到 4% 的收益率,完全不足以抵抗通脹,所以我慢慢的開始去研究其他的理財渠道。

首先是從自己公司下手,因為在互聯網金融公司工作,對公司產品的底層資產/運作模式會相對比較清楚,瞭解風險後,我開始慢慢的將資金轉入我們公司的理財產品試水,後來聽朋友介紹瞭一些他們公司的理財產品,通過新手專享 + 優惠券,投入資金年化收益率 8% — 10%,比餘額寶上瞭一個檔次。

隨著手中資金的慢慢增加,這幾個理財產品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我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去主動瞭解市面上比較知名的互金平臺,比如通過網貸之傢/網貸天眼、各大第三方機構對互金公司的排名和規模,把手頭的錢轉向一些比較靠譜的理財平臺。(我拿著我自己/我媽/老公三個人的手機和身份證,輪番對圈定的一些相對比較靠譜的平臺下手,收益相當客觀。)

針對比較靠譜的平臺,我一般是先拿我自己的手機號買新手標,體驗下平臺購買流程,瞭解下各活動的規則,算下收益最大化是投多少錢,研究透規則以後就開始通過鏈接邀請我麻麻和老公的號註冊,這樣就能賺兩筆推薦好友的費用,加上新手的福利,總體年化收益在 12%-15% 之間,秒殺各大平臺的收益。

可能有人會問,收益這麼高,是否會有風險?我可以很靠譜的回答:風險不大,遠低於這個收益應該匹配的風險。因為你所獲得的這些收益裡面,一部分收益,是通過你的資產獲得的,而另外一部分收益,是各個平臺補貼的成本,現在市面上的理財平臺千千萬,想要獲得用戶是一件沒那麼容易的事兒,除瞭各種平臺的廣告,通過平臺已有用戶一定獎勵來發展新用戶,已經成為一個通用手段。

一個用戶獎勵在 30-800 不等,相對於廣告帶來的有效用戶的成本,推薦好友活動帶來的有效成本已經非常之低,而為瞭吸引新用戶購買,平臺也願意做一些新手福利,比如新手專享的高收益,以及註冊送一堆券。作為用戶,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去獲取額外收益,並不會增加額外的風險。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個理財渠道。

另外,通過這些嘗試,在薅羊毛過程中,我也慢慢選定瞭自己長期投資的平臺。(用戶體驗 + 平臺實力)

從去年年底開始,我不滿足於固定收益帶來的金錢增長,開始慢慢涉足基金和股票領域。看大師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的書,去論壇看國內投資大牛的討論,同時著手實踐。定投寬基指數(滬深 300 和中證 500),以及擇時購買一些行業指數,如環保、養老等,到目前定投的一些積極如恒生指數/食品飲料指數等基金業帶來瞭 20% 以上的回報。

我們理財追求的是 " 財務的持續健康發展 ",而不是 " 暴富 "。我們還得再活 30 年,40 年、50 年甚至 60 年,未來幾十年,足以讓日積月累的小錢變成大錢。

總之,我認為攢錢的正確的姿勢是,將積蓄盡快的投入到收益相對較高的理財中,讓錢生錢,這樣財富積累速度才會更快。理財從來不怕晚,怕的是你永遠不開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