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養養背,全年不遭罪!!!

03-01

春天萬物生發,是一個推陳出新的節令,身體五臟六腑的陽氣要生發出來,積累瞭一個冬天的寒濕,毒素,濁氣等陳舊之物也要代謝掉,而且在春季裡也最易排出,然而如何讓身體五臟六腑的陽氣要生發出來呢?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陽氣要生發出來陽氣,關鍵部位在後背,為什麼呢?

因為:

1、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全息縮影,是人體五臟六腑的最直接的反應區,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應區,如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背部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

由此可見,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無論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亦或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關註背部及正確保養背部,就等於為健康註入瞭生機和活力。養護後背,就是在養我們的五臟六腑,就是在調我們的心,肝,脾,肺,腎 .......

2、脊柱兩旁有人體的膀胱經,而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背部膀胱經上均有腧穴,這些腧穴是運行氣血、聯絡五臟六腑的通路,因此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振奮五臟六腑的陽氣的作用,其實調理背後也是一種極好的排毒方法,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背部有膀胱經,在中醫的眼裡,膀胱經就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3、後背有條督脈,為陽脈之海,也是全身陽氣集聚和運行的通道!如果督脈瘀阻,春天的陽氣生發不好,頸椎、胸椎和腰椎都會跟著出現問題,這樣一來全身都會受到牽連,引發腦供血不足、中風、腦退化、肩周炎、血糖不穩等幾十種病癥。

由此可見,人體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對內臟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可調和陰陽,延年益壽。因而養護後背,就是在養我們的五臟六腑,調的是我們的心,肝,脾,肺,腎。做背不但可以祛除身體的寒濕,毒素,還可以緩解頸肩腰腿痛的癥狀,會讓沉重的身體感覺輕松異常。緩解身體疲勞,改善睡眠質量,針對肝火過盛有很大緩解。

那麼在春天,如何來養背呢?很簡單,也不用花錢到養生館去養背,自己在傢做幾個動作就養好瞭,方法如下:

動作一:搖籃式滾背

在地上鋪一條毯子,地面不要太硬,坐好以後雙腿彎曲,雙手扶住膝蓋,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間,也就是我們的臀部下面,把左腳右腳抬起來,大腿一定要靠近小腹,保持這個動作前後地搖擺。

這種背部的滾動,每天早晨滾一滾,反復滾上三到五分鐘,每次滾完以後會感覺到背部熱熱,這表明氣血疏通瞭,滾到背部發熱的時候陽氣自然而然生發。這是春季必修功課,一定要堅持。

動作二:刺激打通膀胱經

膝窩的委中穴是膀胱經上的一個重要大穴!中醫有句口訣叫 " 腰背委中求 ",凡是腰部、背部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來解決。經常按揉或者拍打委中穴能刺激膀胱經氣血的運行,更好地排毒。

很多中老年朋友,膝窩經常是向外鼓起的,而且會有雜亂的青筋,這是腰背氣血不通的信號,需要經常拍打後膝窩。如果不便彎腰,再教給大傢一招,坐著就能刺激委中穴。

做法:平坐在床上或地面上,地面不要太硬,坐好以後彎曲雙腿,雙腿顫動,讓兩個後膝窩向下去砸地面,反復地這樣做也不費力,堅持五分鐘以上,就會感覺到整個腿是溫暖發熱的,能有效疏通氣血。

動作三:打通後背樞紐

找一個門框,雙手扶住門框兩邊,頭直立,兩眼平視;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站弓箭步,後腿盡量伸直;用力伸展雙臂,直至有緊繃感,以此姿勢站立 3 分鐘,然後再換一條腿站弓步 3 分鐘。這個拉筋動作對打通後背經絡效果非常好!

動作四:打通大椎穴

雙手搓頸部大椎穴至發熱。

頸椎是督脈和膀胱經的上部樞紐,通暢這裡可以讓陽氣生發,還可以預防跟頸椎瘀阻造成的系列癥狀!

動作五:打通後背中部樞紐

每天隨時隨地的雙手搓到後腰發熱;這裡是命門穴、腎俞穴的所在,是督脈、膀胱經中部的樞紐。督脈和膀胱經僅僅隻是個通道,本身並無能量!需要腎氣的推動才能完成陽氣生發和排毒的功能。因此刺激命門穴、腎俞穴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也是打通後背經絡最重要的穴位!

" 開春做背,全年不累;春天做背,人活百歲 ",一整年不生病的密碼全藏在背部。找對瞭方法,堅持練習,白發變黑,強腎養陽,遠離中風。

中醫認為養背 = 養命,其實一年四季都可調理背部,隻不過調理的方法有所不同,本平臺會根據不同的季節陸續推出不同季節的養背法,希望網友有空定期養一下背部,會得到以下好處:

(1)放松神經、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腦部供養、緩解肩頸酸痛、神經痛,肌肉酸痛、偏頭痛。

(2)改善失眠多夢、精神衰弱的癥狀,強化心靈,讓活力充沛。

(3)改善緊張、滯悶的精神狀態,提神醒腦。

(4)提高免疫力,改善亞健康,增強身體抵抗力。

(5)改善肝氣鬱結引起的皮膚幹燥、無光澤、長斑等皮膚不良現象。

(6)預防肩周炎、頸椎病 .......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歡迎您原創投稿 )

養胃、氣血不足、高血壓、白發、過敏、泡腳、脫發、薏米、貧血(補血)、咽炎、養胃、脾虛、洗澡、口腔潰瘍、口臭、宮寒、薏仁粥的功效、調理脾胃、感冒、咳嗽、打嗝、失眠、怕冷、手腳冰冷、腰痛、喉嚨腫痛、祛濕、補腎、身高體重表、蔬菜搭配禁忌、裸睡、手指按摩、痘痘、頸椎病、心血管病、祛斑、補血、瘦腿、安全期、胸部自檢、體寒、痛經、減肥、兩性問題、內分泌問題、婦科問題、健康測試、體質測試、標準三圍測試(三圍)、身體質量指數自測、標準體重

診斷:手診、舌診、望診、腎陽虛、腎陰虛、

穴位:腎俞穴、睛明穴、人眼穴位圖、眼部穴位、足三裡穴、雲門穴、解溪穴、天柱穴、太淵穴、關元穴、湧泉穴、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