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補形”究竟有沒有道理?

03-14

(作者:寧心)

吃核桃補腦、吃紅棗補血、喝骨頭湯補鈣、吃皮補皮、吃動物哪個臟器補我們身體哪個臟器……太多瞭,不勝枚舉。可是,我們有沒有細想,這種以形補形、吃啥補啥的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的呢?

看古代醫傢如是說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應用對肝、牛肚、豬膽汁等動物臟器治療疾病;唐代孫思邈最早提出瞭 " 以臟治臟 " 和 " 以臟補臟 " 的觀點;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指出:" 以胃治胃,以心歸心,以血導血,以骨入骨,以髓補髓,以皮治皮 "。

故 " 以形補形 "、" 以臟補臟 " 的治療方法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被廣泛應用。 

但," 以形補形 " 的古人也還有一說

" 腸傷腸 "、" 髓傷髓 "、" 血傷血 "。" 腸傷腸 " 指烹飪不得法、難以消化,食用過多會導致腹瀉;

" 髓傷髓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食治》:

" 豚腦(即豬腦),損男人陽道,臨房不能行事 ";

" 血傷血 " 指多吃動物血導致腹瀉。

在現代,以形補形,以色補色,有一些是被人錯誤發揮的。

如有人認為赤小豆皮紅,可以補血。而古醫書隻說它可以利水解毒。

現代人說以皮補皮,所以吃豬皮可以美容,古醫書記載,豬皮性涼味甘,功效為:" 清虛熱、治下利、心煩、咽痛 ",但沒有說豬皮可以美容的。

所以," 以形補形 ",我們不能把它簡單的類比和推論,更不能等同於民間謬傳的 " 吃啥補啥 ",並不是所有的 " 形 " 都可以 " 補形 "。從醫傢的角度," 以形補形 " 也是需要辨證施治、科學對待的,必須根據不同癥狀來判斷是否適合這一食療方法。

【本文原創,轉發請註明自媒體出處:寧心健康】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