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妮(婦產科主治醫師、科普作者)
現在,往往一人懷孕,全傢高度警戒,生怕出現一點點閃失。比如,懷孕時要不要穿放射服,能不能玩手機,食物的各種禁忌等都要經過仔細的 " 研討 "(其實以上大部分問題都無需過於擔心)。甚至連上廁所都很糾結,蹲便能緩解孕期便秘,而坐便更舒服……那麼該如何選擇呢?
懷孕瞭,大小便也開始各種出問題
懷孕之後,孕婦的大小便情況也會出現變化。
早孕期前傾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膀胱,導致尿頻。當子宮增大超出盆腔後,尿頻癥狀會得到緩解。另外,孕婦仰臥位時尿量增加,故夜間尿量多於白天尿量。妊娠晚期,胎頭入盆,膀胱受到壓迫,膀胱、尿道壓力增加,部分孕婦可能出現尿頻甚至尿失禁。
另外,孕期腸蠕動減弱,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延長,再加上有的孕婦進食過於精細,缺乏纖維素的攝入,導致孕期出現便秘或者原有便秘加重,加上直腸靜脈壓力增高,有的孕婦出現痔瘡或者原有痔瘡加重,因害怕痔瘡疼痛而不敢排便反而會加重便秘和痔瘡,造成惡性循環。
坐便 VS 蹲便,該如何選擇呢?
那麼孕婦該如何在蹲便器與坐便器之間選擇呢?首先我們需要瞭解一下各自的利弊。
蹲便器
蹲便器的優勢
緩解便秘:很多人都深有體會,蹲下來上廁所尤其是大便時,運用腹壓的同時可以借助雙下肢力量,更容易將大便排出,尤其是大便幹結的時候;
比較衛生:蹲便器比較衛生,相對於坐便器來說,蹲著上廁所時,屁股處於懸空狀態,不用和其他物體接觸,避免瞭交叉感染問題;
減少排便時間:蹲著沒有坐著舒服,所以很少有人會一般蹲著大便一邊長時間看書、看手機,這樣一定程度上縮短瞭大便時間,減少瞭便秘的發生。
蹲便器的劣勢
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蹲下去、站起來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是對於孕婦,如果體位變化過快,容易導致一過性體位性低血壓,導致出現頭暈的情況,嚴重者甚至暈倒、摔跤;
引起腿麻和勞累:對於便秘或者排便時間較久的孕婦,蹲著大便容易導致腿部發麻、勞累,有的孕婦甚至蹲久瞭難以自行起來,容易摔跤;
壓迫腹部:這是很多孕婦擔心的問題。很多孕婦都擔心,在蹲下上廁所的過程中,會不會導致胎兒受壓甚至早破膜?實際上,因為蹲下上廁所壓迫腹部導致胎兒受壓或者破水的案例少之又少,除非本身存在一些感染等的高危因素。正常情況下,蹲下來時,腹部或多或少會受到一定的壓迫,但是大多數孕婦都會很小心,不會用蠻力壓迫腹部,再加上孕婦腹部脂肪、羊水、胎膜等的緩沖作用,很少會壓迫胎兒。當然瞭,若長時間久蹲也可能會影響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導致胎動減少或者增加,嚴重者甚至導致胎兒宮內缺氧。
坐便器
坐便器的優勢
不易導致勞累:坐著上廁所不容易導致孕婦疲勞,很少引起孕婦腿麻、跌倒等;
不容易壓到腹部:坐著上廁所,腹部空間較大,不容易被壓迫。
坐便器的劣勢
容易交叉感染:大傢都知道,用坐便器時,孕婦屁股和坐便器直接接觸,如若坐便器沒有及時清理、消毒,尤其是公用的坐便器,可能導致交叉感染;
容易養成不良排便習慣:很多人喜歡坐在馬桶上一邊看手機一邊排便,這樣會延長排便時間,導致不良排便習慣,引起或者加重便秘。
醫學上並沒有規定孕婦要用哪種 " 標準 " 的姿勢來排便,其實,不管是蹲便還是坐便,隻要符合自己日常的習慣、客觀條件允許、註意衛生就行。
最根本的是解決便秘問題
無論選擇哪種排便方式,孕婦無非是希望快速無負擔地解決便便問題。與其糾結排便的方式,不如先解決便秘的問題。
進食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粗糧等,孕婦進食盡量不要過於精細,要粗細搭配;
多喝水:多喝水有利於增加腸道中水分,防止大便過於幹結難以排出;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利於改善便秘等情況,在排便的時候盡量不要玩手機或閱讀,要 " 專心 " 大便,定時排便,防止大便在腸道內停留過久;
適當活動:除瞭有產科原因限制走動的孕婦,其他孕婦都應該適當走動,有利於胃腸道的蠕動,防止便秘;
可以適當使用少許緩瀉劑:對於有嚴重排便困難、便秘的孕婦,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少許緩瀉劑,如乳果糖等;
及早治療痔瘡:痔瘡容易導致大便帶血或者大便後出血,嚴重者甚至導致孕婦貧血,且痔瘡脫出後水腫等會導致疼痛以至於孕婦不敢用力排便,因此,對於有嚴重痔瘡的人,應該在孕前及早治療痔瘡。
圖片來源:123RF 圖庫
參考資料
婦產科學 第八版 謝幸 茍文麗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