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億歐報道:被中信集團收購後的麥當勞中國,目前個人加盟業務悄然下線。有餐飲人士反映,此前麥當勞中國的特許經營網站、加盟咨詢熱線均無法打開與撥通。
隨後,億歐向麥當勞中國核實,而麥當勞北京有限公司高級公關經理王建暉的回應是:新公司將在未來 20 年運營和管理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推動業務高速擴張。億歐認為,該回應的言下之意是:新公司是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總特許經營商,不再放開其它特許經營。
雖然沒有得到正面回應,但這個未經證實的變化與 7 月份的股權變動或許有直接關系。
7 月底,麥當勞宣佈與中信股份、中信資本以及凱雷投資集團的戰略合作已經完成交割。這意味著,新成立的麥當勞中國將成為麥當勞未來二十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將負責運營和管理中國內地約 2500 傢麥當勞餐廳,以及香港約 240 傢麥當勞餐廳。
本次交易後,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 1750 多傢直營餐廳全部轉為特許經營。
麥當勞在今年的諸多變動讓人想到瞭曾經在中國市場 " 探路 " 的肯德基和星巴克。
肯德基和星巴克是怎麼做的?
早在 1993 年,肯德基就開始嘗試在中國開展特許經營。到瞭 2000 年,肯德基采取瞭頗具中國特色的 " 不從零開始 " 策略:肯德基將成熟的、正在盈利的餐廳轉手給加盟者。加盟者不需進行自己選址、開店、招募與培訓員工等大量繁重的前期準備工作。
百勝中國前 CEO 蘇敬軾曾表示:這是現階段肯德基在中國市場開展特許經營的一個最佳方式。將一傢正在盈利的肯德基餐廳交給加盟者,加盟者的經營風險就大大降低,僅靠維持就能成功。
直到 2016 年底,百勝公司宣佈瞭將中國業務分拆及獨立上市的計劃。分拆並獨立上市後,百勝中國將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等中國業務的經營權。
對於 " 分拆 ",百盛中國 CEO 潘偉奇曾表示:" 隨著中國的創業大潮,加盟店模式也迎來瞭發展。我們也因此預計加盟模式將成為百勝中國業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變化同時也會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我們品牌和業務的發展中來,能夠將百勝的產品帶給更廣大的消費者群體。"
百勝之所以拆分,其實是為瞭 " 讓投資人自行對直營、特許經營兩種商業模式自行選擇 "。
不過,潘偉奇還表示:" 百勝中國未來的經營模式還是以自營為主,但不論是自營還是加盟,百勝中國都會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同樣甚至更為體貼的用餐體驗。" 目前,中國大部分的肯德基門店仍然以直營店為主。
對於星巴克來說,過去的幾年佈局都是為瞭實現 100% 直營。
今年 7 月,統一以約 13 億美元現金出售與星巴克在中國華東市場合資企業(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的 50% 股份。星巴克獲得瞭江浙滬約 1300 傢門店的所有權,這意味著實現瞭大陸市場的全面直營。自此,星巴克中國市場與美國市場一樣,由自己全資擁有並運營管理。
當時,星巴克咖啡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文 · 約翰遜表示:" 全面直營管理整個星巴克中國大陸市場,深入踐行瞭我們對這個市場的承諾,也彰顯瞭我們對本地團隊的信心,以實現到 2021 年將門店數從目前的 2800 傢發展至 5000 傢的目標。"
就在星巴克宣佈自己做的時候,有媒體報道:
在過去幾個季度裡,星巴克一直沒能交出讓資本市場滿意的財報。不管是全球同店銷售額還是營收額,均未達到分析師預期,以至於星巴克宣佈不再將預期目標寫入財報。
低迷的市場表現讓星巴克將希望寄托於中國市場。
根據星巴克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
中國 / 亞太地區營收為 8.4 億美元,其中門店數量為 2800 傢,相當於一個門店能賺 30 萬美元;星巴克全球整體營收為 56.615 億美元,總門店數量為 21000 傢,一個門店賺 27 萬美元。也就說是中國市場在獲利能力上,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
麥當勞的未來計劃是什麼?
麥當勞中國成立後表示:預計到 2022 年底,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將從 2500 傢增加至 4500 傢。
除瞭大規模擴張門店,麥當勞還希望能提升現有餐廳的銷售額,以及在菜單創新、便捷服務、數字化零售、外賣等方面進行拓展提升。
在中國內地 " 願景 2022" 加速發展計劃中,麥當勞中國寫道:
未來五年,將在中國內地和香港開設 1500 多傢新餐廳。屆時,約 45% 的麥當勞餐廳將位於三四線城市,超過 75% 的餐廳將提供外送服務,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充分便利。
麥當勞一直在通過打通線上線下的方式實現 " 數字化及人性化的用餐體驗 "。
2006 年 3 月,麥當勞與 eBay 易趣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2009 年 2 月,麥當勞全球范圍內的第一傢網店落戶淘寶網。業內人士指出,這是餐飲企業借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營銷的新模式。
2013 年 10 月,麥當勞在新浪上開通瞭 3 個官方微博,粉絲達 34 萬人之多。
除此之外,麥當勞還嘗試瞭 " 團購策略 ";開設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吸引消費者。
無論是引入戰略投資的麥當勞,還是分拆上市的肯德基,或者實現 100% 直營的星巴克,三者做出的戰略決策無疑是為瞭對品牌與服務進行全方位把控。對於這三傢頭部餐飲企業來說,簡單粗暴地擴張已經不是現階段的發展重心。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