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角度看,區塊鏈為什麼這麼火?

03-1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區塊鏈的概念最早源自比特幣,已經存在 8 年之久瞭。隨著區塊鏈近年來市場熱度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行業及企業開始關註區塊鏈技術領域。今天我將會從社區角度介紹,為什麼區塊鏈這麼火熱?

長期以來,有兩種基礎方式來組織人們進行工作,分別是企業和市場。但我們發現,一種新的基於平臺的組織工作的形式出現瞭。像微信、臉書、iOS 等平臺類產品在互聯網上建立瞭牢不可破的地位,它們雖由各自的公司運作,但接納其他企業在其基礎上創建產品和服務,構成瞭一個強勁的生態系統。

區塊鏈發生的故事與此類似,目前也非常盛行所謂社區的組織結構。我們知道區塊鏈技術起源於社區組織,最早的比特幣區塊鏈,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公有鏈是以社區的方式在運行。以小蟻為例,小蟻是一個社區化的區塊鏈項目,通過 ICO 提供資金支持,通過 Github 貢獻開源代碼,通過提供第三方服務建設小蟻生態,通過發行和交易數字資產擴展小蟻的應用。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介紹區塊鏈社區的整個概念,分別是區塊鏈社區是什麼?區塊鏈項目是什麼?它們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當你聽完後,想來對於區塊鏈為什麼這麼火熱的原由已經瞭然於心。

在此,感謝區塊鏈領域的先行者,他們是區塊鏈社區的新技術、新理念的培育者,本文大量借鑒瞭他們的真知灼見,比如小蟻創始人達叔、量子鏈創始人帥初、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等等,另外還有《失控》作者、網絡觀察者凱文 • 凱利。

一、開源社區與區塊鏈社區

1. 開源社區的定義

軟件開源是什麼?就是把自己寫的系統或者軟件的源代碼公佈出去。一般的軟件僅可得到已經編譯過的二進制可執行文檔,隻有軟件的作者才擁有程序的源代碼。而開源軟件是在開放源代碼許可證下發佈的軟件,其用戶具有自由使用及接觸源代碼,甚至自行修改、復制以及再分發的權利。

先簡單回顧一下開源歷史,開源源自 Unix 最初的發展史,無數頂級的技術專傢參與瞭其中的開發。Unix 是目前還在存活的操作系統的元老瞭,走過瞭 40 年的歷程。

在這之後,Linux 橫空出世。Linux 發佈的時候創始人就決定讓它自由擴散,包括源代碼,隨即引起瞭黑客們的註意,通過計算機網絡加入瞭 Linux 的內核開發。雖然 Linux 並不是第一個開源軟件,但它是迄今為止最為成功和最具影響力的操作系統,在金融、電信及石油勘探等高端市場的核心業務得到瞭大規模的應用。

最流行的 Android 系統也是基於 Linux。Onchain 北京分公司負責人李彥博即是 Linux 內核代碼的貢獻者,如果你用的是安卓系統,當中可能就有他寫的代碼。

小蟻通過 Github 貢獻開源代碼,這個 Github 是什麼?Github 是一個面向開源及私有軟件項目的托管平臺,擁有超過 900 萬開發者用戶。它就像軟件界的 Uber, 是開源項目的標配。

而近年,隨著比特幣及其底層技術區塊鏈得到大量的關註和迅速的發展,其源代碼開源的方式被認為是一種建立技術信任的機制,並成為瞭區塊鏈行業發展趨勢。國內外主流的區塊鏈架構(如比特幣、以太坊和國內的小蟻區塊鏈)均在開源平臺進行瞭代碼開源。

《經濟學人》雜志把區塊鏈比作是信任的機器,它本質的內在的核心的要求就是它是公開的、透明的。開源相當於你把整個食物制作過程讓社區、讓外部的第三方都可以參與進來,可以參與審計,參與評測。

現在我們就知道什麼是開源社區瞭。開源社區就是根據相應的開源軟件許可證協議公佈軟件源代碼的網絡平臺,同時也為網絡成員提供一個自由學習交流的空間。

由於開放源碼軟件主要被散佈在全世界的編程者所開發,開源社區就成瞭他們溝通交流的必要途徑,因此開源社區在推動開源軟件發展的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Github 作為一個分佈式的版本控制系統 , 並不存主庫也就是核心代碼庫這樣的概念,每一份復制出的庫都可以獨立使用,任何兩個庫之間的不一致之處都可以進行合並。

你聽到我剛才說的瞭一個詞嗎?分佈式,區塊鏈的核心概念也有分佈式,它們就像天作之合,把互聯網引入新的時代。

2. 社區是什麼?

我們常常說的社區是指網絡社區。在很多年前,人們把論壇說成社區;即使現在,人們仍然習慣叫一個論壇為某某社區。到瞭今天,我們對網上的社區有瞭更加深入全面的認識,論壇隻是構成社區的一部分,是社區中的公共活動和議論的場所,是組織社區活動和體現社區文化特征的一個平臺。

網絡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也包含瞭一定的場所、一定的人群、相應的組織、社區成員參與和一些相同的興趣、文化等特質。

另外,網絡社區是有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的,就像一個城市一樣,通過制度管理成員、通過平臺塑造文化,有穩定的自我運轉機制。社區的運營者,就像城市的管理者,最核心的職責是建立規則,並不斷優化。

比如,天涯有非常完善的站務體系,很多版主、管理員都是義工,他們用約定俗成的規則和方式治理社區。網絡社區是有邊界的,由於文化與地域的差異,上海人集中的社區,北京人很難融入進去。

社區不是簡單的一群人在一起,而是一群人一起來做同一件事。與此同時,社區與社群也有顯著的區別,代幣觀察就是一個社群,來自於區塊鏈社區,社群的形成由管理者主導,號召瞭一批對代幣行情感興趣的投資者。

假如一個社區的人際關系網絡仍是一個高度以社區創辦者、管理員或明星用戶為中心的狀態,它意味著較大的風險——社區的存活與發展,將取決於那少數的幾個人。一旦這幾個人不堪重負又或者是明星用戶離開,社區很可能將毀於一旦,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在很多社區的發展史上曾反復出現過。要解此結,需要去中心化,把一個高度中心化的網絡變成一個幾乎無中心化的網絡。

無疑,區塊鏈社區與開源社區、網絡社區有著共通之處。我們可以把開源社區看做是網絡社區的垂直社區,就像當當網之於京東,隻不過開源社區比通常意義的網絡社區,歷史更為悠久,組織形式更加純粹。那麼,區塊鏈社區又是怎麼回事呢?

3. 區塊鏈社區概述

區塊鏈社區並不像開源社區是一個嚴格定義的學術詞匯,雖然它隻是近年來才出現,但表達的意思其實非常寬泛。有人把區塊鏈論壇稱作區塊鏈社區,就像巴比特論壇;有時指代區塊鏈行業,就像金融界 / 媒體圈;又或者是區塊鏈項目社區,就像比特幣社區。

現在我講的就是後者,一般地區塊鏈社區指區塊鏈項目社區,圍繞一個區塊鏈項目發展的生態社區,社區包括瞭開發者、志願者、投資者以及相關組織。如果區塊鏈項目進行瞭開源,那麼這個區塊鏈技術開源社區就是狹義上的區塊鏈社區。

由於區塊鏈技術的特性,從一誕生開始,區塊鏈技術就是以開源社區的形式浮現。最早的區塊鏈開源社區就是比特幣。比特幣區塊鏈的核心技術框架采用 C++ 語言開發,共識算法采用 POW 算法,通過工作量(挖礦)證明獲得記賬權,實現全網記賬。因此比特幣社區出現瞭開發團隊、礦工團隊的長期競爭,這是一段很曲折的故事。

比特幣的繼任者是以太坊社區。以太坊是一個圖靈完備的平臺,可采用多種編程語言實現協議,基於以太坊平臺之上的智能合約是以太坊得以出類拔萃的關鍵。智能合約方便用戶搭建各種千變萬化的 DApp 應用,使得區塊鏈開發人員的門檻大大降低,以太坊生態系統也正在高速地成長著。

不過,以太坊、比特幣等公有鏈技術,最大的痛點是對算力要求極高,難以被大規模的商業模式采用。因此,IBM 等機構建立瞭 HyperLedger 開源社區,探索以聯盟鏈的形式將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中落地,也讓區塊鏈技術演化成一種普適性的底層基礎設施技術。

在我看來,區塊鏈社區和網絡社區的區別之一就是它是沒有邊界的,它就像一個宇宙,由一個點爆發和膨脹,有限而無邊界,正如它的核心技術 P2P 一樣,可以在任何時候自由加入、自由退出。

在 P2P 對等網絡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

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組織結構,使得每一個社區成員均成為瞭一個微小且獨立的貢獻者,參與到區塊鏈項目的發展中來。

當然,區塊鏈項目的組織形態並不必然以社區存在,這會在第二章節中區塊鏈項目的區別展開。

二、區塊鏈簡史與項目發展

1.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

區塊鏈技術的首次也是最著名的應用是比特幣,一個在 2009 年 1 月 3 日正式上線運行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應用,它的創始人叫中本聰,但目前大傢並不知道此人的真實身份。

喬佈斯曾說過:那些瘋狂到認為自己能改變世界的人,就是那些能改變世界的人。中本聰無疑就是這樣的人。2008 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這一年的 11 月 1 日,中本聰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郵件組列表中發表瞭一篇論文,陳述瞭他對數字貨幣的新設想,也就是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

不同於現代國傢發行的貨幣,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它由分佈式網絡基於數學計算產生,總量恒定,所有交易由全網節點共同記賬確保其不可篡改,依靠密碼學保障網絡安全,賬戶具有匿名性,軟件的代碼開源,更新與發展依靠社區自治。

比特幣從一個倍受爭議的虛擬代幣,經過數年的發展逐漸從極客的小圈子,經歷為世界各國敵對、懷疑以及接受、認可的過程,這也是它的社區不斷壯大,生態不斷豐富的過程。

如今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已經遠遠超出瞭這種貨幣,其發展歷程如同愛麗絲夢遊仙境般奇妙。

先是有人發現用比特幣可以做小額跨境支付。隻要用人民幣買比特幣,再賣出成美元,就完成瞭跨境支付。於是誕生瞭 Circle 這樣的公司,拿到瞭 5000 萬美元來自高盛的投資。

然後又有人說這還不夠直接。我可以另外做一個區塊鏈,在這個區塊鏈上可以記錄各種國傢的貨幣間的轉賬和交易。於是就誕生瞭 Ripple,要做 SWFIT 2.0,成為未來銀行間的清算標準。

還有人說我可以用區塊鏈記錄各種股票,於是誕生瞭納斯達克的 Linq 項目,和小蟻最初的構想類似,做非上市公司的股權登記和交易。

又有人說我可以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特性,寫入數據進行公證,於是有瞭 Factom 項目,幫助洪都拉斯政府用區塊鏈登記房屋產權;

然後又有一個 19 歲的加拿大神童說,你們都用區塊鏈記錄數據,我建立一個記錄程序代碼的區塊鏈,於是有瞭以太坊項目,試圖將人類語言書寫的商業合同變成計算機語言編寫的可以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

我們發現這和互聯網很像,最開始的互聯網隻是用來發電子郵件的。但是因為互聯網的開放和自由,逐步演化出瞭 BBS、Web、博客、微博、移動互聯網、O2O 等各種形態的創新。區塊鏈正在經歷著類似的發展路徑。

歷史不會簡單重復,卻總是那樣似曾相識。

2. 區塊鏈項目的區別

2017 年區塊鏈正在風口上。各種區塊鏈的項目頻繁上馬,一時間好像隻要是網絡項目不和區塊鏈掛鉤上就 OUT 瞭,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並沒有分清楚它們有什麼區別。

區塊鏈從類型上分為三類,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主要區別是訪問和管理權限不同。比特幣、以太坊、NEO 都是公有鏈。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以及山寨幣是區塊鏈 1.0 的應用,後來出現瞭一些如強匿名 DASH、ZEC 的創新幣種。

區塊鏈 2.0 的典型代表是以太坊(Ethereum)和超級賬本(hyperledger),分別代表瞭區塊鏈的兩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應用於公眾的公有鏈和應用於企業的聯盟鏈。

以以太坊為例,在這個底層技術平臺上大傢開發出瞭一系列的應用,比如預測市場平臺 Augur、電競平臺 Firstblood、雲計算平臺 Golem 等等,還有一些強大應用也是以公有鏈的形式存在,比如審計公證系統公證通、防偽溯源商用平臺印鏈,特點是技術和應用場景深入結合。

與以太坊類似的區塊鏈 2.0 應用還有哪些?比如去中心應用平臺量子鏈、智能資產系統元界等等,另外還有多區塊鏈瀏覽器 IPFS 和區塊鏈互聯網絡 Cosmos, 最終都是擴展區塊鏈技術與應用邊界,構建一個價值傳輸協議實現價值互聯網的變革。

以上應用可以說是貨真價實的區塊鏈項目,要麼是核心區塊鏈基礎層,要麼是應用服務業務層。

舉個例子,藍鯨淘是 NEO 的首個業務層應用,是 NEO 生態中首傢將超導交易落地的智能資產管理平臺。傳統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主要依賴於中心化交易模式,此類模式的弊端在於無法規避的道德風險和極高的網絡安全維護支出,而藍鯨淘平臺基於區塊鏈提出一種新型的去中心化流轉模式,為客戶創造出一個更安全、可信、低交易成本的互聯網金融投融資環境。

但是有些項目隻是借瞭區塊鏈的東風,簡單地利用區塊鏈進行基金發行、產品眾籌、積分兌換等等。打個比方,天貓是互聯網產品,而這些項目就像天貓平臺的商傢。

自然它們隻是應用層次的不同,反而說明瞭區塊鏈確實有著實際的應用,真實的市場。這些區塊鏈項目也將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像天貓商傢三隻松鼠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食品品牌,受到吃貨廣泛的擁護。

前面我說瞭區塊鏈項目的組織形態並不必然以社區存在,也有這個原因,他們應用的技術是分佈式的,業務可能是中心化方式。

三、區塊鏈生態和發展趨勢

1. 生態包括瞭什麼?

第三章講的是區塊鏈生態和區塊鏈的發展趨勢,我屢次提到瞭生態這兩個字,因為它和社區是分不開的,一個成熟的社區離不開生態的支撐。

猶如網絡社區之於現實社區,社區的生態系統好比自然的生態系統,地球傢園由億萬物種構成的松散網絡編結起來,成為不可拆分的共同進化體系,其組成部分會自發提升至某種不可捉摸的群集狀態。

回到區塊鏈社區,就是一個個開發者、投資者、創業者等等包括個人或者機構,為瞭實現共同的目標組成一個社區,在社區裡提供完備的開發工具、完善的孵化培訓機制、周到的第三方服務、新穎的應用產品。

生態是開源社區項目的生命力所在。想像一下,在 NEO 上面有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數字資產,包括第三方對這些數字資產的認證、交易、服務,包括第三方一些增值的流程,完整構造瞭一個智能經濟分佈式網絡——比如我就可以通過實名認證、電子簽名證明是我,我就可以發佈自己的股權資產,可能還有其他機構、其他人為我的股權資產背書,社會資產的創建、交易、流轉這樣的事情完全在自動化運作。

前面說的是生態的構成,那麼它的治理機制是怎麼的?網絡社區有自己的組織治理機制,區塊鏈社區也不例外,並且區塊鏈社區的治理方式更加與眾不同,它具有兩種治理方式,鏈上治理與鏈下治理。

鏈上治理即代幣的持有人是系統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通過在系統上構造投票交易來實現管理。如同蜂群自己票選出各種決定和分工,是上萬個群氓合並成的整體,湧現出一種大眾智慧。隻要給予足夠的時間,那些去中心化的、相互連接起來的大眾事物將會變得比我們預想更為聰明。

鏈下治理一般由理事會或基金會來處理,進行戰略決策和協調社區各方面的資源。理事會向社區負責,以推廣和發展生態為首要工作目標。

一個生態社區發展到後期最好的狀態就是,區塊鏈項目本身的運營完全取決並依賴於社區自治,理事會隻作為社區內一名普通成員,對項目的治理提出建議和方案,但不享有超然的或高出其他成員的權力或權威。

2. 我們和區塊鏈的關系

說瞭這麼多,區塊鏈和我們有什麼關系呢?如果你是互聯網的深度用戶,那麼一切盡在不言中。

前些天有這樣一篇熱點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內容是中國最大的科技巨頭華為和最大的互聯網巨頭之一騰訊就用戶數據使用一事起瞭爭執。騰訊指控華為榮耀 Magic 手機侵犯瞭騰訊微信數據和用戶數據,而華為則堅持認為所有的數據都屬於用戶,並且已經獲得瞭用戶的授權同意。對於用戶數據歸屬於誰,雙方各不讓步。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回數據引發的爭奪戰。

這些年興起的互聯網產品裡面,每一個都是試圖讓用戶盡可能久的留在自己服務內,不要去其他地方。他們占用瞭用戶越來越多的使用時長,反客為主地開始吞噬互聯網。除瞭流量和時間的集中,資本層面的投資、並購也從來沒停止過,所有變化,都是朝著更集中的方向發展。

互聯網中心化之後,用戶的利益就不斷被侵犯。過去內容分佈在互聯網各個角落,想找到他們需要花點時間,但是想幹掉它們也不太容易。今天,你往朋友圈轉一篇王五四的文章就知道瞭,不出 10 分鐘,就會有無數好友告訴 " 已經看不到瞭 "。

企業控制的不僅僅是一個帖子,他們控制的是數據,並且是用戶創造出來的,本來不屬於他們的數據。如果不加以約束,互聯網巨頭很可能變為 " 數據寡頭 ",那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危害性遠超技術層面的壟斷。

有人認為區塊鏈會改變互聯網的格局,會為社會節省巨大的成本,但是它不會改變人們的生活。對普通人而言,比如用區塊鏈錢包支付還是用微信支付,並沒有兩樣,不過可能節省瞭 2 毛錢的手續費。

上面顯然沒有認識到區塊鏈真正的價值,就像移動互聯網比互聯網多瞭餓瞭麼、滴滴打車這些 O2O 產品,是決定瞭你能不能便利地訂到外賣、快捷出行的區別,區塊鏈升級的價值互聯網可以使你掌控自己的數據、資產,不被大中心、大機構任意剝奪,保護你在互聯網上的生產價值。

不僅如此,區塊鏈還可以彌補互聯網技術的天然缺陷。區塊鏈用數據區塊取代瞭目前互聯網對中心服務器的依賴,使得所有數據變更或者交易項目都記錄在一個雲系統之上,數據可以在傳輸中自我證明。這種辦法安全性更高,能避免黑客攻擊。黑客也許能修改一臺或幾臺電腦的區塊數據,但絕不可能修改成千上萬臺電腦的區塊數據。

在當今的數字化社會,最清晰、也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們不會使用不信任的終端、不會使用不信任的雲計算、不會使用不信任的技術。毫無疑問,區塊鏈通過新一代的數據技術方式,降低瞭 " 信用 " 的建立成本,將帶來整個互聯網乃至社會的深刻改變。

3. 區塊鏈將走向何方?

國外近幾年比較火的一個概念叫做 FinTech,即金融科技的縮寫。FinTech 包含在線支付、P2P、眾籌以及其他科技性質的金融方案,它在國內對應的概念就是互聯網金融。

第一財經在 2013 年底就把當時的比特幣包含在互聯網金融概念裡,由此產生瞭一種錯覺,區塊鏈總被作為 FinTech 和互聯網金融的一個重要分支。

顯然,區塊鏈的發展遠遠超過瞭人們的預期。如果區塊鏈技術本身隻是單純的技術創新,也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區塊鏈的本質還在於理念的變革,組織形態的重構,社會協作機制的變革,匯集到一起,形成瞭一種新的理念。

這種理念是普通人很難一下子認識清楚,即使認識清楚,也是很難接受的。如果你告訴大傢,未來 30 年,也許所有的公司都會消失,所有人都會說你是騙子,但是其實大多數人不知道 " 公司 " 這種組織架構,在人類幾十萬年的歷史長河中,才存在瞭 300 年。

區塊鏈產生的大背景是由信息技術推動的人類社會數字化進程。在信息化或者人類社會的數字化遷徙,越來越緊密,程度越來越深的時候,原有的網絡技術架構不足以承擔這麼高的頻率、這麼巨大的數據的傳輸、存儲和使用,於是分佈式技術區塊鏈就出現瞭。

基於區塊鏈技術,數字資產的創設和轉移,智能合約的發佈和執行,促使數字網絡進入前未有過的價值大連網,成為一個串聯個人電腦、移動終端、虛擬現實設備等多種設備的無縫對接的價值互聯世界。

區塊鏈的發展,可以使人類快速地建立起一種新型的 " 組織架構 ",這種自治的組織架構存在於區塊鏈的網絡中,協議中,人類的腦海中。我們可以把這類似社區組織的去中心自治組織定義為協議共同體。區塊鏈最終將會成為一個商業模式、社會結構或者組織模式的基礎設施。

更多精彩內容,關註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 App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