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看起來 " 養尊處優 " 的銀行業,著實過瞭一個神經緊繃的 2017 年。
不是面臨裁員、降薪、打破 " 鐵飯碗 ",而是直面中國銀監會的 3452 張罰單!其中有 1877 傢機構、1547 名責任人員被罰,罰沒金額近 30 億元。
然而 2018 年開始,銀監會就已在 1 月 12 日、19 日分別開出 2 張大額罰單,昨日(1 月 27 日),銀監會再次開出億級罰單:12 傢銀行違規共計罰沒 2.95 億元!這似乎預示著銀行業的 2018 將依然會神經緊繃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巨額罰單一個接一個
銀行業監管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銀行機構在一年內吃瞭這麼多罰單。與 2016 年相比,處罰機構數量增長近 3 倍,罰沒金額超過 10 倍!
1 月 27 日,銀監會公告稱,查處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對涉案 12 傢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 2.95 億元。
2016 年 12 月末,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對武威文昌路支行核查中發現,吉林蛟河農商行購買該支行理財的資金被挪用,由此暴露出該支行原行長以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名義,違法違規套取票據資金的案件,涉案票據票面金額 79 億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財資金 30 億元。
▲圖片來源:銀監會公告截圖
而就在 2017 年 12 月,廣發銀行收到自銀監會成立以來的 " 史上最大罰單 ":7.22 億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 17553.79 萬元,並處以 3 倍罰款 52661.37 萬元。一時業內震動。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調查得知,2016 年 12 月 20 日,廣東惠州僑興集團下屬的兩傢公司在 " 招財寶 " 平臺發行的 10 億元私募債到期無法兌付,該私募債由浙商財險公司提供保證保險,但該公司稱廣發銀行惠州分行為其出具瞭兜底保函。之後 10 多傢金融機構拿著兜底保函等協議,先後向廣發銀行詢問並主張債權。由此暴露出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員工與僑興集團人員內外勾結、私刻公章、違規擔保案件,涉案金額約 120 億元,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約 100 億元,主要用於掩蓋該行的巨額不良資產和經營損失。
銀監會方面表示,這是一起銀行內部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相互勾結、跨機構跨行業跨市場的重大案件,涉案金額巨大,牽涉機構眾多,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社會影響極壞,為近幾年罕見。
接著 1 月 12 日,據黑龍江銀監局消息,中國工商銀行黑龍江省轄內分支機構的 54.7 億元理財產品涉嫌違規,違規案多涉及違規修改合同文本銷售對公理財產品。其中,工行齊齊哈爾分行、工行大慶分行、工行黑龍江省分行營業部的違規案由還包括越權私售對公理財產品。黑龍江銀監局稱,按照過罰相當原則,依法對工行黑龍江省分行及所轄 13 傢二級分行及責任人予以累計 3400 萬元罰款。
除此之外,在 2018 年 1 月 19 日,銀監會公告瞭近期另一起億級的天價罰單: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因掩蓋不良貸款等問題被罰 4.62 億元。
銀監會官網公告顯示,對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原行長、2 名副行長、1 名部門負責人和 1 名支行行長分別給予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警告及罰款。給予成都分行原行長開除、2 位原副行長分別降級和記大過處分,對 195 名分行中層及以下責任人員內部問責。
2017 有最密集的監管令,2018 會有啥?
以前,幾十萬元的罰款對 " 傢大業大 " 的銀行來說無所謂,一些機構心存僥幸鋌而走險。這次監管啟用瞭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 1 至 5 倍罰款的監管條款,上億元的罰款對年利潤上百億元的銀行來說,雖然不至於破產,但也足夠讓其 " 肉疼 " 長記性。
這場監管風暴始於 2017 年一季度,剛剛履新的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發佈會上對外釋放出強監管的信號。
不久後,銀監會的監管令一道緊接著一道,全年出臺各種文件數十件,業內直呼 " 文件多的學習不過來 "。其中,最受關註的莫過於對 " 違法、違規、違章 "、" 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 "、" 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 " 等亂象的專項治理,以及十大亂象的整治,業內俗稱 " 三三四十 "。
據新華社報道,在這場大檢查中,監管部門發現問題 5.97 萬個,涉及金額 17.65 萬億元。這項艱苦的工作為進一步出臺針對性的監管舉措打好瞭基礎。
面對 " 畫風大變 " 的監管機構,有的機構心驚膽戰,惴惴不安,而有的機構則表示," 心裡終於踏實瞭,早就該這樣瞭。" 有銀行人士表示,以前同行之間見面通常談的是業績規模,而現在談的多是合規經營。
感受到壓力的不僅是市場機構,還有監管者自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就本輪銀行業監管來講,其實沒有出臺多少新政策,大多是對以往政策措施的強調或者梳理,但卻讓機構感到空前壓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以前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夠。加強對一線監管執法者的問責和約束,才能保障監管政策落到實處。
2017 年 7 月,銀監會 " 公私分開 " 和 " 履職回避 " 制度出臺,讓監管者擺脫關系困擾,敢於動真碰硬。
要斬斷利益關聯,也要擺脫定位偏差。銀監會公開表態,將監管重心定位於防范和處置各類金融風險,而不是做大做強銀行業。
上百傢銀行主動縮表,同業業務、銀行理財、表外業務均出現收縮,貸款增速超過資產增速 …… 銀行業治理亂象的 " 阻擊戰 " 初戰告捷。
▲圖片來源:攝圖網
2018 年 1 月 5 日,銀監會 2018 年 1 號令《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發佈,強調 " 穿透式 " 股權管理,意味著銀行業監管進入 " 啃硬骨頭 " 的深水區。
隨後發佈的《2018 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列出瞭 8 個方面 22 項的重點整治領域,對每一項都有詳細的闡釋,可以說是把過去市場機構違法違規的各種套路一網打盡。
繼續拆解影子銀行、清理規范金融控股公司、有序處置高風險銀行業機構、深入整治各種違規金融行為 ……
每一項任務都不輕松,銀監會的 2018 年,想必會更忙碌。
每經編輯 湯亞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新華社、每經網、法制周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