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焦慮指數公佈,竟有 7 成多網友表示壓力可控

02-24

2 月 22 日,一個足夠多 "2" 的日子,有公益組織將其定義為 " 二孩日 "。

就在這天,由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廣州市婦聯指導,母乳愛志願服務隊等單位發起的網絡調查《二孩焦慮指數調查報告》在廣州發佈。調查結果顯示,在已育二孩的傢庭中,二孩帶來的焦慮正在從糾結、沒人帶等,轉化為帶孩子的辛苦、經濟壓力和對孩子教育的擔憂。

二孩焦慮三大因素:

經濟壓力、誰帶孩子、辛苦

據央廣網報道,《二孩焦慮指數調查報告》征集瞭 4000 多份問卷、其中 70% 為二孩傢庭。調查顯示,在已育二孩的受訪者中,有 75% 表示自己的 " 焦慮指數 " 位於 50 分以下,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雖然感到焦慮,但壓力可控。但同時,也有 25% 的受訪者壓力山大,並有 6.18% 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極其焦慮,有過極端的念頭。

調查顯示,在尚未生育二孩、但有意願生育二孩的受訪者中,最大的 " 二孩焦慮 " 來自於三件事。排名第一的是經濟壓力,其次則是孩子誰來帶,排名第三的是帶孩子的辛苦。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而對於已育二孩傢庭,二孩帶來的最大焦慮則增加瞭孩子的教育焦慮。

之所以出現這種區別,調查執行人朱昱子向《南方都市報》表示:

在已經生養二孩的傢庭中,誰來帶(孩子)的問題基本有答案,經濟壓力也不得不扛起來,所以之前最擔憂的部分,反而漸漸塵埃落定。等到真的有瞭二孩,帶孩子的辛苦就成為瞭最令人頭疼的事情,通俗地講,就是 " 三年抗戰結束,又要辛苦三年 "。

今年,二孩相關的養老焦慮陡增

調查顯示,在眾多的焦慮因素中,養老焦慮上升尤為明顯。從 2016 年開始,連續三年的二孩日調查,都會詢問受訪者同一個問題:" 你是否有養老壓力?"

2016 年,表示有養老壓力的受訪者僅為兩成,2017 年,回答有養老壓力的受訪者近三成,而在今年,表示有養老壓力的受訪者高達 45.65%。

對此,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分析認為:

養老壓力增加要辯證分析。一方面,期望壽命增長,自己的長輩年齡增大,贍養老人需要更多的經濟投入,於是感到養老壓力增大。另一方面,自己隻有一個孩子時,養育孩子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投入相對較小,而自己有兩個孩子時,養育孩子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投入相對較大,再去贍養老人就會感到壓力增大瞭。上有兩老(雙獨傢庭是四老),下有兩小,壓力當然會大瞭。

如何緩解焦慮?調查顯示,受訪者選擇最多的 " 良藥 " 依次是:

錢,多多的錢

伴侶或傢庭成員更多的幫助

可靠安全的幼兒教育

此外,調查也顯示,女性因為生育二孩放棄工作的現象有增無減。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生育二孩後,回答 " 有職業規劃、努力打拼中 " 的女性,隻有 37%。相比之下,卻有 63% 的二孩母親表示,對職業發展沒有目標、沒有規劃、感到迷茫、對未來無能為力。

輿論建言:各方保障應跟上 " 二孩政策 " 步伐

2017 年,我國新出生人口數 1723 萬人,比 2016 年減少瞭 63 萬人,遠遠低於國傢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017 年出生人數突破 2000 萬的預期。其中,二胎人數占總新生人口數量的 51.2%,比 2016 年增加瞭 11%,超過瞭一胎人口出生數量。

該數據發佈之後,引發媒體和網民的熱議。

新華網輿情監測系統對涉及二孩的信息進行觀點聚類分析發現,已經或準備生育二孩的傢庭,訴求集中在教育、幼托、醫療、社會保障和女性職業發展五大領域。

教育

輿論希望,將 0 至 3 歲兒童托幼服務納入學前教育規劃,並設公立民營性質的社區嬰幼兒托育網點,減輕傢庭照料負擔。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月嫂、保姆的專業技能和道德品質、能否保證孩子安全是傢長們的關註焦點。此外,傢長對於照顧孩子的時間精力不足、經濟壓力大表示憂慮。不少網民認為請一個靠譜的月嫂很有必要,但不少網民吐槽自己請的月嫂、保姆價格貴、幹活卻不靠譜。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楊瑩建議,積極推動公辦托育中心建設,可依附建設比較成熟的幼兒園開辦托育班,也可采用公辦民營的形式,由政府提供場地和資金,通過招標的方式引進社會組織和學校來經營。同時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幼兒看護體系,依托社區建立並普及收費較低、且能夠覆蓋 0 至 3 歲兒童的早期發展支持機構。

醫療

輿論期待盡快建立和配置滿足 " 二孩 " 需求的兒科、產科等醫療資源。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和兒科、產科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現實情況使得不少傢長對此表示擔憂。有網民說," 在我們這裡,兒童醫院和兒研所根本掛不上號,普通醫院基本隻能看感冒,急診隻能去私立醫院掛號看。

廣東省人大代表張翠梅認為,收入低、風險大、責任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兒科醫生從業的意願。要想引進和留住兒科醫生,關鍵在於提升薪酬水平、社會評價和職業保障。政府既要在政策上加以扶持,還要在精神層面、社會地位層面加強關愛,讓兒科醫生有職業歸屬感。

社會保障

輿論認為,提高社會保障的整體水平是解決生育二孩後顧之憂的最有效途徑。

不少二孩傢庭希望出臺二孩 " 育兒補貼 " 政策以減輕生育壓力。但也有部分網民持有不同觀點,認為 " 二孩補貼 " 不是解決政策 " 遇冷 " 的關鍵問題,根本上,還是要加強公共資源的建設和健全社會保障機制。

北京市政協委員廖理純建議為二孩傢庭減免個人所得稅。可以按照先征後退的方式,年底由二孩傢庭提出申請,之後由稅務部門按照規定返還。他說,世界上很多國傢會通過經濟輔助、減免稅收等方式鼓勵生育。例如,日本每生一個孩子政府會一次性獎勵 42 萬日元 " 生育金 ";俄羅斯從 2007 年開始實施 " 母親基金 " 項目,生育第二個以及更多孩子的傢庭就可以申請。

廣東省人大代表王海建議擴大補貼范圍,將 80 天的獎勵產假與 98 天產假一起納入生育津貼補貼范圍,由生育津貼支付產假期間的工資,保護女職工的就業權,減少就業歧視。

廣東省人大代表朱錦英也建議,政府對錄用女職工達到一定比例的用人單位給予優惠政策,鼓勵合理用工。

每經編輯 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廣網、

南方都市報、新華網等

轉載請註明

| 本文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