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唐史主任司馬遷(ID:TQ301024)
近兩年,社會各界常討論 " 新一線城市 " 話題。和發達國傢相比,中國的城鎮化程度顯現還有差距,未來城鎮化進程加速,更多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陸續躋身一線城市是必然趨勢。
大部分的新一線城市名單都是基於經濟
而後,隨著深圳設立為特區,改革開放開始釋放這片土地上的生產力。深圳的歷史可以分為三部分:
☑ 第一部分便是設立特區到 1997 年,這段主要是依托香港,追趕廣州(發展基礎產業和城市規模)。
☑ 而 1997 年之後則是開始追趕香港(產業升級換代和城市競爭地位提升)。
☑ 而將達到香港和廣州的等量地位後,則是協調廣州和香港,進行城市再分工,融合為大灣區。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灣區,從貿易地位上來說,就是更有分工地,更有國際地位和競爭力地重現 " 十三行 " 的榮光。
貿易發達的地區,思想上會體現為包容。在廣州貿易地位最高的時候,是包容的,阿訇和基督徒可以在一條街上共存。在香港貿易地位最高的時候,也是包容的,避難的共產黨人,抗戰需要的藥品都可以走這個通道。而現在深圳最包容,他說 " 來瞭就是深圳人 "。
所以,粵港澳大灣區有三種不同的包容基因:廣州是基於大陸文明的包容;香港是基於海洋文明的包容;深圳是基於互聯網和移民時代的包容。
— 不好融合的長三角 —
和珠三角同樣地理位置優越的,還有長三角。歷史上的長三角,是個吳國、越國、楚國甚至齊國都要下來爭奪一下的地方,所以長三角在歷史上就不如珠三角那麼好融合。即使在近代統一的過程中,長江依舊是一條放到最後才解決的天塹。
在沒有上海的時候,南京是 " 城 " 為主,歷史上多定都於此,而蘇州、杭州則是 " 市 " 為主。(歷史上杭州也有過 " 城 " 的屬性,但其實以杭州做都城的王朝比較 " 短命 ",所以在這裡不拿以相提並論。)
如果類比 " 十三行 ",上溯歷史去找長三角繁榮的第一個寫照,應該是唐朝的揚州,也就是唐詩裡 "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 的揚州。
在唐朝歷史上,揚一益二持續瞭很長時間。也就是說,如果橫向比照,唐朝的長安就是現在的北京,唐朝的揚州就是現在的上海,唐朝的成都就是現在的廣州。
揚州為什麼第一?很簡單,一個是物產和人口,另一個最重要的就是隋朝開瞭大運河。那重點是運河嗎?不是,是大運河和長江交匯處是揚州,在當時當刻的中國,僅此一地啊!無論是和日本人、朝鮮人還是南邊各種國傢的貿易,都集中在這。為什麼?因為揚州是當時造船業的中心。
揚州的經濟地位到兩宋時期依然很高,到元朝進攻南宋時,揚州作為蘇北門戶扛瞭很久(明末抗清時同樣如此)。
而揚州沒落的原因不外乎幾個,一是戰爭,和以往的其它戰爭一樣,揚州 " 城 " 的角色,決定瞭兵傢必爭,太平天國來回來去就殺瞭好幾回;二是興也運河敗也運河,由於清末運河無法全通,自然失去瞭埠口價值。
說完揚州再來看上海,就很明白瞭。長江歸他,五口通商也有他。英法租界合並成立的 " 公共租界 " 是 " 城 ",各種討生活的人流入成瞭 " 郭 " 和 " 市 "。加上現代鐵路的發展,以及工商業天然需要的資本要素流入,自然成瞭又一個的五羊城。
— 歷史上的京津冀 —
聊完瞭珠三角、長三角。現在聊一下孕育瞭北京這個準一線的京津冀。
其實,京津冀是最難講清楚的,因為很難解釋為什麼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城市群可以共生,北京卻一城獨大。所以筆者會用比較大的篇幅來闡明京津冀。
講京津冀就要講華北,如果不劃省界,拿一張衛星圖來劃華北。根據 " 北 " 的概念和河流山脈作為自然分別的慣例,那麼很自然黃河 " 幾 " 字右側,出潼關之後向東北奔流入海的北側,加在一起,就是華北。但行政區劃上,黃河流經的河南屬於華中,山東屬於華東,多少有些別扭。
現今的華北,在遠古時代因為地殼運動,海水能一路灌到太行山腳下。先上一張圖:
這張圖的左上角有個大陸澤,這就是一億年前海水能灌到太行山腳下的證據。大禹導河,北過洚水,至於大陸。河就是黃河,大陸就是大陸澤。
攜帶大量泥沙的黃河,最北可以從海河入海,最南可以走淮河入海,而它就在上圖的各種河道之間擺來擺去。有文字記載的黃河改道 26 次(這隻是下遊的,不包括河套、銀川這種中上遊改道),決口接近 1600 次。(華北平原就是靠黃河為主的上遊來水所攜帶的泥沙,愣是把海填瞭,把海岸線向東推出來,讀者們可以去看看江蘇黃河舊河口,因為沒有來水泥沙,海岸線一年向後退百來米。)不斷決口擺來擺去,不外乎是北向河床都淤積高瞭,就改南向流入淮河進黃海,南向河床淤積高瞭,就改北向流入渤海。其實就是 " 水向低處流 " 的自然演繹。
說這一段黃河搖擺的目的是什麼呢?上圖:
想強調的是:兩條黃泛帶在黃泛期間,是無法出現大規模城市發展的。甚至陳勝、吳廣要穿越黃泛區去北京密雲,一下大雨知道不趕趟瞭,回頭起義就打回河南去。
而 1128 年之前,黃河北向為主,華北平原的城市發展自然受黃泛束縛。1128 年河道改南後,加上金元兩朝接連經營北京,才初現華北城市雛形。但是由於戰亂等因素,華北人口並沒有增加,直到明朝開始組織開墾,華北的人口規模才得以上升(期間又被鼠疫懟下去一波)。
在潘季馴治河之後,河道穩定,京杭大運河疏通,華北發展速度才快起來。而清朝在明朝之後繼續發力,諸如保定等地才得以發展,天津得以出現雛形 .
總結一下要點:華北平原獨有的地理構造決定瞭北京和濟南之間廣闊的地域在金朝之前因為黃泛而無法發展出大的城市。後因漕運發展出保定,因漕運轉海運又發展出天津。
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北京發展的歷程中,會不斷吸收整個華北的一切資源,因為一千多年時間裡,資源從黃泛區紮堆過來已成為習慣。
這些事情說清楚後,就可以開始講漕運 + 驛道之後的時代瞭。隨著漕運變成海運,以及 1860 年後被迫設立租界,天津興起,而後基於開平煤礦的開采,唐山興起。在清末民初這段時間裡,天津的發展一直是比較快的,民國的南京政府也一直把天津至於直轄。之後便是日占時期,這一時期日本人為瞭更好地搜刮和統治,也籌劃建設瞭一些新的工程,比如北京西郊的新城和天津沒完工的塘沽港。
建國後,定都北京,而且一五二五規劃都指向要大力發展北京的產業基礎。北京很快就超過天津。在天津和北京雙城發展的過程,唐山也跟瞭上來。保定則比較悲催,被鐵路樞紐石傢莊搶走瞭一切光環,但更悲催的是唐山,大地震之後一切都要重來。
到八五九五之後,北京的中心化越來越強,天津則相對越來越弱。而從城市規模的角度看,北京也越來越臃腫。在奧運會籌備期間,北京的城市規模是迅速擴大的,且錯失瞭奧運會後城市功能紓解的關鍵期。
現在提出的 " 京津冀協同發展 " 和雄安新區,從歷史的角度看,就是要把這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集中到北京的元素,一點點地撒到整個華北平原上去,從而孕育出整體質量提升的城市群。
而雄安新區的選址,也是歷史的回歸,是對黃河河道的回歸(引黃濟淀),也是保定這個直隸首府的回歸。
而在這個背景下,天津是否能夠發展為華北的第二個準一線城市,很大程度取決於是否承擔京師之津的功能,服務於整個華北的出海需求。
— 哪些城市能成為新一線 —
談完瞭三個孕育中國一線城市的土地,現在回到我們最初的命題——哪些城市能成為新一線。
如果我們從天空向下看城市,到瞭夜晚大概是這樣的 ......
來源於谷歌地圖
看這張圖,再結合之前分析一線城市的成因,就不難明白:人口分佈是特大型城市出現的主因。
從人口的角度,不難推斷:除瞭已有一線城市的地區,黃河中遊、華北北部、長江中遊、四川盆地、關中平原、黃淮地區、長三角兩翼、東北平原具備人口集中的要素。
這些地區人口已經不少瞭,如果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壓力測試,很快就會發現生態承載能力的問題。這一點,北京就非常明顯。
我們會發現,關中平原、華北北部、黃淮地區都被水資源限制。所以,國傢也前瞻性地采用南水北調來解決問題,比如引漢濟渭 + 引江濟漢,把漢江的上遊水調到渭河(鑿穿秦嶺),補充給渭河平原,再用三峽的水補漢江。而補瞭渭河的水,又可以沖刷黃河河道,降低潼關的高程。如圖:
更為遠程的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工程規模和受益人口則更大。比如中線(見圖)。
雖然主要目標是為北京補水,但沿途的河南、河北以及天津都會成為受益者,尤其在南澇北旱的年景裡,中線工程的意義會更為顯著。
而東線放在全圖裡會看得更清楚。
就是將長江水泵到淮河以北的黃泛區故道上,然後穿黃,沿北面的黃河故道,向華北平原補水,一路補到天津,同時支線向膠東半島補水。
補完南水北調這一世紀工程後,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華北平原的生態會因此改善,城市發展的工商業和生活用水能得到基本滿足(整體用水成本會遠高於長三角、珠三角)。
基於這個認識,來聊一聊華北這個最缺新一線城市的地塊。
01
天津——沈陽
按照自然地理,濟南也屬於華北。在黃河不泛濫、且來水得到長江補充的背景下,黃河北岸才是濟南的發展重點。
濟南在近幾年做瞭一個非常宏偉的城市規劃,要跨過黃河向北發展,投資規模達到 600 億。但很不幸,雄安新區的出現,將大大削弱這一黃河新區的吸引力。
所以,暫時來看,濟南還是隻能偏安於黃河下遊最大城市和山東首府的位置,很難作為新一線勝出(同樣因雄安推出而沒有機會沖擊準一線的,還有石傢莊)。
至於青島、大連、廈門、珠海、三亞這樣的沿海新興城市,都存在著發展空間受限的玻璃天花板,隻能作為二線城市的頭部存在,如果一定要自我滿足,也可以稱為準一線,但無法稱為特大型城市,但個人認為,小而美的城市挺好的。
那麼整個華北平原,也就剩下制造業比較好,且有港口優勢的天津。如果天津和北京錯位發展,承接高端制造業、發展國際貿易,就可能出現雙城互相補位,良性發展的局勢。但如果延續以往的正面競爭模式,估計天津也沒戲。看天津有兩個觀測點,一個是濱海新區,一個是武清。
綜上,在華北平原就沒有其它的小組名額,直接給一個晉級名額:天津。
即使出於沒有人 PK 的角度,把東北三省拉進來參賽,大連首先坐到二線頭部的交椅裡棄權瞭,沈陽抓出來勉強一戰,目前也還是不行。
所以,天津雖然 GDP 被擠出前五,但還是晉級。
02
鄭州——西安
從黃河下遊向上,中遊看鄭州——西安。
雖然說鄭州不是洛陽,但實際上鄭州繼承的便是中國陸權歷史上東都地位。" 唐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然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 " 這句話足以說明西安和鄭州的關系,漢中平原的物產無法支撐過多的人口,所以要到交通更方便的潼關以外建立政權支撐點。
從當前兩省的人口和 GDP 看也是延續瞭這個歷史。雖然西安的總量隻比鄭州少一丟丟,但是河南省的總量卻比陜西大不少,鄭州通過提高集中度的上升空間,比西安大很多。
從產業上來看,西安由於歷史原因,軍工企業比較多(成都類似,大三線建設的遺產),而鄭州承接東部制造業轉移較多。
從區位上看,西安有一帶一路的優勢,鄭州則有鐵路樞紐的優勢。
所以,選取黃河中遊的西安——鄭州,作為小組賽選手。
03
成都——重慶
講完黃河,就來說說長江。從上遊開始,小組賽選手不用說:成都——重慶。
每年排 GDP 時,重慶和成都就能打起來,成都吐槽重慶直轄計入的郊縣 GDP 多,這種吐槽換成另一種標準——經濟密度(每平方公裡的億元產值)來評估,成都去年的值是 0.92,而重慶是 0.23。當然,如果拿這個標準來比,重慶又會吐槽:我到處都是山,啷個平均?所以成都和重慶難比較,最難的是推出一個雙方都認可的競技標準。
從歷史上來看,巴文化和蜀文化差異也很大。蜀文化從三星堆、金沙遺址的角度來看,是發展得比較早的文明,農耕和城邦化都比較早。而巴文明則是 " 崇白虎擅漁獵 ",且在歷史上與蜀、楚為世仇。你農耕,我漁獵,用四川人的說法就是:重慶是水碼頭,成都是旱碼頭。
在城市的發展史上,重慶 " 城 " 的角色比較重。秦國張儀滅巴國後,在朝天門建城;南宋抗元時期,擴大築城,抵抗元軍好幾十年。也因此,川渝人口凋敝:蜀人受禍慘甚,死傷殆盡,千百不存一二。明末又連續戰亂,人口銳減。直到清朝湖廣填四川才回補瞭元氣(也就是說巴人和蜀人其實多是外來漢人)。
重慶 " 城 " 的角色,在近代最為有名的是中華民國陪都。從上海南京跑到武漢的國民政府資產,又一輪搬到瞭重慶,所以重慶才有瞭近現代工商業的發展。而在建國後,為瞭盤活這部分資產,打通西南向,重慶又成瞭鐵路交通的樞紐,其工商業在三峽工程過程中進一步優化。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自然地理環境差)的是重慶,富的是成都。但在近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重慶在工商發展和交通發展上一度跑在成都前面,但如果速度優勢保持不住,遲早會被成都的體量空間優勢給跑贏瞭。
所以 " 成都——重慶 " 這一組,很像 " 西安——鄭州 " 這一組。
04
武漢——長沙
至於長江中遊,武漢出場就直接唱一首歌:無敵是多麼的寂寞,無敵是多麼的空虛。
武漢真的什麼都有。以前長江水患,現在三峽和葛洲壩管著。大三線時期那麼多的工程,最後都搬回瞭武漢。從現代航空的角度看,比鄭州好。從鐵路和水運樞紐來看,全中國就沒有可以相提並論的。武漢唯一要吐槽的就是,長江下遊的橋墩子可以抬高點嗎?要不然船真的開不進來。
為瞭尊嚴,湖南長沙肯定要站出來與武漢一戰。情況會比東三省抬沈陽出來戰天津好許多,但終究是落敗的。
05
南京——杭州
長江下遊就比較有意思瞭。
老大是上海,滬寧杭,南京和杭州分在一組。其實從產業來看,都各有所長,GDP 上南京稍微落後一點。要看誰能入選新一線,其實還是看城市群。
比如杭州——寧波這一線,縣域經濟發展得相當好,彼此也有協調。比如杭州要騰出土地升級城市,一大堆工廠直接就推到寧波去瞭。如果仔細分析,其實這和杭州灣的喇叭口有關系,因為喇叭口潮汐效果加劇的原因,喇叭口兩邊都不好搞港口,港口便落到瞭灣口的寧波。於是天然地形成瞭杭州到寧波的產業帶。
但南京這邊就不一樣瞭,長江就在那,誰都可以往長江上推個水道,誰都想蓋個大橋修個路,直直地通向上海去。
在南京——杭州的 PK 中,實際上是城市群的 PK。比如蘇州要是和南京深度合作,那杭州敗北是定局,因為寧波做不過蘇州,紹興做不過無錫。
但蘇州這會兒有意見:合作沒問題,但先給我弄個機場!
哈哈哈哈,合肥在邊上笑死瞭。
所以,說到現在,五個小組出來瞭:
天津——沈陽結論:天津獲勝
西安——鄭州結論:鄭州發展空間大
成都——重慶結論:成都發展空間大
武漢——長沙結論:武漢獲勝
南京——杭州結論:杭州目前領先
當然,這個答案並不絕對,小組賽的這十個城市,包括不參賽的二線強龍頭城市都挺不錯。至於還有一些地域性的,比如福州——廈門,這倆基於政治問題暫且不談。大連、青島、珠海、三亞,都是強二線城市,前面也說瞭,小而美挺好。
而安徽、江西、貴州、雲南、蘭州、廣西、寧夏、內蒙、西藏、新疆、青海。安徽和江西是處於東部經濟帶的邊緣,也不在中部催化的中心,比較尷尬,去搶強二線就好。廣西怎麼定位筆者看不清楚,或許廣西自己也不清楚。至於其他幾個省份,搞人均 GDP 比搞大城市有意義,不如過如果可以期待一下引渤入疆工程,筆者就比較看好新疆。
*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樓市參考立場,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