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傢改裝 GT-R 試駕車作假被媒體發現怎麼辦?

11-02

GT-R 系列文章脫更瞭很久,中間因過年還有日本、歐洲的旅行,一直沒空整理,現在終於又空更新,GT-R 系列第三篇:究竟是為什麼 R33 GT-R 被人認為是最差的 GT-R

"Nurburg 紐堡 " 在拉丁語裡是 " 黑色之城 " 的意思,在德國西部廣闊的森林中,這座城堡的周圍被一個賽道包圍,這就是全長 20.832 公裡的紐北。

不吹不黑,真心著名,不信你百度一個賽道

這是城堡

這是賽道(說是賽道也可以理解為收費的高速公路,畢竟不包場的話這個賽道隻能 A 點到 B 點,不是一個完整的圈 , 而且進去的時候就像上高速公路一樣,通過 A 點收費站刷卡,跑瞭快一圈的時候從 B 點出收費站)。

幾年前去紐北時充值的卡,裡面的前應該還夠跑一圈的 …. 現在應該作廢瞭

借助山區地形,賽道上有很多坡度很大的彎道,加上山中多雨多霧善變的天氣,紐北成為世界上難度最高的賽道,它也是測試汽車性能的聖地,在這裡刷單圈時間已經成為展示汽車性能的指標之一。紐北常年都是車滿為患的狀態 … 想在這包場測圈速經常會遇到約不上號的情況。

大概 20 年前,那個月黑風高的 … 白天 …代號為 BCNR 33 的原型車在北環跑出 7 分 59 秒的成績,這就是後來的 Skyline GT-R R33。和前代 R32 GT-R 相比,一圈耗時縮短瞭 21 秒!在這之後 R33 GT-R 還多瞭一條宣傳語 "マイナス21 秒のロマン",英語 "Romance of minus 21 seconds" 也就是 …

" 短小的 21 秒羅曼史 "。

在這之後日產便開始大張旗鼓地量產。但是,很快這輛車就悲劇瞭。在一部分 GT-R 的車主間開始流傳 "R33 是失敗的作品!"。作為傳奇 R32 GT-R 的後繼車型,R33 GT-R 為什麼會被稱作失敗的作品呢?通過翻閱資料以及和日本車主、車手等溝通後大概能歸結出 3 點:

第一個原因是車身尺寸變大瞭。R33 GT-R 就像是 R32 GT-R 有瞭贅肉後的樣子。整車長度、軸距全都加長、重量也增加瞭。覺得 R33 看上去很違和的大有人在。當時在日本也有說法說 R32 GT-R 太緊湊,後座太小,迫於銷售壓力開發團隊隻能做出相應改進。此外,他們還註意到當時豐田 Mark II(四門高性能轎跑車,有公路核彈的美稱,國內一般和它的姊妹車混在一起統稱為基先達)的銷量非常好,所以也做瞭些參考。

豐田 Mark II

當年買過 R33 GT-R 的一些日本朋友往往會嘆息 " 對 33 太失望瞭 "。這些車主們的眼睛能看到,手能摸到,並且還能實際體驗到駕駛感。這些說辭是非常有說服力的。車身尺寸的大型化後,不難想象那些熟悉 R32 GT-R 的車主可能會產生的疑惑:怎麼變大瞭這麼多 ….

說到第二個原因就得講個故事瞭。這就是流傳於日本汽車狂熱分子之間的 " 土屋圭市廠傢試駕車改裝事件 ",這件事到現在還經常被拿出來議論。1995 年的《Best Motoring》節目中,土屋作為車手參加瞭築波 Time Attack,原本給土屋駕駛的 EVO3 因為某些原因不能上場瞭,因此土屋決定用自己的 R33 GT-R V-Spec 上場。

對手是日產的兩輛 GT-R 的試駕車,基礎版和 V-Spec 版。結果是土屋慘敗,日產的兩臺試駕車奪得前兩名。後來他們發現日產的兩臺車與土屋的原廠市售車不一樣,經過對比,車高和車輪傾角,還有增壓值都經過瞭調整以獲得最佳行駛狀態,和市售車不一樣。

不用多說當時的土屋有點生氣 …

前不久跟當年的當事人之一中谷明彥吃飯時還聊起過此事,中谷是當時幾位參加 Time Attack 的車手之一,他當天駕駛的是 NSX。

左邊的就是中谷明彥,他指的就是他自己 …

他說那次錄節目的 R33 GT-R V-Spec 的試駕車還挺難借的,那天的車是清水和夫借來的,他也知道日產調過車。因為車難借,那天的車手都想開,結果隻讓清水和夫開。剛好土屋原定的車沒法開,他也想開 R33 GT-R 上場,於是就把自己的車開上場瞭。

整個過程中都能看到,清水的駕駛 GT-R 超過 STi 後,一直都保持第一,直到沖線。土屋呢,就一直在最後兩三位來回變。

中谷看這視頻的時候還再說,他們跑完後土屋說車有問題時,清水還笑稱是土屋自己技術不行,所以才跑最後。(下圖)

土屋感到很委屈的說自己慢是因為車不一樣,黑澤還在安慰說車是不一樣,從外觀就能看出來。

中谷說當時他們全都覺得試駕車和市售車好像不一樣,然後就跟在場的日產人員說瞭這事兒,並且也表明他們會直接揭露不做隱瞞,好在日產廠商的人也同意,於是就有瞭這起事件。什麼時候國內的廠傢也能要點臉,不再幹涉媒體如實報道就好瞭。

這麼大的差距,不用測量都能看出來,另外 ECU 這些看不到的地方其實也都特別調整過,日產方面也都承認瞭。

最後還是想吐槽一下,這正拼 Time Attack 呢,你土屋還花式漂移過彎 …. 不說你技術差還能說誰 ….

廠商特別改裝試駕車的這個行為明顯有損 GT-R 的名聲,這也導致瞭它在紐北的 7 分 59 秒成績遭到質疑。中谷也說這件事也確實影響瞭當年 R33 GT-R 的銷量。

第三個原因就要講到《頭文字 D》瞭,這部風靡瞭全球的山路飆車動漫中,有一位駕駛 GT-R 的車主星野好造(跟上一篇中提到的 GT-R 最速男星野一義姓氏一樣,有人猜測是作者故意安排)提到瞭 "R33なんざブタのエサ)"、"あれは日産の失敗作だ" 一系列貶低 R33 GT-R 的話語。與動漫中的其他車型相比,這些話語已經明顯的感覺到對 R33 GT-R 的影響。加上這部漫畫是汽車類漫畫中影響力最大的,於是 "R33 是失敗的 " 這一印象更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日本國內更是深受其影響。

不懂日語也可以看懂系列

事實上 R33 GT-R 到底是不是失敗作呢?

其實並不是這樣,準確的來說 R32 GT-R 的車主在駕駛過 R33 GT-R 後,感覺是有些不同,並且有不小的疑惑。

而且當時的非常流行開車去攻山,挑戰山路上的彎道。可並不是所有車都合適。正是因為這一點,讓很多人對 R33 有瞭這樣的那樣的看法。在賽道或者街道上行駛,R33 GT-R 毫不遜色於 R32 GT-R,隻是剛好沒有滿足山路車手的需求,所以並不是所有車主都覺得 R33 不好。

我一位在日本從事汽車測試工作的朋友,也是半職業車手,他就一直覺得 R33 GT-R 性能操控上不輸 R34,即便他經常淪落到要貸款去修他的 R33 GT-R

由此看來,日產的決策層並沒有準確地認識到,當時 GT-R 的車主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這隻能說開發團隊對市場、營銷和公關策略上的判斷失誤,這才造就瞭 R33 GT-R 成為瞭一個 " 悲劇 "。

但其實如果沒有 R33 GT-R 的話其實就沒有後續車型的出現瞭,正因為有瞭 R33 的出現,才有瞭當初被稱為 GT-R 最高傑作——次世代 GT-R BNR34。R33 GT-R 是一臺舍棄瞭緊湊,向大型化、追求高速體驗的跑車,這是一個轉折點。

R34 GT-R 曾經讓保羅愛不釋手

另外,國內曾流傳出 R33 GT-R 是因為跟公爵共用底盤,所以懸架的調校, 還有車子操控變得不如 R32,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傳言,有中文紀錄這件事的地方一是汽車之傢,其次是百度百科。

那麼真的沒有這件事嗎?答案是沒有。不過日本曾流傳過一種說法:日產因為 901 計劃瀕臨破產導致要縮減開支,所以 R33 GT-R 的底盤設計延用瞭 C34 Laurel 的底盤設計,還有一些證據:1. 軸距一樣,都是 2720mm,2. C34 Laurel 是 93 年發佈的,R33 GT-R 是 95 年發佈的。3.C34 和 R33 的四輪轉向、四驅系統是同一套。日本的改裝車雜志《Option》中也有一篇文章以 BCNR33 這個車輛型式與 BNR32 和 BNR34 都不一樣,多瞭一個 C 出來,而斷言 C 不僅是 HIACS 的含義,還有可能是與 C34 共享底盤的原因。

C34 的後懸架

R33 GT-R 的後懸架

視覺效果上兩車的後懸架確實是一樣的 …. 但用料、調校可能都不一樣,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不能這麼簡單就把這些當作證據。

而真正的事實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瞭。

我也跟中谷聊過這些,他也說這都是不可信的,那時候還沒有平臺概念,日本的生產線隻會以前驅、後驅這些來區分,不會共用底盤。日本會這麼傳可能是當時 Laucrel 和 Skyline 都是日產高性能轎車,采用 6 缸引擎,才會引起人們聯想。相信這也隻是流傳的說法,不一定對哦。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