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勾搭”指南:春天的故事

03-09

互聯網時代,如何遇見對的人,好好談一場戀愛?遇見不對的人,又該如何優雅地說再見?我們將用 4 篇文章,分別從相識、相戀、猜疑、分離的角度,探討互聯網時代人們在感情中的相處模式。這是本系列的第一篇。

雖然很多地方還在經歷春寒料峭,但身處廣州的各位愛范兒單身狗們已經妥妥感受到瞭春(xia)天(tian)的來臨:辦公室裡呼呼運轉著的空調,一點都沒能減少渾身上下的燥熱感。

傳統意義上,春節過後的第一個節氣便是驚蟄。常言道,正月啟蟄,萬物出乎震。在這個蟄蟲們驚而出走的季節裡,人類也因為日漸回暖的天氣而蠢蠢欲動。

(圖片來自:百度貼吧)

春心就這麼蕩漾起來瞭。

不過跟傳統中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定終身,以及前人們飛鴿傳書訴衷情的方式不同的是,成長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充分利用網絡創造出瞭自己的戀愛養成方式。從春心萌動,到情投意合,再到黯然分手,一切都遵循 " 千裡姻緣在線牽 " 的最新生存法則。

今天我們就先從第一步——互聯網式 " 勾搭 " 說起。

搭訕的技術演進

你來自雲南元謀,我來自北京周口,我牽起你毛茸茸的手,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

這是一則很有年代感的段子,不過無論在哪個時期,有繁衍目的的動物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被異性所吸引。這已經成為瞭一種本能。

" 我爸先看上瞭我媽,但隔瞭好久才說上第一句話。" 當豆豆說起爸媽的認識經過時,總覺得有點 " 恨鐵不成鋼 "。

在那個雖然不是包辦婚姻、但男女還是多少有點授受不親的年代,盡管自由戀愛已經越來越流行,年輕人們整體上來說還是偏害羞的。大膽點的直接自己去遞情書,矜持一些的可能得通過好幾層熟人關系才能約到對方出來見上一面。

(圖片來自:電影《芳華》)

等到瞭豆豆表姐這一代,作為第一批 90 後的她有瞭更多的選擇,但仍然有很多不便。

聽表姐說,她原來還得算著每月的幾百條短信包夠不夠用,跨運營商的話費太貴瞭,就去買 201 電話卡用宿舍的固定電話‘煲電話粥’。

但是到瞭豆豆這一代,情況就大不一樣瞭。她不像表姐一樣,還經歷瞭寫情書、打電話、發短信的時代,微信的誕生直接讓她過渡到瞭 " 掃碼 " 式搭訕時期。

她和現在的男朋友就是通過微信搭上線的。很偶然的一次,正在宿舍裡百無聊賴的她試著玩瞭一下搖一搖,結果就認識瞭同校的他。

工科男的他比想象中還要內斂。雖然也是出於無聊玩瞭一下搖一搖,但他並不擅長於交際,最開始的一段時間隻知道給豆豆的朋友圈點贊,最多就回復幾個表情而已。

相比之下,豆豆反而比較積極主動。在一段時間的 " 尬聊 " 之後,兩人已經從剛開始的 " 點贊之交 " 發展成瞭 " 鬥圖戰友 ";後來在線下見過面之後,兩人就正式在一起瞭。雖然宿舍區離得較遠堪比異地戀,但有瞭這些互聯網通訊、社交工具的幫助,除瞭每天熟睡的幾個小時之外,兩人幾乎 " 形影不離 "。

不過豆豆也承認,雖然互聯網幫助人們縮短瞭社交距離,也降低瞭相識的難度,但曾經那種因一封手寫情書而臉紅心跳的感覺也不復存在瞭。

總覺得有什麼東西變瞭味兒。

如果說豆豆傢的幾代人還隻是因為科技的進步而完成走心的 " 脫單 " 的話,那麼在移動互聯網的這股發展潮流中,最原始的人類社交本能正催生出更多魔幻的故事。

PUA 的流行,可能就是人類搭訕技術演進進入全新階段的一個標志。

PUA 的全稱是 Pick-up Artist,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把妹達人,泛指那些已經在吸引異性方面形成系統方法和理論的男性(大部分都是指男性)。

在互聯網時代,這些 " 搭訕藝術大師 " 借助更加多樣的渠道和方法,把 PUA 文化推向瞭一個新的高潮。

" 野生 PUA 大師 " 老唐多年的實踐經驗完全可以出一本書瞭。他給愛范兒(微信號:ifanr)" 傳授 " 瞭很多,比如,搭訕可以先從線上開始,因為這樣有足夠的反應和思考時間,並且可以充分揚長避短,降低 " 見光死 " 的可能性。

(圖片來自:The Daily Beast)

具體操作的話,在不同的平臺上側重點還不太一樣。類似在微博、Instagram 等社交軟件上,如果想要在一群普通網友中脫穎而出、對自己產生興趣,首先就得把自己的賬號當成一個好的產品來認真 " 運營 ":

賬號內容不能太 Low,也不能一味吹捧,要結合妹子的興趣來產生獨特的觀點和討論,讓她有興趣回復你;保持一段時間的互動之後,再找個恰當的時機加微信。

而如果是陌陌、探探這種目的性比較強的社交工具,要采用的方式就又不一樣瞭。在這種 " 快餐文化 " 平臺上,通常都是短線操作,但你又不能表現出自己是為瞭約炮,而是要用一種比較平和的心態去適當 " 勾搭 "。

這裡他又拿出瞭兩套 " 理論 ":接吻理論和狐貍理論。

這就像接吻,男生應該選擇在接吻時當主動停止的那個人,這樣才會有機會讓妹子主動來吻你;而泡妞就像打獵,你的對象是一隻膽小敏感但是好奇心又很重的狐貍,追得太緊瞭就會跑,要想辦法讓她停下來回頭看,這樣才有機會一槍撂倒。

對 " 搭訕高手 " 們來說,這些 " 套路 " 都是小兒科,用得太多反而不好玩瞭。而無形之中的撩反而更致命,老唐就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我經常想不明白妹子到底喜歡我哪裡。

這,也許就是 PUA 的最高境界吧。

所有的社交產品最後都會變成約炮神器?

讓 PUA 走上 " 神壇 " 的,正是越來越火爆的互聯網社交。

前幾年,在互聯網社交剛剛開始在國內火起來的時候,網上曾有過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做《互聯網約炮聖地 TOP 10》。其中,無論是豆瓣、微博、陌陌、百度貼吧、知乎等社交產品,還是本來就打著找對象旗號的世紀佳緣等,都 " 榜上有名 "。

當時,評選出這份榜單的 i 黑馬在文章中寫道:

或許你的產品和平臺並不是為約炮而生,但是約炮卻能讓你的產品迅速成功——這或許將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種‘原罪’。

這股趨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盛,也正愈演愈烈。

一向被視為文藝小清新聚集地的豆瓣,因為特別垂直特別有針對性的興趣小組劃分,讓勾搭與約炮有瞭更為便利的實現空間。不用再見面詢問身高體重以及興趣愛好,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然後,約嗎?

曾經火爆一時的咆哮組、吃喝玩樂組、文藝青年裝逼會等知名小組,甚至於各種租房、學術小組,都這麼不知不覺地幹起瞭 " 兼職 ",成為瞭文藝青年們無處安放的荷爾蒙集散地。

好好的校園社交巨頭人人網,一開始多麼單純美好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來 " 上人人找朋友 " 的口號,就變成瞭 " 上朋友找人人 ";開始押寶直播業務之後,首頁上充滿荷爾蒙氣息的主播小姐姐們,也讓人有瞭更多的想象空間。

就連一向走高冷路線的知乎也未能幸免。在 " 智慧是一種新的性感 " 的今天,這個以高知用戶群體為主的知識社區,正在形成一種全新的社交吸引力——先探討問題,再加深聯系。

而除瞭這些後來 " 不務正業 " 的產品之外,還有很多平臺一開始就是沖著荷爾蒙來的。以陌陌、探探等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產品的出現,讓熱血沸騰的年輕人們有瞭更多施展空間。

張小龍曾在 2011 年回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提到,微信的 " 搖一搖 " 功能,就源自於性暗示和性驅動。

性是人的最常見的一種驅動力,所以當一個東西的體驗很符合人最本性的一個觸動的話,那麼用戶就會很喜歡。

先看照片和個人資料,看對眼瞭右滑,不感興趣左滑,玩的就是以顏值和性吸引力為基礎的速配。俗話說 " 食色性也 ",這種產品邏輯很赤裸裸,卻剛好符合人類社交的最根本需求。

(圖片來自:電影《戀愛回旋》)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靠著社交,騰訊拿下瞭移動互聯網時代除瞭遊戲之外的另一大流量入口,笑看潮起潮落;靠著擊中陌生人社交的痛點,陌陌在社交巨頭們之中突出重圍,不僅撐起瞭近 40 億美元的估值,還在近期斥巨資吞下瞭同領域的另一大陌生人社交產品——探探。

互聯網,也許正讓人類的社交史進入一個既前衛又返古的時代。科技改變瞭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讓我們空前靠近;我們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直面人性,一切套路和矜持都能被輕易地撕去 ……

也許正如老唐所言:

套路太多反而深受其害,我隻想當個單純的人。

題圖來自:The Attraction Method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