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親口宣佈,微信的月活數已經超過 10 億。
其實業內對微信的新高已習以為常,但這個數據的心悸之處在於:如果按照粗放標準,微信已經基本完成對於中國上網人口的全覆蓋;而反過來,對於相當一部分中國人口來說,互聯網就等同於微信。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剛公佈的《第 41 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中國網民規模為 7.72 億,其中手機上網用戶為 7.53 億;而來自 QuestMobile 的《2017 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報告》則表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 10 億。
單就影響力層面,這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具統治力的民用產品;而從權衡側看,也是發展最如履薄冰的作品。微信已經徹底成為社會意義上的公共基礎設施,這毫無疑問。
作為騰訊和張小龍的封神之作,微信誕生以來的產品和行業分析已經數不勝數,今天借著 10 億的裡程碑數據,隻談一點個人思考:微信從輸入輸出系統,向社會化操作系統的轉型——而這應該也是規模增長步入尾聲後,市場想聽到的下一個故事。
其實從 2012 年後發制人,擊敗雷軍的米聊和來自香港的 Talkbox 那一刻起,微信的一騎絕塵就已可預期:網絡效應決定瞭通用強關系的贏傢隻能有一個,而通信本身就是移動互聯網的第一高頻度剛需,騰訊的安身立命之本。10 億的月活數據雖然驚人,但從基因到實力,微信確實贏得名正言順。類似騰訊,阿裡等巨頭前幾年在手機領域的淺嘗輒止,是一個道理。
而微信成為今天的巨獸,體系復雜程度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也難覓參照物:
1)通信體系,盤踞用戶感知最前端的立身之本,流量到達率最高;
2)朋友圈體系,到達率僅次於通信的社交流量體系,但鏈式傳播的泄洪效率更勝一籌;
3)第三方開放平臺體系,包括老牌的公眾號體系,以及快速崛起的小程序體系;
4)倒流體系,主要支持遊戲和電商,還有各式生活服務,以提供入口的方式為主;
5)其他平臺級體系,包括搜索、內容信息流等,出於種種考慮,基本上處於被雪藏或小試牛刀的階段 ……
6)基礎體系,二維碼、微信支付的崛起,保證瞭以上體系幾乎都能自成閉環。
很顯然,單從紙面看,這已經是一套完整的移動端社會化操作系統,同時囊括瞭流量、人際關系鏈、核心基礎設施、第三方擴展性和場景,與線上和線下同時產生交互,自成體系。其中 1)和 2)定義瞭微信這個產品存在與否的意義,而 3)這個層級則決定瞭微信的上限,以及產業競爭層面的牽制力。
在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稱微信的目標隻是成為 " 最好的去中心化的工具 ",但仔細琢磨就能感覺到,相比當年馬化騰提的 " 一站式在線生活 ",這個目標一點也不小。
從實際狀況來看,微信離這一形態的完善仍有差距。
很大程度上,這源於幾年內公眾號體系的 " 相對疲軟 " ——相對騰訊自身對於這一產品形態的演變預期來說,公眾號體系過早遇到瞭瓶頸。
典型的滯漲現象業內早已經有所感知:訂閱號的整體分發效率低下,而權限更高的服務號則令不少企業困惑,從服務到客戶管理到品牌運營試瞭個遍,絕大多數最後生生做成瞭更低頻的訂閱號。而微信官方除瞭最開始的招商銀行信用卡等少數幾個賬號外,似乎也再沒推出過典型案例。這其中包括騰訊非常想發展的社交電商,導致相當部分的流量被更簡單直接的朋友圈微商攫取。
公眾號的形態代表瞭微信的期望:搭建一個基於通信體系的輸入 / 輸出(I/O)系統,連接整個第三方生態體系。用最早開始使用該功能者之一、" 小道消息 " 運營者馮大輝的話說," 對話即服務,對話即搜索 "。張小龍在 2014 年則給出瞭更文藝的解釋:你如何使用微信,決定瞭微信對你而言,到底是什麼。
兩者表達的核心,其實都在於場景的無限擴展性。有瞭場景就有瞭第三方開發者和服務的介入,同時也能夠進一步盤活朋友圈、微信支付,甚至前文提及的更深層次的資源體系,進而反哺微信本身的產品形態研發。
而選擇處於最前端、同時流量到達效率最高的通信體系作為前沿陣地,也表明瞭微信團隊實現願景的決心。
對不少業內人士來說,這樣的交互方式絕對稱得上新穎,甚至酷炫。但對於更廣泛的企業和用戶來說,卻顯然並不是這麼回事;由於通信體系的超高用戶感知,微信也陷入瞭諸如 " 到底優先運營者還是用戶 ",永無止境的權衡漩渦中。或者說,當時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微信平臺自身來說,都沒有為這樣的形態躍遷做好準備。漸漸的,公眾號演變成為瞭類似 " 半開放 rss" 的純內容生態——當然,理性看這個結果,也是另一種維度的成功。
正因公眾號的瓶頸,才有瞭全新的開放體系——小程序的快速崛起。
誕生一年多以來,這個體系遭遇質疑的時候遠多於褒獎。一方面是出於對微信和張小龍歷來的高預期,另一方面小程序仍然在精進初期。直到今天,小程序的形態在不少普通用戶看來就是一個微信內橋接的手機網頁;而運營者苦苦期盼的朋友圈分享權限也遲遲沒有出現,這一點甚至與老將公眾號相比也落於下風。
但其實對於立志成為 " 最好的去中心化工具 " 的微信來說,一個單一過於強勢的內部系統可能本身就是一個中心化的悖論,尤其是在用戶感知前端,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復雜規則予以制衡,否則就存在壓制整個微信體系健康度的可能。前車之鑒已經出現,服務號的困惑,訂閱號的折疊,都是為瞭盡可能限制與微信主基因——通信,共享同等感知級別的公眾號體系,對於用戶可能的幹擾。
從一個操作系統的角度來說,如果有單一模塊或組件過於強勢,那可能也會影響系統全局的通用性——即使再為人所詬病,不得不承認 " 毫無亮點 " 的 windows 仍然是操作系統的標桿,而瀏覽器一枝獨秀,更酷炫、更激進甚至更經濟的 chrome os 仍然是小眾極客的玩具。
因此,小程序 " 令人大失所望 " 的產品形態可能是註定的產物:正是因為小程序在用戶感知端的 " 被閹割 ",才有可能將微信中的其他基礎設施盤活,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共振;同時盡可能地將勘探權限留給第三方,自然成型良性生態,推動微信成為真正的社會化操作系統——社會化的定義除瞭微信自身的人際、社交屬性外,更重要的是必須由社會第三方自定義形態和架構,不論是線上或是線下,內容或是服務,媒體或是變現,流量收集還是泄洪,隻要不傷害社會化大體系本身,微信都會樂見其成。
而這種社會化的無限嫁接體系一旦成型,雖遠遠談不上顛覆一切,但騰訊幾乎可以對任意領域內競爭對手,施予持續高壓。
例如最近在輿論端和資本界大火的拼多多,似乎讓人看到瞭社交電商這一懸空多年的概念,落地成型的可能性。媒體報道稱他們的月 GMV 已經超過瞭 400 億,足以引起阿裡和京東的警惕。當然,電商是一個集營銷、物流、倉儲、金融等龐雜體系的重運營產業,要從根本上動搖阿裡這種龐然大物的根基,光有量是遠遠不夠的。
此外,我也很期待尚未被微信完全釋放出籠的內容信息流和搜索,主要來自兩點:
1)今日頭條化的痛點,在於高精度和預期內容質量的匹配,除瞭算法持續精進外,社會化關系的引入可能是事半功倍的——畢竟你的熟人社交圈很大程度上能夠定義你本人的口味,這也是今日頭條社交媒體化的最大動機;
2)信息流商業化的潛能,已經被 facebook 證明,搜索也仍然是一個龐大的現金流機器。而在騰訊的最新財報中,廣告營收為 110.42 億元,隻占據瞭 16% 的比例(相比之下 facebook 是 89%,超過 115 億美元),其中還包括瞭視頻、瀏覽器、新聞客戶端等其他產品的營收。即使以 20 億用戶體量的 facebook 類比,微信的信息流廣告潛能也是可期的。朋友圈的商業化被微信極度克制,也讓人更期待 " 看一看 " 在微信內的後續發展。
很顯然,不管他們自己承不承認,微信已經被渲染瞭信息瀏覽(由於信息流的存在,視頻等高時長應用也可進入其中)、電商、金融支付、通信、社交網絡、遊戲等高頻需求的基因,可能隻有地圖導航等少數剛需沒法在自身架構內走完全流程,而獨占鰲頭的用戶時長也證明瞭其社會化架構的完備性。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化操作系統的成型,微信全架構全產業鏈輻射能力毋庸置疑的同時,也必定會迎來更微妙的監管關系。即使關於這點,互聯網巨頭們一向重視謹慎,也絕不能有絲毫松懈——與微信承擔同樣類似架構的 facebook,可是整個 2017 年都在為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