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顯示,孩子最討厭的父母行為是:將自己與其他孩子比較 ( 47% ) ,隨便動自己的東西 ( 37% ) ,父母動手打自己 ( 27.1% ) ,在別人面前指責自己 ( 27% ) 。顯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尊重孩子,維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要常常表揚。否則不僅會讓他喪失信心,而且還會助長他的逆反心理。
父母適度管住孩子," 問題 " 就少一些 ; 如果父母強迫孩子,讓他做特別不想做的事,更容易造成 " 問題少年 "。父母越想控制孩子,孩子的行為問題越多。
進一步分析發現,父母心理控制、母子關系、母親監控、父親期待是預測孩子問題行為的因素。
父親期待和母親監控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傢庭中,父親對孩子教養起著重要的作用,父親更多的是對孩子思想上的影響,父親對孩子期待多一些,孩子的行為問題就少一些。
心理學 " 期待效應 " 認為,對孩子充滿瞭希望,相信他能夠不斷超越自己,他就會按照期待的那樣獲得成功。作為父親,對孩子的期待尤為關鍵,因此,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對孩子充滿期待,不斷用鼓勵、強化的方式去激勵他,他就會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傢庭中母親和孩子的相處時間相對較多,母親會更多給予孩子生活學習上的照顧和管理,如果母親能夠加強對孩子的監控管理,孩子的行為問題會減少。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一種自己支配自己的願望和自己決定自己的能力,這種自主性使一個人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控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處於權威者和長者的地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動,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個體去尊重,所以孩子行為問題增多。因此,降低父母對孩子活動的心理控制企圖,將更有利於孩子的行為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