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們的總監被中國車企挖走瞭怎麼辦

02-02

比亞迪新車 " 宋 MAX" 一下子就火瞭,毫無疑問新設計師 Wolfgang Egger(前奧迪設計總監)要記最大功勞。同時幾乎可以預見,即將上市的全新 " 唐 ",成功的機會也相當大,因為從目前發佈的外形看,新一代 " 唐 " 已經脫胎於舊款抄襲舊雷克薩斯 RX 的層次,建立瞭讓公眾耳目一新、獨立自信的造型體系。

從完全沒有設計,到外形借鑒(抄襲),現在是原創造型,不隻是比亞迪,同樣是許多中國汽車企業在新車造型上發展的幾部曲,而且這是一條必經之路,隻有領先或落後的差別。領先者已經從優秀造型設計上嘗到甜頭,比亞迪算晚瞭,傳祺和榮威等品牌,則早就嘗到 " 自主造型設計 " 的好處,一款好設計能成就一款 " 爆款 " 車,而一款 " 爆款 " 車能帶動整個品牌進入良性循環,如果發展有捷徑,一套優秀的原創造型,或許就是難得的正路。

網絡上,關於 " 中國人的傳統特征 " 有一個有趣的答案,雖然是開玩笑,但不無道理。哪怕嘴上不肯承認,但 " 怕別人看不起自己 "、" 希望人傢看一眼就知道我有本事 " 是大部分買車,不,應該說這是最基層的消費觀念。基於此,好多車哪怕 " 敗絮其中 ",隻需要 " 金玉其表 ",依然賣得火熱。

別人的成功,肯定會讓越來越多國產車企明白,一套優秀原創造型設計具備的 " 點石成金 " 功效,而落後者發現,高薪從一流車企挖來那些類似 Wolfgang Egger 先生這樣的國際高手,更是捷徑中的捷徑。好的造型,是在設計師腦袋中的,是軟實力,相比在機械技術層面的進步,高薪挖設計師 " 投入 - 產出 " 時間極快。 在錢能買到一切的年代,外形設計師也被標上瞭價格,像球星一樣,成為自由流動的商品,也就是說,再好的設計,隻要有錢,都是可以輕松復制的,而很多中國企業,現在最不差的,就是錢。

回到汽車誕生的初期,事實上,那時候所謂的 " 汽車外形設計師 " 還是液體,汽車工業完全是工程師的天下。奧迪當年首先在 A8 W12 車型上推出 " 大嘴 " 的傢族化設計,說這種設計是源自 1926 年的 Pullman 車型,內行人心裡都明白,這就是瞎扯,不過是一個市場營銷的故事。因為 1926 年的 Pullman,根本沒外形設計師什麼事兒," 大嘴 " 前格柵是因為當年的發動機冷卻系統效率低下,為瞭散熱而不得不為之,君不見當時同年代的所有汽車,誰不是張著一個黑洞洞的大嘴在跑?

真正意義的汽車外形設計師,盡管有爭議,但我還是認為應該是凱迪拉克的 Harley Earl。在他那個年代,得益於材料和造車技術的大幅進步,造一部性能可靠,設計合理的汽車已經不是什麼難事,汽車企業得以 " 分心 " 去做一些新嘗試,讓自己傢的汽車看起來是那麼的與眾不同。Harley Earl 挑戰瞭 " 汽車工程師 " 在汽車制造過程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並與之展開瞭博弈,還讓 " 汽車設計師 " 成為瞭受人尊敬的職業,他的年代,是汽車設計史上最天馬行空,最瘋狂的年代,被載入史冊的 " 貓王 " 座駕、大尾鰭、" 火箭 " 式尾燈都是這個傢夥的傑作。

" 歐洲人發明瞭汽車,但卻是美國人讓汽車變得生動 ",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外形設計師把汽車帶入瞭精神層面的美學高度。進入現代,汽車外形設計師地位空前提高,成為瞭汽車制造環節中炙手可熱的明星。毫不誇張地說,汽車外形設計師在公眾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越瞭機械工程師——多少年輕人是因為一部新車靚麗的外形而確立瞭人生奮鬥目標,當然,也有機械宅男是被 " 鋁合金懸掛 " 和 " 電磁懸浮發動機機腳膠 " 迷倒的,但畢竟是少數吧。

對於那些傳統的汽車品牌,這絕不是好消息,因為科技大同的今天,汽車制造業的門檻已經降低,80% 的中低檔民用汽車,各個品牌間(全球范圍)的差距越來越小," 老炮車企 " 靠技術輕松碾壓後來者的年代已經過去,如果連造型設計也沒有優勢,或被某一個設計師牽著鼻子走,前途堪憂。所以,尤其是最近十來年,老牌車企忽然意識到這點,紛紛加強瞭對旗下車型的 "DNA" 控制,簡單地說,就是讓同一套設計風格,滲透到各個級別的車系。

從大眾到奧迪,接著是寶馬,還有起亞、別克、雷克薩斯、標致、豐田、本田 …… 越來越多車企加入 " 套娃 " 的行列,連曾經最 " 固執 " 奔馳也不例外。隻需回到 7 年前,那時候的奔馳 C 級、E 級、S 級,各有各的設計風格。除瞭標志性的瀑佈格柵,長得太不一樣瞭。但從上代 E 級(W212) 取消 " 四眼 " 設計開始,再到現款 S 級、新 E、新 C、新 SUV 傢族," 奔馳將在以後的車型上更強化傢族一體化風格設計 ",這句話,是奔馳設計總監瓦格納上任後就對媒體說的,而現在,他也是這樣幹的。

你現在應該明白,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尤其是老牌車企開始玩 " 套娃 ",因為拼品牌軟件,拼高明設計非常重要,同時,被個別設計師牽著鼻子走太危險,哪怕 TA 的設計是頂尖地優秀,像比亞迪那樣,把奧迪的設計老大挖瞭,新車立馬高大上國際范兒,所謂的 " 防止同業競爭協議 ",在更聰明靈活的操作套路下,其實保護不瞭任何企業。老牌車企的設計創意,在概念車上發揮就可以,量產車已經不需要百花齊放,隻需一套經過精心設計,可以兼顧各方,既能承載品牌故事,又有潛力伸向未來的設計就足夠瞭,並且用一代又一代的車型來鞏固品牌認知,像蘋果的手機一樣,一眼便知是好東西。

最關鍵是,讓自己的產品傢族擁有一套相對穩定的,不為人所轉移的設計體系,比絞盡腦汁地標新立異會 " 安全 " 得多,新來的設計師哪怕再有想法,有頂天的本事,都必須在 " 傢規 " 下發揮才能,短期來看,這似乎壓抑瞭設計師的想象力,限制各車系的個性,但從長期看,無疑是最保險和安全的選擇。

根本不用懷疑,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更加重視 " 傢族臉譜 " 的規范,那怕是這幾年才意識到外形設計重要性的本土車企。但同時我也非常有信心,未來汽車在 " 傢族臉譜 " 設計路上一定會有更多探索,更多驚喜,以保證各大車系隻能神似而非形似,優秀者如奔馳,大哥出手,不同凡響,各個級別風格既統一又有特點,而且肯定是奔馳獨傢,別人學不瞭也沒法學。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