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融 360 專欄作者 " 首財之道 " 原創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融 360 官方立場,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
- 01 -
近期,銀行業又爆出瞭一個大新聞:
最近 4 個月,國內各大銀行相繼關閉的網點就達到 300 多個,除此之外,銀行職員的日子也不好過,單是平安銀行一傢,2017 年就裁員 6600 多人 ……
不僅是網點,銀行的 ATM 機也正在變成廢銅爛鐵,曾矗立在北京西單購物中心一樓東北角的一臺光大銀行 ATM 機,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悄無聲息的搬走瞭。
" 沒人取現金瞭,沒人去 ATM 機轉賬瞭,一個月收取的手續費,連租金都不夠。" 一位銀行員工吐槽道。
《三體》裡面有句話,叫做: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這句話夠囂張,但卻真實地揭示瞭發展的基本規律。移動支付消滅現金、銀行卡,互聯網消滅網點、ATM 機。傳統銀行早在互聯網發展之初,就註定瞭被時代淘汰的結局。
- 02 -
前有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保息,還要征收收益稅;後又出現批量網點、職員大撤退 …… 銀行接二連三地 " 出事 ",我都替大傢的錢袋子感覺到慌瞭。
平日裡,覺得銀行理財有銀行存管,跟 P2P 相比,跑路的風險幾乎為零,所以大多數的老百姓還是很願意購買銀行理財的。但你要知道單是年前爆出的銀行違約事件,就夠你驚慌失措瞭。
比如 " 交行 3 億理財產品未按兌付方案分配收益,深陷違約風波 "、" 招行 10 億理財產品,用戶投瞭 3 年可能連本錢都拿不回來 "……
而且自從 2017 年允許銀行破產的條例出現後,我們更應該認識到銀行也不是 100% 靠譜的!因為現在銀行也是企業,如果經營不善,一樣會倒閉破產的啊 ~
▼
所以說,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我們要做的是打破老觀念,樹立相應的風險意識,能夠識別出 " 剛性兌付和保本保息 " 產品的騙局。
- 03 -
這兩年,銀行、網貸接連被 " 重拳 ",難道想給錢找個安全的地方就這麼難嗎?
其實也不難,銀行違約雖有,但比起網貸跑路、股市崩盤,銀行的可信度還是存在的。
關於如何安全地守好我們的錢袋子,我給大傢 3 個建議,要牢記於心哦:
▎ 1、對於小銀行的理財產品要抱有敬畏之心
盡量避開小型地方性銀行的理財產品。監管收緊的背景下,地方銀行最容易遭受流動性沖擊,也因此最有通過提高理財收益率來攬儲的沖動。
所以,他們會想盡辦法找人存錢,通過各種高利息和長周期理財產品吸引資金,但是面對整個大環境收緊,一旦出瞭問題就很容易發生違約。
另外,主流銀行相較於地方銀行的優勢在於,前者會有 50 萬的最高保障金額,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銀行存瞭 100 萬,如果銀行破產倒閉的話,你會得到最高 50 萬的賠償。但如果是把錢存到地方銀行的話,連 50 萬的兜底政策都享受不到瞭。
▎ 2、固收貨幣基金會是大多數人的首選
貨幣基金,作為現金管理之王,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還是比較高的,我更願意稱它為 " 智能儲蓄 ",總在不顯山不露水間綻放其投資魅力。
近期,由於管理嚴格,銀行理財產品在變少,發售的多為預期收益率不太高的產品,所以大多數的資金會投向貨幣市場。雖然並不承諾保本,但適合絕大多數保守型投資者。
除瞭餘額寶外,市面上的大多貨基都是按照 " 月復利 " 的方式計算的。所以對比單純儲蓄來說,貨幣基金會是備用金的一個重點儲蓄方式。
▎ 3、投資收益的 91.5% 是由資產配置組合所構成的
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但如若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風險。這是因為相關性低的資產配置按照不同的份額投資,能在組合的時候抵消掉一部分波動。
需要註意的是組合收益率並不會明顯高於單項資產收益率,但是組合收益風險會比單項資產的風險低。
目前市面上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一些理財產品無外乎於這幾種,我給大傢列出瞭對應的年化收益率:
①銀行定存,年化收益率 1.1% — 3%;
②儲蓄國債,年化收益率 3% — 4.3%;
③貨基,年化收益率 3.5% — 5%;
④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 3% — 5%;
⑤互聯網理財,年化收益率 6% — 14%;
⑥股票、債基、股基、基金定投等,年化收益率是浮動的。
如果按照資產配置的方法降低風險的話,大傢可以這樣做,我就拿 1 萬元舉個例子(僅做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哈):
①貨幣基金,可占投資本金的比 40%,為 4000 元,收益率 4%;
②銀行理財或國債,占比 10%,為 1000 元,收益率 4.5%;
③互聯網理財,占比 20%,為 2000 元,收益率 9.5%;
④基金定投,占比 30%,為 3000 元,收益率 10%。
相比於篩選產品,資產配置更關註組合的整體性。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裡・佈林森就曾說:" 投資收益的 91.5% 是由資產配置組合所構成的 "。
所以,對於想要低風險高收益的小夥伴來說,資產配置絕對是提高組合收益穩定性的不二之選。
◆ ◆ ◆
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作為普通人,面對銀行接二連三違約、裁退的情況,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銀行理財不再是資金百分百的安全避風港瞭!接下來,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打破觀念,樹立相應的投資風險意識。
最後,小財女想跟大傢說,如今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品種很多,互聯網理財也不錯,你不再隻有一個選擇。支付寶、微信理財通上,那裡也有不少可以替代銀行理財的好產品哦。
微信公眾號:首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