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購戴姆勒背後:錢主要來自兩財團?

02-27

導讀:2 月 26 日,吉利汽車發佈最新公告稱,公司並非吉利控股收購戴姆勒的訂約方,且就該收購而言並無與吉利控股合作。同時稱,公司不排除將來尋求與吉利控股及戴姆勒潛在合作機會的可能性。

來源丨 21 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者丨何芳、張星、俞凌琳

中國農歷新年剛過,中德汽車行業兩則重大新聞打破瞭平靜,兩個此前甚囂塵上的傳言,最終落地。

2 月 23 日,先是中國長城汽車、寶馬中國公司先後發聲,宣佈計劃成立合資公司,首先國產寶馬 MINI 純電動車。

一天以後,2 月 24 日,德國戴姆勒集團和中國吉利集團先後承認,吉利集團在二級市場購買戴姆勒 9.69% 的股份,成為第一股東。

圖片來源:21 世紀經濟報道

然而整個春節都在忙碌的吉利掌門人李書福並沒有停下腳步。德國《明鏡周刊》最新消息,李書福 2 月 26 日以戴姆勒新晉大股東的身份,趕赴戴姆勒位於斯特加特的總部,拜訪戴姆勒高層,並於 27 日,與德國總理的經濟顧問進行會面。德國政府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針對吉利購買戴姆勒股份,2 月 24 日,一位吉利汽車前高管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高端化、全球化、全面提升創新能力與國際化經營能力。

上述高管特別強調," 吉利之所以選擇戴姆勒,主要是後者技術創新能力最強、產品系列最全、潛力最大、股東比較多而且股權分散。至於戴姆勒資源如何被吉利所用?短期來看還用不瞭,主要是戰略佈局。長期來看,技術創新合作、合資都有可能。"

" 其實,參考寶馬和長城的合資,不排除戴姆勒和吉利在中國建立一個新的合資公司。"2 月 26 日,戴姆勒大中華區前高管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進入到另一個級別的平臺之後,雙方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多。

面對合作的種種猜測。2 月 26 日,吉利汽車發佈最新公告稱,公司並非吉利控股收購戴姆勒的訂約方,且就該收購而言並無與吉利控股合作。同時稱,公司不排除將來尋求與吉利控股及戴姆勒潛在合作機會的可能性。

不可否認,吉利以很快的速度收購戴姆勒集團在二級市場的股份,的確是高速運作的成功案例。在中外媒體對於吉利與戴姆勒合作細節連篇累牘的關註之外,吉利與戴姆勒的未來更為值得關註。

這一案例是否涉及反壟斷調查、能否順利過關?吉利入股之後,二者將會產生怎樣的 " 化學反應 "?吉利與戴姆勒是否存在合資可能?會對雙方的合作夥伴以及整個汽車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一系列問題待解。

路透社 2 月 25 日消息稱,就此次股權並購,德國政府方面表示無論從競爭規則還是外商投資規則來說,都沒有對吉利股權收購采取措施的必要,其發言人表示," 由於投資的性質隻是小額股份,沒有必要采取措施。"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吉利不需要獲得國內相關審批。2 月 26 日,反壟斷專傢、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鄧志松律師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 反壟斷審批是常規動作。理論上,這個交易如果涉及在中國和歐盟反壟斷申報,則需要履行法律程序後才能實施。"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並購都要進行反壟斷申報,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當交易構成一項經營者集中,且集中雙方上一年度在全球的營業額超過 100 億人民幣或者在中國的營業額相加超過 20 億人民幣,同時各自的營業額超過 4 億人民幣,都要進行申報。

" 因為涉及到中國和歐洲兩個重要企業,歐洲是否做反壟斷申報要以當地政府的意見為準,中國方面則要以中國商務部的意見為準。" 鄧志松進一步表示。

但無論如何,在成為世界級汽車制造商的路上,李書福和吉利又邁出瞭重要一步。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第一次接觸始於 2016 年

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並非心血來潮。24 日,接近吉利汽車的高層人士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實際上,雙方從 2016 年第三季度就開始有過接觸,雙方曾在北京有過會晤,但是,當時的接觸非常保密,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接觸的內容涉及到收購還是僅是普通的業務接洽。不過,從業務層面看,在吉利收購戴姆勒股份之前,雙方在業務上並沒有什麼交集。

吉利與戴姆勒公開的關於股權收購談判始於 2017 年 10 月,吉利與戴姆勒接洽,希望後者發行新股,以便吉利成為股東,但遭到戴姆勒拒絕。

" 從吉利的角度,大量購進戴姆勒股票,如果可以定向增發,相對於從價格上更有優勢,且也可以在不動聲色的情況下,雙方達成一致即可,不過,從戴姆勒的角度,如果定向增發,實際上是稀釋瞭股票,國外公司更加註重股東權益的保護,這也是戴姆勒拒絕的原因。" 上述接近吉利高層的業內人士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

雖然增發的計劃被戴姆勒否決,但李書福契而不舍,通過二級市場收購終究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

吉利集中從二級市場購買,的確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術,在此過程中,既要避免持股比例超過限額要公告,還要避免因為大量購買引起股價異動,而這些因為都會影響到吉利的收購計劃。

背後財團是興業銀行和摩根士丹利

此次吉利通過二級市場購買的戴姆勒股票總額占到瞭 9.69% 之多,涉及的金額高達 90 億美元。

對於這筆巨資,之前有國外媒體報道是由李書福個人購買,並通過一傢名為 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td. 的公司持有。

不過,李書福隨後回應,此次收購並非是他個人行為。

而吉利汽車在其官微中也表示:吉利集團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實現交易資金的自我平衡,沒有使用中國境內資金。

記者從上述人士方面瞭解到,此次收購戴姆勒,吉利得到瞭海外財團的支持,而該財團主要由興業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組成,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資金來源於摩根士丹利。不過,吉利方面並未對此作出回應。

" 得到財團的支持很正常,僅從財務投資的角度,吉利收購戴姆勒就具備很好的投資價值。" 業內人士分析。

根據 2 月 3 日戴姆勒集團在斯圖加特總部發佈的 2017 年業績,財務方面,戴姆勒集團 2017 年息稅前利潤 146.82 億歐元 ( 2016 年 129.02 億歐元 ) ,明顯高於上年水平;凈利潤再創新高,達到 108.6 億歐元 ( 2016 年 88 億歐元 ) ;每股盈餘增至 9.84 歐元 ( 2016 年 7.97 歐元 ) 。

戴姆勒計劃今年每股分紅 3.65 歐元,這比 2017 年的 3.25 歐元有很大增長,而分紅總額也創下記錄,達到 39 億歐元 ( 2016 年 35 億歐元 ) 。

李書福 90 億美元收購 9.69% 之多的股份,市盈率隻有五六倍,以 2017 年分紅計,股息率就超過 5%。

圖片來源:21 世紀經濟報道

戴姆勒、吉利的聯盟效應

研究戴姆勒與吉利的未來,首先要清楚吉利投資戴姆勒的真實需求是什麼?

從戴姆勒的角度看,實際上,由於股權分散,戴姆勒集團一直試圖尋找長期戰略投資人、有很強烈的穩定股權結構的需求。" 與寶馬集團的匡特傢族超過 40% 的股權相比,股權結構穩定可以抵禦資本市場的波動,符合戴姆勒長期發展的利益。" 上述戴姆勒前高管表示。

針對吉利投資戴姆勒,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傢 Max Warburton 表示:" 尚不清楚吉利需求何在和如何實現,但我們認為這是中國汽車更多參與歐洲汽車產業大舉動的一部分。在給歐洲汽車業帶來十年高增長和利潤後,中國想要回報,想要更直接地獲得技術、品牌和利潤。"

對於收購戴姆勒的目的,李書福的回答是:" 我們必須刷新思維方式,與朋友和夥伴聯合,通過協同與分享來占領技術制高點。對戴姆勒的投資正是出於這種戰略思考。很高興能在戴姆勒未來發展道路上伴隨其成長,助力其成為電動出行和線上技術服務領域的佼佼者。"

據路透社和德國《圖片報》的報道,吉利的這一舉動是想得到戴姆勒的電動車電池技術,並與戴姆勒在武漢建立電動車合資企業或是形成戰略同盟,以對抗蘋果、谷歌和亞馬遜,合作將在自動駕駛和網聯汽車上展開。

從吉利的角度來看,吉利想變成世界級的企業還有距離,但從產量來講,吉利目前年產量隻有一百多萬臺,還遠達不到世界前十名。要從本土企業變成世界級企業,無論從量上還是技術上,都需要有所突破,戴姆勒或許能在這方面為它提供助力。

國際上流行的入股是以聯盟的模式,如雷諾與日產互相持股,形成聯盟,交叉持股。若按照這種模式,入股戴姆勒是第一步,未來戴姆勒或許會入股吉利,交叉持股,形成聯盟,拿出一兩款平臺來開發產品。

不排除合資生產電動車

在吉利收購戴姆勒 9.69% 股份消息爆出的第二天,2 月 25 日,北汽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與戴姆勒股份計劃共同投資超過人民幣 119 億元(約合 15 億歐元),打造雙方合資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新的豪華車生產基地。擴大梅賽德斯 - 奔馳乘用車的本土生產規模,以滿足未來中國市場的需求。

這或許是戴姆勒安撫合作夥伴的一劑定心丸。但吉利入股戴姆勒後,合作將在哪些方面值得關註。

" 戴姆勒在國內有四條合作戰線,一是北汽奔馳,二是比亞迪,三是福汽奔馳,四是北汽新能源。從這四條線講,無論是應對雙積分政策還是產能的挑戰,戴姆勒都不缺資源。戴姆勒並沒有現實需求去找另一個合作夥伴。"26 日,一位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

不可否認,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比亞迪、北汽、吉利分別排前三位,比亞迪和北汽也不希望奔馳技術、品牌、設計流入外部,形成市場競爭。如戴姆勒和吉利建立合資企業,現有兩傢合作夥伴是不會同意的。

" 戴姆勒 EQ 電動車剛剛起步,現有的合作夥伴足以支撐這兩年的成長,和吉利的合作應該是出於長遠考慮。" 上述分析師表示。

但在電動車領域的合作上,吉利的訴求很大。該分析師認為,吉利雖然電動車量不少,但除正在發力的帝豪以外,很多都是知豆、康迪等 " 小車 " 的貢獻。

帝豪也隻是中端、A 級車產品。在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趨勢情況下,吉利可能需要在電動車技術方面比沃爾沃積累更足的合作夥伴來實現品牌提升,而通過與戴姆勒的合作,吉利可以迅速切入電動車領域。

但依然不可否認,戴姆勒與吉利的合作的確具有想象空間。" 吉利目前向上的勢頭,以及作為民營企業,更加靈活的機制,不失為好的合作夥伴。" 上述戴姆勒前高管表示,當然中國政府在新能源合資方面政策的開放,也是重要的合資前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李書福能否進入監事會?

確切地說,吉利與戴姆勒的合作如何展開,李書福進入戴姆勒監事會是第一步。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德國輿論已經存在反對聲音。據瞭解,德國的上市公司采取監事會+管理委員會的二元管理結構,監事會不參與公司具體日常管理。監事會和董事會成員不能交叉任職。監事會一般由分別代表股東及雇員的監事組成,股東大會隻選舉監事會中的股東代表。

理論上看,作為大股東的李書福,有很大可能進入戴姆勒監事會。德國采用大監事會、小董事會(即管理委員會)的模式,監事會有任免董事會成員並決定董事報酬的權力,雖然不參與具體管理,但也對董事會擁有一定的領導權,董事會實為公司的經營執行機關。

" 下一步如何合作關鍵取決於吉利是否能在董事會或監事會裡取得席位,如果按照李書福所言,要助力戴姆勒成為電動出行和線上技術服務領域的佼佼者,一定要取得席位,才能幫它在具體運營層面取得突破,隻是通過股東大會的形式,則無法對戴姆勒日常業務產生太大影響。" 上述分析師認為。

但是,不到 10% 的股份,可能讓吉利處於具有決策權的邊緣,通常來說會跟機構來談,形成一個支持它的松散聯盟,然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在取得董事會席位後,關鍵在於能不能跟機構投資者聯合起來,就像德國政府一樣 " 聯合組閣 ",這樣下一步運營層面會容易得多。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