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激增錢去哪兒瞭? 企業借新還舊“隻過瞭下手”

10-28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吳麗華 北京報道

隨著企業 700 萬貸款的還款日期的臨近,河南小企業主張梅愈加焦慮。

由於市場環境不好,企業盈利能力有限,企業在無力歸還這筆貸款的情況下,她隻能寄希望於通過當地企業間資金騰挪,拆借出這筆資金歸還銀行,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貸出,實現借新還舊。

700 萬對於張梅這樣的小企業主並不是一個小數字,民間拆借過程中甚至要付出月息一分五、兩分甚至更高的利息,但是為瞭維護企業的信用、讓借新還舊的資金運營方式繼續運轉下去,短期的高額利息成為必須付出的成本。

更為困難的企業,有時銀行也會網開一面。

西南地區一位企業主告訴記者,由於企業已經資金鏈斷裂,無力歸還銀行貸款,為瞭不形成壞賬,銀行給他的企業新做瞭一筆貸款,直接用於償還新到期貸款。這筆貸款甚至隻是從企業賬上過瞭一下,企業根本不能動用這筆資金。

一傢大型國有銀行對公貸款的業務人員也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他所在的支行目前的操作也是不做新增貸款,主要是一些企業貸款到期後結清再貸。

一直以來,這種借新還舊的操作非常常見。隻是,在去通道、去嵌套以及加強穿透之後,企業非標渠道融資更加困難,社融中的貸款、信托貸款成為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這一現象更為明顯地體現在宏觀層面的統計數據中。

統計數據顯示,2017 年 1-9 月,人民幣貸款累計同比增長 14.65%,依然維持高速增長;與此同時,2017 年 8 月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 55.7%,創這一指標統計以來新低,剛剛公佈的 9 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則延續瞭這一資產負債率的最低值。

對此,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從企業借貸資金的三種用途考慮,無論補充運營資本還是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均會造成賬面負債的增長,隻有借新債還舊債可以在保持總量穩定的條件下抬高信貸總量。

借新還舊 改善債務結構

明明在報告中分析,企業獲取資金的主要用途無非以下三種:第一,作為運營資本使用,即作為日常生產經營的必備資金,在現有的產能規模上擴大利用率和經營效率等進行生產;第二,作為固定資產投資,擴大現有產能,進行擴大化再生產;第三,補充流動資金,借新債還舊債。

而無論作為運營資本使用抑或作為固定資產投資使用,都會增長企業負債端的絕對水平,隻有運用新增債務歸還存量債務,才會出現激增的信貸和負債總量平穩並存。

於是,宏觀統計數據中,信貸增長和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之間的背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去杠桿的大背景下,企業微觀層面借新還舊的操作方式更為普遍。

小微企業甚至中小企業融資途徑單一,主要依靠銀行貸款和民間資金拆借進行借新還舊,大型企業具有更大的騰挪空間。明明從宏觀層面分析認為,激勵企業借新還舊的動機在於哪種融資方式更具有成本優勢。

2016 年底以來,去杠桿及債權融資政策收緊的背景下,新發債權籌資成本隨著國債利率中樞的抬升持續增長,企業債券融資由前兩年的快速增長變成急劇下滑。

央行數據則顯示,2017 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 15.67 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 2.21 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 11.46 萬億元,同比多增 1.46 萬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則隻有 1583 億元,同比減少 2.44 萬億元。

明明則分析認為,新發債券籌資的成本自 2017 年開始隨著國債中樞抬升而持續增長,但貸款籌資的成本依然保持穩定。兩者的成本差異造成瞭信貸激增和存量負債穩定並存的局面。他在報告中分析認為,企業債券融資與新增貸款融資增速在今年首次出現持續性背離,印證瞭其對信貸高增隻是企業內部債務結構調整的判斷。

隱藏在借新還舊背後的動力則是債券融資和貸款融資的成本差異。歷史上貸款融資與債券融資趨勢基本保持一致,兩者共同反映企業信貸需求。在融資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選擇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並沒有明顯偏好。但是在直接融資成本與間接融資成本產生持續性差異時,企業融資選擇時就不會按照原有比率在兩者之間分配,而是通過調整存量債務結構和新增融資方式上更偏向於低成本債務。

在債市 " 去杠桿 " 的背景下,資金成本上升、政策收緊,債券市場的供需不平衡加劇,市場分化更為明顯。從 2017 年開始,上行的公司債利率抬高瞭企業的融資成本,作為回應,企業不斷通過銀行貸款歸還到期應付債券,調整負債結構,降低債務成本。因此就有瞭高增的信貸和降低的負債率並存的局面。

反觀債券市場,則出現瞭大量企業信用債取消發行、企業債券凈融資大幅減少超過兩萬億的局面。

實體經濟融資或已下滑

信貸增長與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背離,新增貸款可能大量用於借新還舊之外,更為明顯的宏觀經濟指標背離則是 M2 與社融指標的背離。

9 月份金融數據顯示,代表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資金規模的社融新增 1.82 萬億,連續第四個月超預期增長。對此申萬宏源證券孟祥娟綜合分析認為,雖然社融數據仍在增長,實際上實體經濟融資增速已經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下滑。

9 月新增貸款 1.27 萬億,對實體新增貸款 1.189 萬億,雖然出現同比小增,但她認為,今年信貸投放規模會看起來不錯,主要是當前表外向表內轉移所致,並不能從信貸投放多少直接外推實體經濟需求的好壞。

值得註意的則是,今年以來 M2 增速的明顯下行並非來自非銀存款的拖累,對 M2 增速拖累最大的來自企業存款,企業活期和定期存款增速都出現瞭明顯下滑。孟祥娟分析認為,在表內信貸投放規模已經明顯超預期、企業盈利整體好轉的情況下,企業的存款反而表現較差,其實從側面印證廣義非標收縮對企業融資的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表內企業存款的派生。

綜合上述分析,孟祥娟認為,當前金融數據,由於統計口徑問題,以及去杠桿帶來的融資總量及結構變化,已經不能簡單地看表面數據進而去推測所謂實體經濟融資的好壞。9 月單月雖然信貸和社融規模看起來不錯,但是同比增速也已經出現瞭回落,年內信貸投放再超預期,也難出現比去年多增二三萬億的情況,四季度信貸增速繼續回落的概率較大。

在一定程度上,企業存款下滑也可以印證其新增貸款更多的用於借新還舊,而很難留存到企業賬面。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