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四實習時,在公司認識一位學姐,因為師出同門,所以成瞭無話不談的對象。
進入社會幾年的學姐,私下常跟我抱怨:錢不夠用。
說是每次工資一打到卡上,就被自動劃走瞭大半部分,用來填卡債。
熟悉之後才知道,學姐每次買東西都愛跟風。
同事推薦什麼東西,她就一臉開心,也不管自己用不用得上,直接回復對方:買買買,回去鏈接發給我。
一點都不猶豫,先買瞭再說。
公司組團去旅遊,也不考慮自己經濟情況,先報瞭名再說,錢不夠,信用卡來湊,慢慢還就是瞭。
學姐一直覺得,大傢都買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買瞭肯定不會虧。
就是這樣的跟風消費觀念,才導致瞭 " 月光 ",以致於現在不停地拆東墻補西墻。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年輕人,他們透支金錢為消費欲望買單,用卡債賭明天。
【2】
我在日本求學的時候,有一次和同學去商場買耳機。
正好遇到一對來自中國的姐妹,因為語言不通,便找瞭我們當翻譯。
她們穿梭在各大名牌店裡,毫不眨眼地買包、刷卡,出手之闊綽,讓我有點吃驚。
從她們的聊天內容中得知,她們都是很普通的工薪階層,本身對包也不是很講究。
隻是背著名貴的包,在同事之間,看起來倍兒有面子。
包上最好有個大大的 logo,顏色要足夠亮麗,能一眼看出來的最好。
但她們工資的增長幅度根本比不上買東西的欲望,每個月都會填信用卡的窟窿。
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期《奇葩說》,辯題是:該不該刷爆卡買包?
辯手顏如晶提到:消費最好的體驗是 " 剛剛好 " 的那個瞬間,爆卡就是過瞭。
雖然我們現處的消費社會,一直在提倡 " 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各路商傢也不遺餘力地將各類節日,變成購物狂歡節。
但在你不具備充足的消費能力時,千萬別用超前的消費標準去剁手。
否則看起來再精致的人生,都會建立在債務之上,這樣的生活難道不焦慮嗎?
曾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一個還在上大學的姑娘,看見同寢室的妹子買瞭一個名牌化妝品,虛榮心驅使,也想入手一個。
剛開始用的螞蟻花唄,很方便,後來想買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貴。
沒錢的時候又拉不下臉來跟同學借,就用瞭很多借貸軟件。
朋友圈裡看起來光鮮亮麗,生活中的她卻到處借錢,基本上是為瞭填補窟窿。
後來窟窿填不上瞭,隻好休學。
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很多時候我們的消費,隻是為瞭滿足一下虛榮心。
生活中,具有價值並且發揮作用的資源,其實隻占兩成。
同樣的,人的日常消費活動中,能滿足人生活所需的消費行為隻有百分之二十,餘下的大部分都是非理性消費。
其中非理性消費中,虛榮型消費占據瞭很大的比重。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花不必要的錢,因為沒有人會為你的卡債買單。
【3】
雙十二的時候,朋友在微信上,分享給我很多鏈接,問我要不要趁著打折買東西。
點開一看,全是護膚品、彩妝、洗發水,衛生紙等東西。
我說最近不缺這些,等缺瞭的時候再買。
朋友著急瞭:打五折哎,買到就是賺到,不買不是中國人!要虧錢的!
哭笑不得,我知道她是好意,想幫我省錢,但我確實還用不到那些東西。
朋友是典型的屯物癖,我之前去她傢吃飯,簡直被驚呆瞭。
靠墻的位置擺放著好幾箱衛生紙和成堆的鞋盒;
化妝臺上很多化妝品和成套的護膚品,連包裝袋都沒拆開,隻是放在那邊當擺設;
衣櫃幾乎要爆開,很多新衣服被堆在椅子上 .......
即使是這樣,她還是要瘋狂剁手,用她的話說:打折的時候不買,感覺好像虧瞭十幾億。
而這些東西,都是她用花唄和信用卡買的。
昨天,朋友突然給我打電話,說這個月的工資有延遲,快還不上花唄和信用卡的錢瞭,讓我先借她一點。
我有點吃驚,以為朋友隻是愛買東西,但沒想到居然買瞭這麼多,而且把工資的大部分都用來還卡債瞭。
我勸她今後少買點,或者用完瞭再買,她一臉委屈:反正以後都會用到的,既然有折扣,為什麼不幹脆一次性買完。
不管是跟風型消費、虛榮型消費,還是屯物型消費,對於這些喜歡瘋狂買東西的人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遠離誘惑。
比如說:
卸載淘寶等購物軟件;
取消關註任何購物頻道,隔絕信息流;
把每個月的工資收入,按比例分成 3 份,一份用來還債,一份用來生活,一份用來定存。
這樣既能減少自己消費的機會,又能省下一筆錢。
何常明在《自控力》中寫道:人生有兩種痛苦,一種是努力的痛苦,一種是後悔的痛苦,而我認為後者要比前者大千倍。
所以年輕的時候,不要透支自己的金錢為欲望買單,不然隻能在卡債的痛苦中越陷越深。
【4】
有本書叫做《巴比倫最富有的人》,書中提到:奴隸的意思是欲望大於自己理性的人。
巴比倫的奴隸,就是因為貪心不足,欠瞭太多債務,不得不賣身為奴。
他們之所以會淪落到那樣的地步,是因為無法約束自己的欲望。
而自由人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們會采取行動,讓自己從這樣的窘境中解脫出來。
希望我們都是理性的 " 自由人 ",數量做減法,質量做加法,合理消費,量入為出,讓自己從欲望和卡債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