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 2244 字丨建議閱讀時間 6 分鐘
去年商務部出臺《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後,很多消費者心想這回加價賣車的情況總該不復存在瞭吧。可惜新《辦法》的出臺在執行方面依舊存在問題,經銷商也各種鉆空子。4S 店在 2017 年還是親切的告訴消費者,政策終究管不瞭市場,該加價的還是要加價。這裡列出幾款在 2017 年比較出名的加價車型。評論裡的消費者們也歡迎留言,談談自己地區的加價車型。
2017 年 7 月 1 日,商務部發佈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正式實行。第十條明確說明:" 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
這也意味著當經銷商在銷售汽車時,如果對整車售價進行私自的加價行為,將屬於違規。願望是好的,但是遇到車型和款式緊缺,加上經銷商各種誘導操作,各種亂七八糟的費用添加,很多車型還是需要比官方指導價出價更多才能提到,更有甚者,提價也得等很久才能拿到愛車。
領克 01
官方指導價:15.88 萬元 -22.08 萬元
領克 01 在 2017 年底的加價風波炒得沸沸揚揚,作為吉利與沃爾沃的高端合資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備受關註的領克 01 在 2017 年 11 月 28 日正式上市。
作為新生代網紅,領克 01 有兩種購買途徑,一種是在領克商城線上支付 5000 元定金,選擇離自己最近的領克中心(4S 店),線下簽合同、交付尾款和提車;另一種則是直接到領克中心進行試駕和購買。
在發售初期,現車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是線上交付定金,如果不在 4S 店加價,消費者也很難提到車輛。
目前即使是首批訂購領克 01 的消費者,提車日期很多也要等到 1 月底。在這種情況下,加價提車都快成瞭奢望。各地經銷商因此也加價捆綁銷售。吉利副總裁楊學良的微博在發售初期幾乎被消費者擠爆,全是抨擊經銷商加價捆綁賣車的情況。
說好的顛覆傳統,創新未來,用與眾不同的銷售方式,讓價格透明,訂單透明。吉利的想法很好,可惜到實際消費者前往 4S 店,發現出庫費,裝潢費等等費用依然存在。
如果不吸取教訓,規范經銷商,正確的去理解營銷的那個度,領克這個品牌炒的再好,等後續車型領克 02、領克 03 上市後,消費者很難說再願意被耍猴一次瞭。
本田思域
官方指導價:11.59 萬元 -16.99 萬
本田思域毫無疑問是一輛不錯的緊湊型車,外觀帥氣,低矮的車身和流線的造型頗有幾分跑味,豐富的配置同樣讓人難以挑剔,更重要的是,作為發動機比外形更受消費者喜愛的豐田,搭載的 1.5T 渦輪增壓發動機與 CVT 變速器的配合使得思域的提速非常快,百公裡加速能跑進 8 秒。畢竟 "50 萬以下思域提速無對手 "。
現款本田思域自上市以來就熱度不減,東風本田的產能不足使得提車周期非常長,不少經銷商仍需要加價才能提車。
豐田凱美瑞
官方指導價:17.98 萬元 -27.98 萬
第八代豐田凱美瑞在 2017 年 11 月正式上市,也掀起瞭憑借煥然一新的造型、操控性能及強大的智能科技配置,贏得瞭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不過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各地 4S 店缺少現車的情況比較嚴重,消費者想要購買的話隻能預定,排期有些都排到年後才可以提車。
由於廣汽豐田在前期生產線的調試問題,第八代豐田凱美瑞的產量根本跟不上目前的訂單需求。消費者一方面要長時間等待提車,另一方面還會遭受 4S 店要加裝飾、暗裡明裡各種加價提車。在前有君威,後有雅閣的情況下,凱美瑞目前的加價且需要排期的狀況不知還能持續多久。
本田 CR-V
官方指導價:16.98 萬元 -25.98 萬元
作為第一款登陸中國的合資品牌緊湊型 SUV,本田 CR-V 一直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即使是身邊的對手們都在改款換代升級,它也依然能在銷量榜單上經常占據前列位置,2017 年 7 月新款本田 CR-V 上市後,產品廣受追捧。
東風本田也憑借著新品成功引入而實現銷量同比 22% 增幅的優異成績,熱銷的後果就是經銷商的加價行為,部分地區經銷商加裝飾費的情況依然存在。可惜今年頭一月,本田 CR-V 更受到關註的卻是機油門,該事件的負面影響也給瞭本田潑瞭一盆冷水。
豐田埃爾法
官方指導價:80.90 萬元 -86.40 萬元
豐田埃爾法作為豪華 MPV 的代表,一直深受廣大明星的喜愛,也被俗稱為明星專用保姆車。
無論是乘坐舒適度、內飾的豪華感、人性化的挖掘以及空間表現上在 7 座 MPV 當中都是數一數二。同樣也因為其豪華性和舒適性,明星的日常乘用等宣傳,豐田埃爾法的價格也是居高不下。
官方在 2018 款上官方指導價提升瞭不說,到經銷商那裡還要再加個十萬以上才能提車。沒有對手外加買的人不缺錢,也難怪豐田埃爾法成瞭加價如此任性的一款車型。
ams 車評
雖然《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已經出臺近半年,但是利用各種費用變相加價才能提車的情況依然存在。這種中國特色的汽車銷售市場潛規則漸漸從明面上走到暗地裡,各種奇怪的費用疊加,事實上增加瞭消費者的購車成本。有些經銷商也會表示,不加價可以,提車要排隊等上幾個月,有意購車的消費者隻能無奈的接受加價購車。
包括廠商官方指導價的定價策略、車型供需失衡、饑渴營銷、經銷商自身行為等因素都會導致加價提車的情況。可以預見在 2018 年,加價提車的現象依然存在,不能單純的指望一紙《辦法》就能解決這個頗具中國特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