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冠球追悼會今日舉行 離去時對兒子說:要回國要回傢

10-30

今天上午 8 時,魯冠球追悼會在萬向集團公司多功能廳舉行。那裡是他一手締造的商業帝國,也是他一生魂牽夢系的地方。這場告別,除瞭深深的不舍,還有些猝不及防,哪怕那些知道他身患重病的人,都會覺得太快,太突然瞭。

和大多數人的感受相似,魯冠球這個名字都沒怎麼從視野裡消失過,怎麼人就沒瞭呢?

魯冠球最後一次見諸報端,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企業傢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傢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傢作用的意見》公佈之後。

這份 2017 年 9 月公佈的文件是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明確企業傢精神的地位、價值,提出瞭 27 條措施,旨在打造企業傢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傢精神,更好地發揮企業傢作用。

據媒體報道:魯冠球表示,學習《意見》,心情難以平靜。他認為,《意見》是黨中央對企業傢群體的高度肯定,有方向性意義。《意見》指出 " 企業傢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 "," 為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做出瞭重要貢獻 ",這是國傢意志的表達,是社會認知的導向,對企業傢群體力量的崛起、激發更多人的創業創新積極性具有持久意義。

他表示,《意見》針對深入挖掘企業傢精神特質和先進典型,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傢精神,造就優秀企業傢隊伍提出瞭改進服務、優化環境、強化支持的政策措施,讓關鍵點發揮關鍵性作用。比如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傢合法權益的法制環境,營造促進企業傢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傢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這 " 三營造 " 對於穩定企業預期,提高企業發展信心,讓企業傢精神生生不息、代代傳承至關重要。

——如此邏輯清晰、思維縝密、有真實感受的體會,讓人很難想到這出自於一位病重的老人之口。現在回想,那時,魯冠球已經在醫院的 ICU 病房裡瞭。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這位商界叱吒數十年的老人在想什麼?

病塌纏綿之際,他在關心哪些國傢大事?

當醫生坦陳病情之時,面對生死,他是否也和平常人一樣充滿恐懼,無比眷戀?

要放手之時,面對著一手締造的商業王國,他有沒有不舍,有沒有遺憾?

老伴、兒子、女兒、下屬、朋友,彌留之際,他又做出瞭哪些有情有義之舉?

我們綜合多方信息,力圖還原出一代風雲浙商魯冠球在人生最後時光裡的幾個場景,從中,可以看出他對待生命、對待傢人、對待自己這一生的態度。

回國!我要回傢!

10 月 29 日晚,錢江晚報記者再一次來到魯冠球在蕭山的老宅。房子在一個僻靜臨河的小巷子裡。幾間看起來有些破舊的房子對著一個小庭院,最高的一間有三層高,是後來加蓋上去的。

巷子通道的兩側因為放滿瞭花圈,變成瞭一條白色的長廊,從巷口一直鋪到接待賓客的臨時棚子。老宅片區附近是一片小花園,綠植環繞,今年最後一批桂花淡淡地飄著香,就像魯老的為人,謙和、低調,不張揚。

老屋舊瞭,白墻上有剝落的痕跡,但很整潔。傢人們含著淚水和每一位來吊唁的人鞠躬握手,對前來采訪的記者也不例外。

靈堂正對面的院子,原本栽種著一些果蔬。熟悉他的人說,魯老生活簡樸,最近幾年更是很少吃葷腥的食物,吃得最多的,還是這片院子裡種出來的果蔬。

作為兒子,魯偉鼎自 25 日從醫院回到傢,就幾乎沒怎麼休息,人們絡繹不絕前來,他迎來送往,一刻不停,連回神的時間都沒有。可是一旦安靜下來,他才真正意識到,爸爸魯冠球是真的走瞭。

爸爸躺在他身後的棺槨裡。他的兒子坐在幾步開外的椅子上,這個小小少年,當年是被媒體描寫過的," 魯冠球皮夾裡有張照片,背面朝外,記者要求看時,發現是個小男孩,魯冠球哈哈大笑說,看,這是我的孫子 "。

現在,魯傢的三個男人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守候、送別。

" 爸爸雖然離開瞭,可他臨去前交待給我的事,他說是三筆賬,在我看來,那是又教瞭我三招 "。當魯偉鼎進入回憶,一代商界大佬最後的時光清晰顯現。

這第一件事是,一定要回國,要回傢。" 我不能在美國沒 "。

1984 年,魯冠球把萬向集團生產的萬向節賣到瞭美國,一時傳為美談。10 年後的 1994 年,萬向成立瞭美國公司,正式進軍美國市場。到 2010 年,萬向在美國已經擁有瞭 28 傢公司,銷售總額超過 20 億美元。在美國,每 3 輛汽車中,就有 1 輛車上有萬向生產的零部件。

病情嚴重後,魯冠球一度赴美醫治,心態十分積極。有一次,美國的醫生說,有一種新藥剛研制出來,對他的病情或有改善作用,但因為沒有進行過臨床試驗,不能使用。當時包括魯偉鼎在內,傢人們都心存顧慮,不敢使用。沒想到魯冠球的態度非常堅決:新藥盡管用到我身上來,總要有一個人要做試驗品。說不定成功瞭,病也就好瞭。就算不成功,也是一次嘗試。就這樣,魯冠球成瞭全球用這個藥的第一人。

同樣開明積極的心態也體現在杭州的後期治療上。

在美國,當醫生告知來日無多時,他展現出魯冠球的氣度,手一揮:回國!我要回傢!我不能在美國沒。2017 年 8 月 4 日,飛機降臨杭州,一輩子不愛出國的魯冠球回傢瞭。

盡管,他是中國最早出海賺錢的企業傢,但那是因為 " 外面的世界有資源、外面的世界有財富,我們為什麼不去挖掘?浙江人多地少,資源缺少,浙江人應該勇敢地走出去。" 商業版圖中的魯冠球,開疆拓土,商機在哪裡,他在哪裡。

回到杭州後他直接入住某醫院的 ICU 病房,院方也派出醫術精湛的兩位醫生,此時,他敢於嘗試的個性再次顯現:中西醫結合。讓另一位杭城中醫國手加入治療。這個決定讓他的身體一度向好,對企業傢精神的解讀也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

10 月 25 日上午 11 時,當身體再度預警時,魯冠球從醫院回到蕭山寧圍的老宅裡。感受著那些熟悉的氣息,他離開瞭這個世界。從美國到蕭山老宅,在魯冠球心中,出生在哪裡,根就在哪裡。

" 你要問我夠不夠?我夠瞭 "

魯冠球離世後,有人把他 20 年前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貼到瞭網上。信中寫道:

偉鼎:舍己為公,大公無私,公而忘私,是先進的;先公後私,公私兼顧,是允許的;先私後公,私字當頭,是要教育批評的;假公濟私,損公肥私,是要制止與打擊的;表面為公,暗中為私,是偽君子。是要防止的,千萬不可重用也。

1997 年,魯偉鼎應該是 26 歲,已經當瞭 3 年多的集團總裁。

這封短短 107 個字的信中,既有為人之標,也有處事之道,更是一個爸爸在教兒子如何帶眼識人,哪些人在企業裡好用、能用。那元月 22 日的落款,讓人很容易聯想成,每一個爸爸在新年伊始的時候,會對孩子有一番期許,魯冠球這個商界大佬,也概莫能外。

那麼,在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光,父子倆在共同面對人生的最後一道難題,在生和死面前有過交流麼?答案是:有。

魯冠球的病情日漸嚴重,魯偉鼎的心情也愈發沉重。魯老先生把他叫到面前說," 我的病能治好當然是更好的事,如果不能治好,那也沒什麼。"" 如果說你要問我(這一輩子)夠不夠,我夠瞭。"" 我今年 74 歲瞭,但我已經活到瞭人傢的 120 歲。" 看到瞭兒子不解的神情,魯冠球說," 這筆賬應該這麼算,人傢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我要工作十六七個小時,我自己的一天,快抵得上別人的兩天瞭。"

的確,他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用得那麼充分,想必這是他說 " 夠瞭 " 的原因。

魯冠球曾向采訪他的記者介紹過自己的時間安排:每天早上 5 點 10 分起床,6 點 50 分來到公司,晚上 18 點 45 分回傢吃飯,19 點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20 點處理白天沒有處理完的文件,21 點左右開始看書看報看資料,大約到 22 點 30 分感到疲倦的時候,沖個澡再繼續學習,到零點上床睡覺。

長期如此,長年如此。因為 " 別人每周工作 5 天,你就一年 365 天都不休息,盡心、盡責、盡力去做,一定能成功。"" 坐在辦公桌前,我心裡才踏實。"

魯冠球離去的消息在錢江晚報官微發佈後,數千網友留言,有受他恩惠的創業者、有叫他爺爺的萬向職院的學生、有因他改變命運的員工、有被他激勵的年輕人、更有感嘆他還年輕,不應該走這麼早的陌生人 ……

那些言辭懇切的留言讓人覺得,他確實沒有虛度這一生。

" 你媽媽一輩子聽我的,這次我聽她的 "

魯冠球去世後,蕭山寧圍的老宅就成瞭眾人匯聚之地——親朋舊友、公司員工、各路媒體,甚至,還有不相識的人到來,隻為送魯老最後一程。門前的那條路停滿汽車,自從這個地塊說要拆遷,老鄰居們陸續搬走之後,已經很久沒這麼熱鬧瞭。

魯偉鼎說,爸爸是個喜歡靜的人,也喜歡簡單。生病後,他對自己的後事有著非常明確的想法:一切從簡。" 從內心裡,他喜歡安靜,不喜歡農村裡那些習俗,吹吹打打的,他嫌煩。"

可是這次,一向以丈夫為重的老伴卻較瞭真—— " 這後事怎麼辦,一定要聽我的 "。拗不過,魯冠球隻得把兒子叫到身邊," 我和你說件事,我跟你媽媽做瞭個‘交易’,這也是我要你做的第三件事。我的後事按她的意思辦。"" 你媽媽跟我結婚四十幾年,她一輩子都聽我的,這個情我得還她,這次我聽她的。"

接著,魯老囑咐兒子,雖然後事按你媽媽的意願辦,但有一個條件,錢得由她自己出,不能用公司的錢。" 這最後一件事,我聽她的,是夫妻情分 "。

10 月 26 日,有領導去魯傢吊唁,魯冠球夫人帶子女答謝。她花白的短發梳得一絲不茍,頭微微抬起,含著淚但沒哭,這四十多年來,她習慣瞭支持丈夫,服從丈夫,沒有什麼大事需要她來做決斷。隻是沒想到,2017 年 10 月 25 日來得這麼快,她這第一次做主,就是在失去瞭那個叫魯冠球的人的時候。

魯冠球在後事處理上的妥協,在他是和老伴間的夫妻情深,但在朋友看來則更像是 " 老魯的常態 "。紅豆集團創始人周耀庭回憶說:" 老魯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印象比較深的是,有次我帶著紅豆集團幹部去萬向學習,在約定好的時間裡,偏偏碰到老魯的一個重要幹部在上海出瞭車禍,他趕去上海處理後又連夜趕回杭州接待我們,分享經驗,給予建議。這樣的情誼,我非常感動。"

魯冠球自己也說:" 我是農民出身,公司裡有好多人原先也是農民,對農民和農村有深厚的感情。因此,讓更多農民兄弟過上好日子,是我一輩子的事業。" 在萬向集團,當年與魯冠球一起創業的員工大多都留瞭下來,如今多數都在重要崗位上。他們還有一個 " 終身員工 " 的稱號,這意味著他們退休時可以享受與在職員工同等的收入待遇。

一顆感恩的心,一顆開闊的心,一顆有情有義的心,讓一代浙商魯冠球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裡從容走過,直面生死。

( 錢江晚報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