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頻頻“學狗叫”是因為狂犬癥?原來這才是真相

03-10

狂犬癥真的不會學狗叫……

作者|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 朱海嶠

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最近,微信、微博等網絡正在瘋傳一段視頻,視頻中有一男孩,猙獰地發出狗叫聲:" 啊!啊!啊!…… ",表情痛苦不堪。有的在視頻後面還配上文字說明:男孩兩個月前給自傢養的狗咬到瞭,當時覺得是自傢養的狗沒什麼病毒。所以就沒去打狂犬疫苗。昨天上學都好好的,今天就發作瞭。提醒傢長們要看好自傢孩子,要和狗狗保持距離。

視頻中的小男孩著實讓人揪心!同時也讓部分網友感到恐慌,這 " 狂犬病 " 真的太可怕瞭!

是真?是假?

據知情網友稱,視頻中的小孩原籍是廣東四會人,隻是得瞭一種很奇怪的病,看瞭很多地方都沒治好。雖然不能十分確定事發地點,但可以確定,並不是什麼狂犬病。

狂犬病患者的主要癥狀應該是怕水、怕風,口吐白沫,出汗等,有的病人發病後因為喉肌痙攣講話聲音會發生變化,但一般不會如此學狗叫

警方辟謠:當地並無狗咬後得狂犬病兒童

這段視頻由於最先在廣州傳播,說孩子是廣州英徳人。廣州警方隨後調查後辟謠。

警方表示,近期當地並未接到狂犬病事發報告。當地防疫部門專傢也表示,狂犬病病人發作初期會出現恐水、怕光、頭痛倦怠、咽肌痙攣等癥狀,最終因呼吸或循環衰竭而死亡,但不會出現學狗叫的表現。

有網友吐槽,如果被狗咬就學狗叫,是不是被豬咬就學豬叫,被鳥咬就能上天?

關鍵的問題是,孩子究竟得的是啥病?

雖然警方和防疫專傢都否認瞭孩子得狂犬病的說法。但這並沒有消除網友們的疑惑,孩子究竟得的是啥病呢?

從視頻上看,孩子主要表現為頻頻的、情不自禁的、連續不斷地 " 啊!啊!啊!…… " 發聲,並有身體不停地扭動,這些動作和發聲無法自控,表情似乎很痛苦。其實,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圖雷特綜合征(Tourette syndrome)的病例

" 圖雷特綜合癥 " 這個名詞,一般人都比較陌生,其實,它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兒童抽動癥。由於本病最早在 1884 年由法國的 Tourette 醫生首先報道,所以後來人們就用這位醫生的名字來命名這個病。在臺灣和香港地區把這病翻譯成 " 妥瑞綜合征 "。而在學術上,我們常常用 " 抽動障礙 " 這個名稱。兒童抽動癥,隻是一個通俗的名稱。

抽動癥是一種兒童期起病,以頭面部、肢體和軀幹等多部位肌肉的突發性的、不自主的、刻板的、重復的、快速的、非節律性的動作,同時可伴或不伴爆發性咽喉部、鼻咽部或胸腔的發聲,或不自主出現污穢的言辭等行為特征的一種神經精神障礙性的疾病。

抽動癥在人群中發病率在 1%~2%左右。大部分患者癥狀相對較輕,所以很少引起人們關註,像這樣嚴重的病例確實不多。

抽動癥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抽動癥的主要癥狀就是不受控制的某群肌肉抽搐或痙攣。這種抽搐可以是身體上的,也可以是語言上的(發出各種怪聲)。

表現在身體上的動作,如眨眼、皺眉頭、奴鼻子、歪嘴巴、扭脖子、聳肩膀等稱運動性抽動。

表現出各種發聲的,稱發聲性抽動。大約 30%~40% 的患兒因喉部或胸腔肌肉抽搐發出重復的暴發性的無意義的單調異常喉音,如清嗓音、犬吠聲、吸鼻音、吼叫聲、嘿嘿聲、咂舌聲及喉鳴聲等,以及 " 喀噠 "、" 吱 "、" 嘎 "、" 啊 " 等聲響。有的患兒無意識刻板地發出咒罵,說粗俗、淫穢語言,模仿他人語言和動作(模仿語言、模仿動作)和經常重復詞或短語。

重復刻板發出同一污穢言語的,又叫穢語癥(Coprolalia),或抽動穢語癥,是抽動癥中的一種特殊類型。

抽動癥的病因是什麼?

一般認為,抽動癥發病是由於遺傳、生物、心理和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確切病因和發病機制還不是太清楚。其中中樞神經遞質失衡,紋狀體多巴胺活動過度或突觸後多巴胺受體超敏感為其發病機制的關鍵環節。

抽動癥能不能治好?

抽動癥通過藥物或其他聯合治療,大多數癥狀是可以控制的,但目前尚無短期內根治的辦法。病程可以是短暫性的,也可能呈慢性經過,病情波動,時好時壞,有周期性緩解與復發,須較長時期服藥治療。部分患者於青春期後癥狀緩解。一些輕癥病例也可自然緩解(7%-19%)。隨訪研究表明,到成年期有 30%-50% 的患者完全恢復,約 30%-40% 的患者部分改善,但也有 20%-30% 患者癥狀延續到成年,罕見進展為精神分裂癥者。男性患者預後較女性患者好。伴品行障礙的患者容易導致刑事犯罪,預後可能較差。本病不影響患者的壽命。

抽動癥有哪些治療方法?

抽動癥的治療,主要分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心理行為療法、教育幹預、神經生物反饋和深部腦刺激等等。

常用的治療抽動癥藥物

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小兒神經學組 2013 年發表,2017 年修訂的診療建議:

第一線藥物:硫必利,哌迷清,舒必利,阿立哌唑,可樂定,胍法辛;

第二線藥物:氟哌啶醇,利培酮,奧氮平,托吡酯,丙戊酸鈉。

參考歐洲和加拿大的診療指南,提及的其他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可用於抽動癥的藥物還有:奎硫平,齊拉西酮,托莫西汀,丁苯那唑,氟奮乃靜,滅吐靈,巴氯芬,肉毒素,大麻素等

心理行為治療

心理行為治療是改善抽動癥狀、幹預共患病和改善社會功能的重要手段。輕癥抽動癥患兒多數采用單純心理行為治療即可奏效。

通過對患兒和傢長的心理咨詢,調適其心理狀態,消除病恥感,采用健康教育指導患兒、傢長、老師正確認識本病,淡化患兒的抽動癥狀。同時可給予行為治療,包括習慣逆轉訓練、效應預防暴露、放松訓練、陽性強化、自我監察、消退練習、認知行為治療等。其中習慣逆轉訓練和效應預防暴露是一線行為治療。

教育幹預

在對抽動癥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對患兒的學習問題、社會適應能力和自尊心等方面予以教育幹預。幹預策略涉及傢庭、學校和社會。

鼓勵患兒多參加文體活動等放松訓練,避免接觸不良刺激,如打電玩遊戲、看驚險恐怖片、吃辛辣食物等。

傢長可以將患兒的發作表現攝錄下來,就診時給醫師觀看,以便於病情的判別。傢長應與學校老師多溝通交流,並通過老師引導同學不要嘲笑或歧視患兒。鼓勵患兒大膽與同學及周圍人交往,增進社會適應能力。

難治性抽動癥的治療

對於一些藥物難治性抽動癥患兒,還可嘗試重復經顱磁刺激 ( rTMS ) 、經顱微電流刺激 ( CES ) 、腦電生物反饋等神經調控療法;對少部分癥狀特別嚴重,經上述常規治療無效者,可考慮轉診至神經外科行深部腦刺激 ( DBS ) 治療

深部腦刺激術

深部腦刺激術 ( 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 ) ,又稱腦起搏器,是在腦內特定的神經核團植入電極,釋放高頻電刺激,抑制瞭這些因多巴胺能神經元減少而過度興奮的神經元的電沖動,減低瞭其過度興奮的狀態,從而減輕抽動癥狀。但這屬於有創侵入性治療,在抽動癥患者中應用國內才剛剛起步。主要適用於年長兒 ( 12 歲以上 ) 或成人難治性抽動障礙。

參考文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神經學組 . 兒童抽動障礙診斷與治療專傢共識 ( 2017 實用版 ) [ J ] .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7,32 ( 15 )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