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電動車的時代即將到來

10-18

摘要:內燃車的時代逐漸終結,電動車的時代即將到來。這個時代屬於中國。

曾幾何時,美國被稱為 " 車輪上的國傢 "。而如今,中國或將在電動車發展浪潮中,成為全球新時代的領軍者。

摩根士丹利近日在報告中指出,一場由中國、美國和歐盟領頭的全球性電動車大變革正在到來,而中國將有望以彎道超車的方式在這場變革中趕超其他發達國傢。

在過去 5 年中,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新能源車銷量呈現強勁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131%,遠超美國(55%)、挪威(94%)和日本(81%)等主要市場。2014-2015 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首次超過美國。5 年時間裡,中國在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份額從 10% 大幅增長至 44%。

但與此同時,大摩仍然維持瞭對中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謹慎觀點,原因是電動車取得成功並非易事,三大因素(充電基礎設施不足、政府補貼減少、電動車技術及電池成本需要改善)將阻礙代工廠在電動車浪潮中的發展。

廣闊的中國市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2016 年,中國電動乘用車銷量為 33.6 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 44%,2015 年這一比例為 38%。

大摩認為,從體量上看,中國成功地鞏固瞭自己在電動車開發領域的領導地位:

1)中國是全球體量最大、成長速度最快的電動車市場。

在過去 5 年中,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新能源車銷量呈現強勁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131%,遠超美國(55%)、挪威(94%)和日本(81%)等主要市場。2014-2015 年,中國銷量首次超過美國。截至 2015 年底,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為 20.7 萬輛,美國為 11.4 萬輛。5 年時間裡,中國在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份額從 10% 大幅增長至 44%。

2)中國是最 BEV 導向的市場之一。

截至 2014 年,在多個國傢的 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純電動車)銷量都大幅超過 PHEV(plug-in hybird electric vehicles,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

但近些年,消費者偏好變化加上技術發展導致 PHEV 銷量有所增長。截至 2016 年底,與其他國傢相比,中國純電動車在新能源汽車銷售結構中的占比最高,為 76%。

(3) 政策的強力支持。

政策支持成為中國電動車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中國通過政策設定瞭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標,包括到 2020 年新能源車年銷量達 200 萬輛,保有量達 500 萬輛,到 2025 年新能源車占汽車總銷量的 20% 等。

中國引領全球電動車變革的有利條件

大摩在報告中列出瞭四條中國引領全球電動車變革的有利條件:

1. 傳統技術的負擔更少。

中國的汽車行業比發達國傢更加年輕,這意味著中國將更容易從傳統的內燃引擎技術切換至電動車技術。

2. 政策的強力支持和推動。

中國的政策目標是到 2020 年實現新能源車年銷量超 200 萬輛,到 2025 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 20%。但支撐如此宏偉的銷售目標的,卻是更加嚴格的相關政策。今年 6 月 13 日,工信部發佈新能源汽車雙積分辦法草案,鼓勵代工廠生產電動車。辦法要求,2019 年度、2020 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 10%、12%。同時,中國將中央政府補貼降低 20%,並將地方政府補貼上限定為中央補貼的 50%。預期補貼將於 2020 年後完全取消。盡管從 2017 年 1 月起,電動車補貼急劇減少,但中國的補貼力度仍然是全球最慷慨的國傢之一。出於能源安全考慮和獲得競爭優勢的願望,中國政府對電動車的支持立場十分明顯。

3. 充足的數據和資本:

中國擁有大量數據和資本,而這正是電動車 / 無人駕駛生態系統的關鍵元素。中國 7.31 億的互聯網用戶中,有 95% 使用的是移動設備(美國為 78%),這創造瞭一個巨大的運動捕獲數據庫。80 後目前是最大的消費群體。2016 年,80 後消費者的汽車購買量占總人數的超 40%。與老一輩人相比,80 後更在乎技術,且更少在意數據公開。此外我們看到,中國電動車行業研發領域投融資較為活躍,且存在潛在海外並購機會。2017 年 1 季度,該行業發生瞭 16 起融資案例。

4. 制定遊戲規則。

鑒於中國是全球體量最大、發展最快的汽車市場,中國電動車生態系統的標準可能會為成為該市場新進入者所選擇的 " 優先標準 ",這將利好當地供應鏈。

5. 人才儲備。

中國本土豐富的人才儲備和國外人才的流入將持續支持汽車行業發展。

行業發展的三大障礙

摩根士丹利認為,以下三個因素將是電動車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1. 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對於現有和潛在的新能源車消費者而言,充電樁數量是主要考量之一。

2. 政府補貼減少:中國和部分其他國傢已經宣佈將在 2020 年後減少或退出補貼,轉向非貨幣鼓勵措施。2017 年 1 月,中國宣佈將所有新能源車補貼上限 40%,並計劃在 2020 年全面退出補貼。

3. 電動車技術和電池成本:電池動力系統的成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池的成本。盡管電池成本在過去五年中已經按照每年 30% 的速度下降,但我們認為,未來仍然需要技術革新,以將駕駛成本從 270 美元 / 千瓦時降低至 100 美元 / 千瓦時。其他急需改進的領域也讓部分消費者認為,純電動汽車比不上傳統的內燃引擎汽車(ICE)。

鑒於以上因素,大摩預計,到 2020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銷量約為 150 萬輛。

汽車供應行業的贏傢和輸傢

OEM(Original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原廠委托制造)行業仍然面臨風險和不確定性。

摩根士丹利認為,未來 3-5 年內,OEM 和新進入者需要在遵守政策和管理利潤率之間艱難地尋找平衡。此外,新能源車積分政策可能會促使合資品牌加速在中國的新能源車開發。長期看來,合資品牌有可能追趕上中國本土的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機會增多,利好電動車供應鏈。

大摩認為,新能源汽車核心動力組件(電池、馬達、電子控件等)的供應商將受益。

基本不受電動車風潮影響的行業包括:車身板件、汽車玻璃、汽車內飾 / 外飾等。

同時,摩根士丹利仍然維持對中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謹慎觀點:

盡管新能源汽車的滲透速度比預期緩慢將利好傳統汽車制造商,但 PV 銷售下滑將導致 OEM 行業內部競爭更加激烈,令整個汽車價值鏈的利潤率下降。此外,未來幾年內傳統汽車 OEM 可能需要增加研發支出和其他與新能源車相關的投資支出,為長期的新能源車開發提供支持,這也可能打壓企業的利潤率,尤其是考慮到初期階段銷量增速可能不及投資支出的增速。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 ID:wallstreetcn),作者張丹丹。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