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億 " 土豪 " 並購 中遠海運重組後 " 買買買 " 路徑探尋
導讀:自中國遠洋海運 2016 年年初正式成立以來,集團在股權收購上的步伐就明顯加快。記者梳理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公告及集團官網發現,從去年 4 月至今,中遠海運集團至少進行瞭 9 項股權收購,涉及金額超 730 億元人民幣。
本報記者 彭蘇平 上海報道
7 月 9 日晚間,中遠海控 ( 5.350, 0.00, 0.00% ) (601919.SH;01919.HK)和上港集團 ( 6.700, 0.04, 0.60% ) (600018.SH)共同宣佈瞭一樁集運市場迄今為止的最大買賣:擬要約收購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100% 股權,作價 492.3 億港元,約合人民幣 429 億元。
根據方案,若要約獲全數接納且交易完成,中遠海控將持有東方海外 90.1% 的股權,上港集團則持股 9.9%。以此標準計算,中遠海控最高將付出 386.53 億元的收購金額。
今年以來,中遠海控頻頻曝出股權收購事項,標的涉及碼頭港口、鐵路港口及集裝箱運輸等多種業務,收購金額從 2 億元到此次的數百億元不等。
事實上,自中國遠洋海運 2016 年年初正式成立以來,集團在股權收購上的步伐就明顯加快。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公告及集團官網發現,從去年 4 月至今,中遠海運集團至少進行瞭 9 項股權收購,涉及金額超 730 億元人民幣,其中七成以上是港口或碼頭資產。
今年上半年,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在接受媒體時采訪時指出:" 中遠海運集團的整合,就是要通過‘做大’,維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讓中國航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有充分地位,從而讓我們的運力規模與中國的經貿發展相匹配,服務國傢戰略。"
盡管從數據上來看,這些公司有的資不抵債,有的虧損連連,但是對於中遠海運而言," 錢 " 不是問題。航運界網高級顧問徐劍華對記者表示,集團當前正處於高速發展期,無論是航運還是港口都需要擴大規模,並補足短板,為兩者的協同奠定基礎。
730 億土豪收購
去年 4 月 8 日,在成立後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中遠海運集團便宣佈瞭一件大事,即與相關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以 3.685 億歐元的價格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比港)67% 股權。
據悉,該項目是集團成立之後簽署的首個海外收購項目,也是原中遠集團 " 特許經營 "6 年後 " 艱難 " 拿下的實質性成果。" 萬事開頭難 ",此後,集團收購的序幕漸漸拉開。
僅 2016 年,中遠海運在比港之外,又入股瞭 3 個碼頭,分別是荷蘭鹿特丹 Euromax 碼頭(35%)、阿聯酋阿佈紮比哈裡發港(90%)和意大利瓦多碼頭(40%)。雖然股權比例不全部在 50% 以上,但是均處於絕對或相對控股位置。
今年年初,中遠海運又買下價值約 58 億元人民幣的青島港 16.82% 的股份,其中 26 億元以現金結算,剩餘部分以所持其他股份資產置換。
進入 5 月份,中遠海運 " 買買買 " 的步伐更是停不下來。短短 3 個月內,集團公佈瞭 4 筆收購,其中除瞭上港集團 15% 股份和西班牙 Noatum 港口控股公司 51% 股份之外,集團還部署瞭一個位於哈薩克斯坦的 " 無水港 ";7 月上旬,從年初就傳得沸沸揚揚的收購東方海外 " 緋聞 " 也終於坐實。
若按照收購東方海外 90.1% 股份計算,中遠海運集團需付出 386.53 億元人民幣的代價。記者統計以上收購事項,截至目前,總金額約有 732.02 億元人民幣,且這個數額未包括幫助個別項目償還債務的部分,也未包含全部碼頭的運營部分。
這些項目,最高的就是對東方海外的收購,最低的則是對瓦多碼頭 40% 股權的收購,交易金額為 5000 多萬元人民幣。而如果算上投資、運營等其他開銷,則遠遠不止這個數字,根據當時的公告," 總代價為 5300 萬歐元 "。
如此眾多大手筆收購事項,資金來源是什麼?在多數公開資料中,集團或上市公司都未明確說明,但是從部分收購草案中,可以窺見大致路徑。例如,在 Noatum 港口股份收購中,中遠海控表示,資金來源為內部資金及銀行貸款,收購東方海外的方案中也有類似表達。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銀行 ( 3.650, 0.01, 0.27% ) 已經為東方海外的收購主體提供瞭貸款承諾,待交易實施之時,將安排其境外分支機構向該主體提供總金額不超過 65 億美元的銀行過橋貸款。從交易體量來看,銀行貸款額度可以覆蓋全部交易金額。
" 買買買 " 的邏輯
中遠海運通過投資、收購漸漸提升瞭在全球尤其是歐洲航運市場的影響。
不過,其購買的這些資產,乍一看並無吸引力。例如,西班牙 Noatum 港口和荷蘭 Euromax 碼頭均資不抵債,且前者尚未實現盈利;而意大利瓦多港口下的兩個碼頭均處於虧損之中。
在這 9 個公司或集團中,除去情況不詳的幾傢,在收購時期上一年度凈資產為正且盈利良好的的僅有青島港和上港集團兩個國內港口公司。而這兩傢也是收購溢價相對較高的,青島港達 122.7%,上港集團則達 77.59%。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港航界的收購標的並非一定要盈利,很多情況下是出於規模化、集約化的考慮。徐劍華也稱,中遠海運集團之所以在重組之後加快瞭對外收購的步伐,主要是能力和需求兩方面點原因。
" 原兩大集團合並誕生瞭世界第四大班輪公司,新集團無論是港口還是航運業務均顯著提升,而運力增長對碼頭資源也提出瞭更高的要求。" 徐劍華說道。
" 港航聯動 " 是中遠海外加快佈局的核心邏輯。中遠海運集團董事總經理萬敏曾表示,港口是集團全球網絡佈局的基礎和戰略支撐點,與航運物流及產業鏈上下遊相關業務形成瞭相互促進的格局,集團將立足於港口與航運協同發展的 " 雙輪 " 優勢,努力打造全球業界的領先者。
在這樣的思路下,中遠海運在港口佈局上可謂 " 不遺餘力 " 瞭,尤其是航運界的 " 兵傢必爭之地 ":地中海區域的港口。業內人士介紹,地中海港口是連接非洲大陸的重要樞紐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也是中遠海運不斷在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碼頭 " 積極 " 佈局的原因。
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航運企業的龐大船隊以及所屬聯盟的協作,也會為港口方帶來穩定的業務來源。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中遠海運集團獲悉,2008 年剛剛接手希臘比港時,比港也處於虧損狀態,但是 2011 年起開始實現全年盈利,並逐年增長,2016 年,比港實現營收 1.035 億歐元,同比增長 3.6%,稅後利潤 2852 萬歐元。
在中遠海運港口收購的眾多標的中,鹿特丹 Euromax 碼頭的代價相對較大,中遠海運不僅需要支付高額收購費用,還需要償還一筆不小的欠債(8400 萬歐元),而這個公司當時資產凈值為負。不過,公司方面稱," 若考慮合同約定將股東往來賬 1.29 億歐元兌換為收購標的公司的股份溢價及權益,標的公司凈資產情況將好於資產評估日賬面數據。" 徐劍華指出,這更多是一種戰略層面的投資,所以對盈利等方面的要求就相對降低瞭。
" 一方面看好它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瞭在北歐港口形成突破。" 徐劍華提到的 " 北歐 ",並非一般而言的斯堪的納維亞地區,而是相對地中海港口的、位於歐洲西北部的區域,目前,這塊市場被馬士基碼頭、和記黃埔港口、新加坡港務集團、迪拜環球港務集團等牢牢 " 守住 "," 新角色 " 進入並不容易。
一系列的合並重組,效果已開始顯現。近期,中遠海控發佈的上半年預盈公告顯示,預計上半年經營業績同比將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 18.5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