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如果到現在
" 這個事兒還是以後再說吧。"
張朝陽知道在什麼話題上迅速為自己拉起與別人交流的幕佈,這道界線在他心裡。盡管因為搜狐 20 周年,張朝陽頻繁接受瞭媒體采訪。
他一是拒絕回憶當年抑鬱的真實原因、以及走出抑鬱的具體過程,稱其純屬 " 私人話題 ";二是回避去講 2014 年如何幾經搖擺,最終決定將騰訊而不是 360 引進搜狗的過程。" 那是一個復雜的故事。" 他說。
同樣復雜與迭宕的,自然還有他創立搜狐這 20 年。一個拔足狂奔、功利感十足的人,被際遇甩上浪潮之巔,迅速經歷內心的煉獄與黑暗——體驗過抑鬱癥的人,都可以想見那是一段怎樣的日子。幸運的是,2013 年,他宣告走出抑鬱。
眼前的張朝陽,坐在搜狐媒體大廈 18 層大廳,語速勻速、神態穩定,灰色的運動服外面套著草綠色外套,看上去像是個剛從工作中抽身的工程師,隻是那些對初創搜狐滔滔不絕的回憶,提醒聽眾——這是一枚中國過去 20 年狂飆突進互聯網年代的 " 活化石 ",放眼現在還活躍在業界的頭頭腦腦們,幾乎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如此自詡瞭。
" 成功 " 的擁躉
張生於 1964 年,人生頭 40 年幾乎都是在一種咬牙發憤、緊繃狂奔的節奏中過活。" 成功 ",幾乎是他頭 40 年的惟一主題——不是為瞭成功而艱苦奮鬥,就是享受成功所帶來的強烈快感。
" 我們在文革中長大的,從小接受的是階級鬥爭的文化,成王敗寇。考試也印證瞭這樣一種價值觀,要把別人比下去,自己才能成功。"
外人最能看到 1990 年代之後縈繞在整個中國社會之上的拜金瘋狂氣息。描寫中國商業社會的暢銷書《十億消費者》的作者 James McGreger 在書中寫道," 由於文化大革命導致的對政治體系的不信任,以及腐敗和改革年代持續的變化,很多中國人把他們全部的信任都放在瞭’錢’上 …… ’在中國的自由就是滿口袋的錢。在中國,要麼你得有錢,要麼你就得聽話。’ "
金錢背後的自由與成功,正是張朝陽在清華與麻省理工發憤讀書的核心動力。為瞭能在學霸如雲的清華出類拔萃,他稱自己可謂 " 用腦過度 "。在如願進入麻省理工之後,張朝陽脫下瞭清華的舊夾克,梳起瞭馬尾、換上蝙蝠衫,在異國環境與文化中釋放頭 20 年的壓抑。
之所以選擇回國,是因為張朝陽看到瞭互聯網的偉大與未來。為瞭成功,他開始瞭長達 10 年的披荊斬棘。
創業初期,他因資金拮據,需要攔送啤酒的平板車來幫自己搬公司傢具。那是一個風險資金在中國幾乎還沒有記錄的年代。現在被風投包圍的創業者幾乎很難想象當年張的灰暗與無望。1996 年 ~1997 年的每個周末,張朝陽都在寫商業計劃書中度過,一版又一版,在互聯網的蒙昧年代挖空心思尋找可以向風險投資交待的商業模式。" 有時候坐著寫難受,我就趴在辦公室地毯上寫。" 張朝陽對虎嗅回憶。
21 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滅後,張又與董事會進行瞭長達 5 年的鬥爭,他怕被資本占主導的董事會趕走,那段時期,張內心的不安全感與焦慮達到極致。" 其他公司全是換 CEO,就我這邊牢牢的沒有被換掉,因為我花瞭大量的時間和董事會進行權力博弈。"
直到,他在搜狐董事會徹底把話語權從美國人那邊換到自己手中,盡在掌握;直到,搜狐靠短信彩信找到大規模盈利模式;直到,國內媒體、IT 圈與娛樂圈無不把他奉為座上賓與一流人物 ……" 那時候過得是真的很高興。" 一度夜夜笙歌。
卻突然,40 多年精心搭起來的大廈崩塌—— " 大廈 " 不是搜狐這傢公司,是他內心。
" 我靠我自己 "
可以想見,一個被功利緊緊驅動瞭幾十年的人,當一朝意識到自己終於可以買得起這個世界個人消費層面意義上任何東西,他的發條會快速松掉。究竟為什麼要奮鬥?還有什麼可圖?得償所願,但內心壞掉瞭。
" 如果隻有功利訴求,而沒有更深沉的價值觀,人是會塌掉的,我就是塌掉的一個例子。"
抑鬱癥突如其來。在 2011 年一次登山中,張朝陽自我確認瞭生病這一事實。" 我什麼都有,但我就是很痛苦。"" 這場病是我人生中最大的痛苦 "。
好在還有殘留的意志力與理性讓他沒有在抑鬱癥中放棄自己。
演員吳秀波曾經在凌晨的酒店大堂偶遇因為抑鬱無法入睡的張朝陽,同樣被失眠困擾的他詢問張朝陽:你靠什麼戰勝這個問題,是信仰,還是醫生?張朝陽回答說:我靠我自己。
他大量的閱讀。
煉獄之旅的轉折點有可能是發生在他閱讀瞭維克多 · 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後。
這是一本講述生存與選擇的書。作者的一個核心觀點是,"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它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的自由。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與行動。"
更令張朝陽醍醐灌頂的話是——
" 光說人有自由還不夠。自由隻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極的一面,而其積極的一面是責任。實際上,如果人不能負責任的生活,那自由將為墮落、為放任。"
這些句子,讓張朝陽逐漸找到瞭自己與搜狐新的聯結與意義,那就是:責任與本分。" 我可能今天對這個事情不感興趣,但因為它是我的責任,那就是應該做的。"
關於 " 責任 ",他舉瞭一些令他印象深刻的例子,每個例子為瞭完成 " 責任與本分 " 都要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要有豁出命來的決心。" 美國的議員麥肯,他癌癥都到晚期瞭,眼睛做手術,把眉骨都打碎,從裡面把腫瘤給拿出來。手術做完 11 天,他就回到華盛頓投票現場;又或者,你當瞭士兵,最後上戰場的時候需要你的飛機栽下去就得栽下去。"
後一個例子可能來自電影《無問西東》裡的情節。前段時間張朝陽看瞭這片子,喜歡,說裡面充盈瞭他認為該大力提倡的價值觀——如何在傢國困境中做出有尊嚴的選擇。
回望整個 2004-2013 年那個時期的自己,張朝陽評價為 " 矯情 ",且漸失謙卑之心。" 可能就像詹姆斯 · 柯林斯寫的《基業長青》裡說的,如果創始人太多時間在演講、在接受媒體采訪,這個公司會完蛋的。我在媒體面前說的那些東西,說著說著我自己就信瞭,就會覺得自己特別牛 ……"
張在這次搜狐 20 周年接受媒體群訪時說," 當你失去謙卑感,你會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要求看得非常重要,反而忘記瞭實現公司目標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所在,畢竟這些才是一個 CEO 的真正榮耀 …… 另外,當時我對產品技術不夠重視,也不夠勤奮,隻是飄飄然享受自己的 Feel。記得有一次晚上我在酒吧唱歌,馬雲因為收購雅虎也在北京,於是我就叫他出來玩。結果他夜裡 12 點才過來,待瞭半小時就走瞭,因為他還要回去接著幹活。"
在 2017 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有人曝光瞭張朝陽的起居時間表:4:30 起床、5:30-6:30:冥思、6:00:看新聞、6:30:用搜狐的產品、7:00-8:00:準備直播、8:00-9:00:雷打不動在自傢產品千聊上做英文直播、13:00-18:00:5 個小時是密集的工作時間、19:00:跑步。
這個勤奮自律的張朝陽,有人在清華大學見過。
那時候他靠每天繞著圓明園跑五六公裡,在冬天洗冷水澡或者遊泳的方式鍛煉自己的毅力。現在依然。今年 1 月底朋友圈曝光的那張照片裡,張朝陽在零下 10 度的北京,赤裸上身奔跑。他覺得借此自己能克服寒冷,管理欲望。
他坦承搜狐由於自己的輕率與錯誤,過去十多年錯過很多戰略機會,導致搜狐業務一度松散
、高層流失。他冷靜面對別人的恭維 " 哎呀 Charles 你在搜狐之外還孵化出暢遊與搜狐兩傢公司 ",回應說 " 這隻是當年戰略與隊形不夠緊密的另一面 ",並表示今後不再獨立分拆業務出去,而是要做戰略協同性更強的搜狐。他也坦承論資金實力與用戶規模,搜狐視頻跟 BAT 三傢視頻沒得比,那就追求 " 小而美 " 好瞭,反正在內容這個行當,總是容得下各種流派與氣質的內容公司,大小不等而已。
看上去,他沒那麼多妄念瞭。頭兩年,他就說已不再把活到 150 歲視作追求;這次 20 周年時,他甚至勸同事看淡 " 成敗 "。
他在搜狐內部說," 走向未來,我們不問成敗。搜狐還在繼續,未來可能獲得很大的成功,也可能是一般的成功,也可能是不成功,都可能。" 真正重要的是,是應當 " 離動物遠一點,離人近一點 " ——這個意思是," 隻是滿足瞭溫飽、交配、繁衍,這是動物。人應該有精神層面的東西,人必須得參與與他人的溝通和協作,應該利他,而不是做一個利己主義者。"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媒體上那些針對搜狐是否能再次崛起、是否能如張朝陽所言三年回到舞臺中心的討論,於張朝陽而言,似已顯得不那麼重要瞭。
他沉浸在自己每天鋪設的學習與工作軌道中:學習與練習英語、重新開始研究高等數學、學習機器學習、盡一個 CEO 的本分、鍛煉 …… 他做這些事時重復、持之以恒與穩定的狀態,與一個和尚每日準時打坐念經一般無二。年過半百的張朝陽說,這叫重新發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